Re: [閒聊] 如何看待克魯曼的台灣行

看板Economics作者 (EvanYang)時間15年前 (2009/05/17 09:22), 編輯推噓9(9020)
留言29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這讓我想起黃仁宇在其著作 『萬歷十五年』所下的結論 一 整 個 社 會 的 失 敗 台灣的高等教育、教育普及 海龜派、留英留美、博碩士遍地 表現上已經現代化了,已經知道科學了 骨子裡卻還是希望有英雄來挽救社會 期盼有聖人有真正的專家來下指導棋 一個國家,誕生再多的博士生 卻從上至下都是這種無法獨立思考明辨是非 那還真的是一整個社會的失敗 如果一個國家,連工農都能說上預算平衡 能夠談論貿易失衡、為何要偏重外銷 這個國家就真的很讓人畏懼,從下至上 都有能力去思辨政治經濟議題 那還真的是一整個社會都很成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03.83

05/17 12:13, , 1F
台灣表面民主但民眾缺乏公共議題的論述能力
05/17 12:13, 1F

05/17 13:23, , 2F
因為任何公共議題到最後都變成藍綠之爭
05/17 13:23, 2F

05/17 15:54, , 3F
恩..盼望英雄論確實是在座談中隱約可見
05/17 15:54, 3F

05/17 15:56, , 4F
而藍綠...在台灣特殊歷史背景下
05/17 15:56, 4F

05/17 15:56, , 5F
只要一點不理性與操作,就會紛亂
05/17 15:56, 5F

05/17 17:13, , 6F
2f正解 所以各方皆須權威背書增加正當性
05/17 17:13, 6F

05/17 17:15, , 7F
有哪個國家每個階層都有能力去論政經阿?
05/17 17:15, 7F

05/17 19:01, , 8F
權威背書才是奴才的思維
05/17 19:01, 8F

05/18 01:13, , 9F
上面這句話我也認同 我第一句推文意思是
05/18 01:13, 9F

05/18 01:14, , 10F
因為國內政策容易被打入意識之爭 所以
05/18 01:14, 10F

05/18 01:14, , 11F
反而理性政策的辯護都各方都希望找權威
05/18 01:14, 11F

05/18 01:15, , 12F
來背書 這是現象 不是我贊同這樣
05/18 01:15, 12F

05/18 07:20, , 13F
連經濟學家都知道怎麼插秧不知道威不威?
05/18 07:20, 13F

05/18 07:33, , 14F
很棒阿,多懂就是好。無知就是慘
05/18 07:33, 14F

05/18 07:34, , 15F
為何要找權威背書,背後的價值在於不想
05/18 07:34, 15F

05/18 07:35, , 16F
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民智如此
05/18 07:35, 16F

05/18 10:31, , 17F
每個人都這麼高水準,誰還去當工農?
05/18 10:31, 17F

05/18 10:47, , 18F
而且你會讓經濟學家幫你看病嗎?會讓醫
05/18 10:47, 18F

05/18 10:48, , 19F
生插手經濟事務嗎?參考專家意見,本來就
05/18 10:48, 19F

05/18 10:49, , 20F
是分工社會下的產物.而且一個專家講話
05/18 10:49, 20F

05/18 10:50, , 21F
有問題,自有另一專家反駁
05/18 10:50, 21F

05/18 23:41, , 22F
不能說工農就水準不高吧? 是在台灣的工
05/18 23:41, 22F

05/18 23:43, , 23F
抱歉上句有點失言 請忽略 重點在於獨立
05/18 23:43, 23F

05/18 23:44, , 24F
思考應存在於全民 比不思考好吧
05/18 23:44, 24F

05/19 03:07, , 25F
論述之前,台灣是否存在一個可供論述的環境?
05/19 03:07, 25F

05/19 03:08, , 26F
倘若連基本的是非價值都被扭曲,何來論述
05/19 03:08, 26F

05/19 09:31, , 27F
環境是靠參與者創造,而不是理所當然
05/19 09:31, 27F

05/20 14:17, , 28F
linger3716大大還真是看不起工農阿...
05/20 14:17, 28F

05/20 14:17, , 29F
像你這種態度... 高知識分子不該這種水準
05/20 14:17, 29F
文章代碼(AID): #1A3sRe3v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3sRe3v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