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人是否理性

看板Economics作者 (空空大師)時間17年前 (2007/01/29 00:3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1 (看更多)
我以我有限的所知,講一下大概: 1.經濟學家在使用『極大化』一詞時,經常可以與『理性的』一詞互換。 事實上,在Samuelson看來,『一致性』一詞就足夠理解所謂的理性了。 (另外,哲學家所稱的理性跟經濟學為了解釋人的決策而所稱的理性,相互比較, 據說,會是一個比較強的概念,我不是學哲學的,我不知他們是怎麼定義的) 2.當人們想用較為強烈的概念來表達『理性』這一詞時,常會有些混淆。 譬如說, 理性表現在哪裡? (1)是『給出支持某一命題的論證方法』。 (2)是『陳述論證者的心理特性』。 一般來說,(2)並不是經濟學家對『理性』一詞的理解, 即使有些時候部分的經濟學家會把論證的不成立,視為是決策者『非理性』的證據。 那麼,(1)是在講什麼呢? 它的意思是說: 當人們陳述一個論證,其中指定了一組明確的假設時, 若且為若該論證在邏輯上是有效的,則該論證將是理性的。 邏輯上的有效性並不要求論證是真實的, 它只要求假設在邏輯上是充分的, 也就是說,當假設全為真,所得結論必為真。 經濟學的根基之一就是:理性。 這很重要,因為理性的論證能夠提供『普遍性』和『獨一無二性』。 普遍性: 若論證是理性的,則『任何人』均能得出相同的結論,倘若他們從相同的假設出發的話。 獨一無二性: 若論證是理性的,倘若目標函數被恰當的給定,而有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最適值, 則利用這一函數的每一個人,當碰到相同的限制條件時,將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有了這種普遍性與獨一無二性,才形成了我們對行為或現象的解釋基礎。 整體來說,onechina兄於之前推文中談到:人是不是理性的不重要, 而重要的是理性的假設在經濟學中是重要,我想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onechina兄所說的經濟理性是: 『人能夠以有效的方法達成目的』,我有些看不懂, 不過,如果用他後來所說的: 『前後一致』的說明,『邏輯一貫的解釋架構』來說明經濟理性, 我想我倒是蠻能認同的。 : 在分析、論證、或模型的架構上增加很多困難 : 失去貫通一連串事件長遠影響的分析精神 : 失去了一個可以前後一致,邏輯一貫的解釋架構 ^^^^^^^^^^^^^^^^^^^^^^^^^^^^^^ : 在權衡之下, : 理性假設可以幫我們捕捉人類有秩序規則的一面 : 有效說明這理性選擇背後蘊含的長遠效應 : 雖然放棄了部分的真實 : 但在長久的反覆行為中,我們相信人的行為會學著理性 : 相對而言,放棄理性假設的成本太高了。 : *********************************************** : 經濟也有類似假定,如偏好不變等,這些當然可拆掉 : 但拆掉後,代表比較容易掌握事實嗎 : 經濟理論也許會變的越來越特殊,也不容易對事件有前後一致的說明 ^^^^^^^^^^^^^^^^^^^^^^ : 而這樣一個正確卻難用的假設,真的會比不正確卻有用的假設好嗎... -- 從未想過,我們竟如此的接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4.14.235 ※ 編輯: minmax 來自: 210.64.14.235 (01/29 01:16)

01/29 01:31, , 1F
韋伯的「工具理性」 打google查查
01/29 01:31, 1F

01/29 01:32, , 2F
再嚴格一點,把「有效」換成「最有效」
01/29 01:32, 2F
文章代碼(AID): #15lD2R_i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lD2R_i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