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AED基本的一些問題

看板EMS作者 ( 囉囉 A-Lo )時間8年前 (2016/01/26 08:42), 8年前編輯推噓2(2014)
留言1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 引述《ssemod (Onijohn)》之銘言: : 各位前輩大家好,小弟因工作需要,目前在讀 : 一些電擊器相關的書籍,有幾個問題想了解一下 : 麻煩請各位前輩指教 : 1.目前在臨床上在急救的過程中,如果發生VF : 狀況時,電擊只能把VF變回asystole 嗎?還是 : 恢復心跳? 電擊去顫不會使患者恢復心跳。 : 2.如果去顫失敗,心臟還是維持顫動現象時, : 是要繼續第二次電擊?還是先繼續心臟按摩 : 一陣子後,在進行電擊下一次? 電完之後AED會告訴你"開始心肺復甦"而不會跟你說"去顫失敗", 所以作心肺復甦術。 五個循環後AED判斷依然VF,就再電擊第二次.. : 3.電擊貼片使用時,一般都貼右胸跟左側胸 : 什麼情況下會貼到後面?或者其他位置? 印象中只有太瘦小或兒童會貼到後背.. 這讓板上專業學長學姐回答XD : 4.電擊器的電流方向是放電時由右胸到心尖 : ,還是由心尖到右胸?(有爬文,但還是想 : 確定一下) 請參考板上southernwood學長的文章。 #19K81_Hb (EMS) : 以上4個比較基礎的問題,小弟因為周邊沒有 : 醫學背景的人可以詢問,因此上來版上問一下 : 各位前輩,真的再次感謝大家且麻煩大家解惑 : 了,感激不盡 目前android跟iOS都有AED的模擬app, 可以下載來使用看看,會對AED比較有概念~ PS:手機不會電你XD --

08/17 17:42,
有一種東西叫 "保鮮袋" 跟妖術一樣 很神奇的 建議試試
08/17 17:42

08/17 17:43,
上次我把橡皮擦裝進保鮮袋內 冰了4年竟然也沒受潮腐爛呢
08/17 17:43

08/17 17:44,
樓上你為什麼要冰橡皮擦……
08/17 17:44

08/17 18:30,
橡皮擦腐爛很難想像
08/17 18:30

08/17 20:25,
我橡皮擦放抽屜超過五年也沒爛啊......
08/17 20:25
文章代碼(AID): #1Jy756Kn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66.1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MS/M.1453768925.A.8F8.html ※ 編輯: rem20020426 (59.125.66.109), 01/26/2016 08:42:17

01/26 11:28, , 1F
1.AED目的是電停,透過CPR恢復正常
01/26 11:28, 1F

01/26 11:29, , 2F
2.不管電與不電,後面都要做CPR
01/26 11:29, 2F

01/26 11:29, , 3F
兩分鐘評估一次(不關機的前提下)
01/26 11:29, 3F

01/26 11:31, , 4F
3.前胸+後背,上面回文正確
01/26 11:31, 4F

01/26 11:48, , 5F
感謝兩位大大幫忙解除疑問
01/26 11:48, 5F

01/28 09:19, , 6F
因為sa node不規則放電,所以使用
01/28 09:19, 6F

01/28 09:19, , 7F
較強的電流讓sa node進入不反應期,
01/28 09:19, 7F

01/28 09:19, , 8F
等待sa node在開始放電產生心跳。
01/28 09:19, 8F

01/28 09:21, , 9F
另外cpr不能恢復心跳,它只能提供
01/28 09:21, 9F

01/28 09:21, , 10F
身體25~35%的灌流,減少細胞組織
01/28 09:21, 10F

01/28 09:21, , 11F
的缺氧
01/28 09:21, 11F

02/12 02:18, , 12F
SA node 不規則叫竇性心律不整,通
02/12 02:18, 12F

02/12 02:18, , 13F
常不致命。但VT或VF就會致命,因為
02/12 02:18, 13F

02/12 02:18, , 14F
是心室的肌肉也開始亂跳,所以除顫
02/12 02:18, 14F

02/12 02:18, , 15F
對象除了SA node以外其實還要除顫是
02/12 02:18, 15F

02/12 02:18, , 16F
整個心臟的心肌細胞。
02/12 02:18, 16F
文章代碼(AID): #1Mfi3TZu (EM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fi3TZu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