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討論] 分裂的印度為何無法像歐洲一樣
共 9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18(18推 0噓 50→)留言68則,0人參與, 7年前最新作者l81311i時間6年前 (2017/12/25 17:22), 編輯資訊
2
0
0
內容預覽:
中國大一統缺乏進步的動力. 分裂的歐洲彼此要競爭於是誕生了宗教改革、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 這是傳統籠統的對於統一與分裂的看法. 比較好奇的是為什麼都沒有想到印度次大陸自古以來幾乎都是分裂狀態. 為何沒有走上歐洲的軌跡?. 用印度來當例子不就是明顯對傳統說法的反駁嗎?. 我有想到是否印度教會是阻礙進
(還有67個字)

推噓2(2推 0噓 8→)留言10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plamc (普蘭可)時間6年前 (2017/12/29 15:07),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 ^^^^^^^^^^. 印度有沒有宗教改革? 答案:有,佛教就是印度教的宗教改革(且遠遠不只佛教). 印度有沒有大航海時代:答案:有,很早就在印度洋到處闖蕩啦. 印度獨缺的是工業革命,這點,其實歐洲也只有一個國家發生工業革命,那就是英國. 英國發生工業革命是一場很特殊的意外事件,不
(還有488個字)

推噓15(15推 0噓 42→)留言57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plamc (普蘭可)時間6年前 (2017/12/29 15:39), 6年前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種性制度的確是自然分工法則,我們對種性制度有很多誤解,不是"賤民就去死". 跟現在社會對照,就會明白為何甘地會認為種性制度是印度的千年文明國寶. 婆羅門------政務官,具有政治判斷能力,決定國家的方向. 剎帝那------事務官,具有專業能力,可執行政策. (但若把事務官當政務官就會發生很多大問
(還有841個字)

推噓4(4推 0噓 8→)留言12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plamc (普蘭可)時間6年前 (2017/12/30 12:43), 6年前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你說的這是傳統想法,所以才會有歐洲分裂比較好,以及這串文的命題. 但並非如此. 累積技術「不是」工業革命發生的充要條件. 整個環地中海從11世紀開始有非常多次達到所謂「前工業革命」,通通沒變成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不在於蒸汽機,因為瓦特只是改良蒸汽機,在他之前蒸汽機早就存在. 另一個工業革命的代表,珍
(還有1082個字)

推噓17(17推 0噓 13→)留言30則,0人參與, 7年前最新作者calebjael (calebjael)時間6年前 (2017/12/30 15:5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我們中文所統稱的“種姓制度”﹐實際是兩個不同詞﹐. 但由於在中文佛經中翻譯成一樣﹐從而混在一起了。. 區分來說﹐一個是瓦爾納(出身)﹐一個是闍提(職業)。. 早期的印度是瓦爾納制﹐後來發展為闍提制。. 瓦爾納是我們通常所了解的婆羅門、剎帝利、賤民.... 瓦爾納的限制是不嚴格的﹐一個剎帝利可以當武士
(還有943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