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你是古代君主,會如何訂定傳位順序?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las)時間1年前 (2023/01/22 10: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5 (看更多)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fw190a (las)》之銘言: : : 老實說這類制度的比較,但是不談實際統治面積,就蠻流氓的。 : 我同意你這個看法,但是,這不是流不流氓的問題,啊就歷史上斯巴達就這樣大 : 想要探討國家統治規模更大情況,就只能架空了,後面談 : 羅馬共和制倒是一個統治面積增加就完蛋的好例子,你說的沒錯 : 一開始共和也運作得很好,所以羅馬才能這樣擴張,但擴張到一定程度 : 顯然共和就當機了,所以一路出了馬略蘇拉前三頭後三頭最後元老院裝飾化變成集權一人 : 所謂元老院壓不住野心家,其實應該說是統治上需要更大權限去對付更大威脅 : 導致元老院被迫釋放權力造成大軍頭,之後才壓不住野心家 抽象原理上是這樣沒錯, 但更具體來說是軍制改革部分,造就了原本不存在的權力, 然後帶著志願役並且在外面帶兵打仗久了的, 就獲得了遠超對以前公民兵身分的實際影響力。 共和羅馬應對危機,本來就有獨裁官的設置, 而且之前每次應用都也成功的功成身退, 反而是逆向過來的,先掌握了實際軍權影響力, 才去要獨裁官之位的,才是真正破壞體制的玩法。 : 那這邊就來到架空領域,要是羅馬不是共和而是雙王制呢? : 斯巴達王遠征波斯都沒問題,基本上馬略專權是為了對付日耳曼、征努比亞才誕生的 : 若是斯巴達的狀況,大概就是雙王其中之一去親征,不會造成特例破壞元老院權力平衡 但其實羅馬本來就是搞雙執政官制, (雖然不確定這部分是不是抄斯巴達而來) 具體作為就常常是一人出征一人守家。 羅馬的共和制度其實是已經比斯巴達還複雜而有韌性, 有各種職務上的分工還有各種任期限制,還要平衡各階級訴求。 甚至在大擴張之後還多撐上百年。 問題是仍然經不起從更根本政治與兵制上引發的變動。 回頭看一下雙王五督政制又如何倒台。 Cleomenes III帶領斯巴達跟亞該亞聯盟打了一場7年長期戰役, 這場對於羅馬只是家門口的戰爭, 回家的斯巴達王就有能力直接把督政殺了, 然後搞起平均地權的改革, 其中大量的地要分給與他征戰的傭兵。(可以進一步考證?) 從這點大概也可以猜測他的權力根基為何。 : 我的看法是,共和就像你把一堆宇宙塵埃胡亂擺在一起,本來可能也沒事 : 但是一旦你需要搞出一個大星球來做某件事,結果其他的宇宙塵埃一定全都被吸進來 : 雙王五督政制就是安排好雙星系五個行星,有一定秩序運轉,才不會全搞成一團 : 但是不是雙星系就有用,你隨便亂丟兩個星沒有安排好秩序軌道,一定會對撞 我覺得其實不管制度搞得多花俏, 關鍵還是看實際軍事影響力,不是名義上的軍權,而是真的叫得動的人。 只要這個部份的平衡被破壞,制度崩潰的危機就在眼前。 (雖然也可能遇到反過來去修補加固制度的人) 但總之,以古代國家來說。 穩定性跟適應能力,其實很難兩全。 : : 但古代科技下,這類政體就幾乎沒法擴展成後世國家模式, : : 頂多搞成雅典/威尼斯那種,一個大城市殖民周遭區域。 : 威尼斯共和國含海外殖民地其實也已經蠻大了啦,當然不比羅馬全盛期就是 以海軍為主的模式有利於權力集中在本島(土), 所以擴張造成的問題,可以被縮小很多。 所以私以為羅馬帝國面臨的政治問題, 至少在難度上,其實不亞於大航海~殖民時期的歐洲國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7.59.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74355518.A.913.html
文章代碼(AID): #1ZpAC-aJ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ZpAC-aJ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