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魔法阿嬤當年得金馬獎?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普蘭可)時間6年前 (2018/03/24 16:47), 6年前編輯推噓11(11099)
留言110則, 14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littlethe (東周流浪漢)》之銘言: : 設計相關的產業的特性就是要高發展的國家才能發展起來, : → kuma660224: 那是市場規模的問題,跟高發展無關 03/21 15:16 : → kuma660224: 台灣市場就小,動畫又比電影更冷門 03/21 15:16 ^^^^^^^^^^^^!!?? : → littlethe: 題怪罪在"台灣市場小",有趣的是台灣人口放在世界上也不 03/21 18:04 : → littlethe: 能算少了,2000多萬人,可以說算是中等人口規模了 03/21 18:05 ^^^^^^^^^^^^^^^^^^^^^^^^^^^^^^^^^ : → dragonclwd: 大市場,應該是「消費」人口多了才算大市場,這也是80 03/21 20:42 ^^^^^^^^^^^^^^^^^^^^^^^^^ 同樣在ACG產業裡頭看 ...橘子集團2017年12月合併營收高達新台幣16.7億元... 橘子營收大多數來自台灣市場,才一個月就16.7億,而且靠的還不是AAA+級的遊戲 是《天堂M》... 說這個市場"小"?? 這是第一個常見迷思,就是不知台灣市場有多大 第二個迷思,把動畫電影、動畫電視、漫畫,三個不同的商業模式全搞在一起 的確,從消費者端來看,就都是娛樂,ACG含上面的線上遊戲,對終端消費者來說 都是一樣的市場,所以我才能拿黑...橘子的營收來評估這個市場大小 但是動畫電影、動畫電視、漫畫、遊戲,雖然共享一個市場,其商業模式卻大有不同 漫畫-->動畫電影? 別說迪士尼最紅的冰雪奇緣等等動畫電影大多都是完全原創並沒有原著漫畫 漫威漫畫之前有很多動畫電影作品也都沒有很成功,是改編成真人版才大獲全勝 日本最成功的動畫電影,以前是宮崎駿,現在被你的名字打破紀錄,也多是原創 (風之谷之所以先有原創漫畫,是因為德間書店的奇怪要求,沒原作被打槍只好出漫畫) 就說日本的柯南,雖說是漫畫改編,但電影版也都是單獨原創故事只是借用漫畫人物 因為電影的節奏與敘事需求跟漫畫完全不一樣,所以漫畫改編其實並沒有比較佔優勢 動畫電視--->動畫電影? 從以前日本AC迷經常在罵,日本電視動畫紅了出電影版,變成地雷片的機率高達87% 其實不只日本動畫電視,就是日劇紅了拍電影版,地雷片機率也一樣高達87% 也不是日本人特別,美劇紅了拍電影版,跑去看一樣87%被雷飛 原因也是一樣,因為電視影集跟電影的節奏跟敘事需求完全不一樣 這點連迪士尼漫威也無法破解,漫威試圖把《異人族》電視影集丟上大銀幕上率先放映 成為登上大銀幕的「電影電視劇」,結果是變成了一場公關災難 目前只有 漫畫--->動畫電視 是比較成功的,大概是因為都具備連載/連續的特性 但是最成功的電視動畫,這邊以美國市場,IMDB的最受歡迎電視動畫排行來看 1.瑞克和莫蒂:原創 2.開心漢堡店:原創 ----> 電視改編為漫畫 (台灣之光,劇組裡有台裔製作人游朝敏) 3.星際大戰:反抗軍起義:真人電影世界觀衍生動畫 4.蓋酷家庭:原創 5.辛普森家庭:原創 6.風流007:原創 7.大嘴:原創 8.降世神通:原創 ---> 電視改編為漫畫,電視改編為電影 9.太空終界:原創 10.南方四賤客:原創 從上述列表可發現,就算有漫畫,也是電視紅了以後出的周邊商品,不是先有漫畫 至於從漫畫紅了以後改編為電視動畫的,前10名之中一個都沒有 所以我們熟悉的日本動畫電視很常來自漫畫改編的狀態,其實並不是世界的常態 而是日本的特殊狀況,瞭解這一點,就曉得嘗試複製的失敗機率當然奇高無比 第二個發現是,前10之中,大概只有降世神通大概台灣日系ACG迷比較勉強看得下去 最多可能接受到3D的星際大戰電視動畫 最大眾化的都是「粗糙」「下品」畫風,台灣比較熟悉的有 蓋酷家庭、辛普森家庭、 南方四賤客,但瑞克和莫蒂、開心漢堡店、大嘴、太空終界,也都差不多調調, 其實這也不是美國專利,像蠟筆小新也是走同樣路線,因為電視劇就是低成本 所以不強調畫工,而是盡量以最低限度的成本來敘事 其中特別講一下風流007,是用向量塊狀物件,以在減低動畫成本的同時,保持一定的 畫面精細度,產生一種...很特殊的粗線條畫風 所以我們知道,電視會成功的大多都是這種作品,排除受惠於電影粉絲群的星戰以後, 前10之中唯一一個不走粗略畫風的是降世神通。電視重敘事不重畫工,且常常是要搞笑 (衍生習題: 那如果有一群不知電視動畫的基本商業模式,重畫工不重敘事,而且故事不搞笑 而是搞文青的人,要做電視動畫? ) 回到原題,那動畫電影呢? 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排行榜前30名,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通點,那就是,除了《獅子王》 以外,清一色全都是3D動畫電影 (最高全球票房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全球票房合約3.6億美元,還排不進前30) 所以魔法阿嬤不管怎樣,台灣動畫電影有可能發展嗎? a.先前的老動畫人都沒可能,一進入3D時代就全軍覆沒 b.但日後可能有一批全新的系統直接從國外引進最新技術與觀念來做3D動畫電影 (受惠於資訊科技進步快速,製作3D動畫電影的軟硬體成本與技術門檻正在快速下降) -- 國家研究院==> HistoryRes 歷史研究院==> DummyHistory 架空歷史板 歷史的如果問題 架空歷史小說連載 歷史小說連載 架空歷史板線上讀書會 架空歷史小說/電影/影集/漫畫/動畫/遊戲衍生討論 相關歷史及其他知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75.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21881273.A.1D0.html ※ 編輯: plamc (1.171.175.162), 03/24/2018 16:51:01

03/24 17:06, 6年前 , 1F
Archer超好笑
03/24 17:06, 1F

03/24 17:40, 6年前 , 2F
手遊和動漫的商業模式也完全不一樣, 拿手遊的市場拿反
03/24 17:40, 2F

03/24 17:41, 6年前 , 3F
駁動漫市場小更沒什麼參考價值...
03/24 17:41, 3F

03/24 17:43, 6年前 , 4F
甚至不要說動漫, 光之前台灣單機遊戲市場就死很慘
03/24 17:43, 4F
文中有說明,市場規模是一樣的,對消費者端來說都是娛樂,所以可用其中之一 來了解總體市場潛力 但是商業模式是不一樣的

03/24 18:03, 6年前 , 5F
我想起最近大紅的小豬佩琪,其實畫風真的非常簡單,但每次
03/24 18:03, 5F

03/24 18:03, 6年前 , 6F
講動畫的人總是強調台灣的畫工不錯,這感覺不像重點啊
03/24 18:03, 6F

03/24 18:03, 6年前 , 7F
不過看著你總想到那本台漫
03/24 18:03, 7F

03/24 18:05, 6年前 , 8F
想想台灣沒有像樣的產業鏈或產業聚落 靠別人代工自得其
03/24 18:05, 8F

03/24 18:05, 6年前 , 9F
03/24 18:05, 9F
※ 編輯: plamc (1.171.175.162), 03/24/2018 18:29:13

03/24 18:33, 6年前 , 10F
商業模式不一樣消費力就不一樣, 市場規模怎麼可能一樣
03/24 18:33, 10F

03/24 19:00, 6年前 , 11F
遊戲商業模式是顆金撈錢,他甚至
03/24 19:00, 11F

03/24 19:00, 6年前 , 12F
不需要自研,代理現成作品就好
03/24 19:00, 12F

03/24 19:00, 6年前 , 13F
拿不同商業模式來比,印證台灣萬能?
03/24 19:00, 13F

03/24 19:01, 6年前 , 14F
照橘子模式,那根本不需要魔法阿媽
03/24 19:01, 14F

03/24 19:02, 6年前 , 15F
片商直接代理動畫,把資金全砸行銷
03/24 19:02, 15F

03/24 19:02, 6年前 , 16F
這樣品質最好,市場銷售額最大
03/24 19:02, 16F
1.消費者才不管你是怎樣做出來的,市場規模 = 營收是一樣的 2.這樣的營收你能不能獲利,那就是商業模式的不同 目前台灣最高動畫電影票房應該是迪士尼冰雪奇緣 未來若有本土動畫電影做到最好,差不多就會是冰雪奇緣的票房 (至於你要如何拿到台灣冰雪奇緣的票房,能不能賺錢,那就看本領,是你的商業模式) 再擴大來說,一間代表性遊戲公司月營收多少,當然可推估總體娛樂市場潛力有多大 至於是代理的還是本土製作的,跟這點沒啥關係 ※ 編輯: plamc (1.171.175.162), 03/24/2018 19:12:08

03/24 19:36, 6年前 , 17F
冰雪奇緣的製作預算是以世界市場
03/24 19:36, 17F

03/24 19:36, 6年前 , 18F
的標準來砸,拿它比註定台灣做不出來
03/24 19:36, 18F

03/24 19:36, 6年前 , 19F
因為你產業要初起步,要先靠本土。
03/24 19:36, 19F

03/24 19:37, 6年前 , 20F
在沒有特殊保護的環境下。
03/24 19:37, 20F

03/24 19:38, 6年前 , 21F
不管你是剛出新手村排第幾。
03/24 19:38, 21F

03/24 19:38, 6年前 , 22F
直接就撞上砍死大魔王的傳說勇者
03/24 19:38, 22F

03/24 19:39, 6年前 , 23F
這時村民npc還嘲諷你, 人家一擊滅怪
03/24 19:39, 23F

03/24 19:39, 6年前 , 24F
你怎麼練不出這種實力。
03/24 19:39, 24F

03/24 19:40, 6年前 , 25F
怪物經驗值全被撿走
03/24 19:40, 25F
我一直說兩個問題分開看 問題一:市場有多大,以既有數據為參考評估計算 問題二:你的商業模式 冰雪奇緣是告訴你動畫電影市場票房最大值,不是告訴你只能做冰雪奇緣... 你知道做到99分,最大值為1億(票房收入5000萬) 假設你想辦法花1000萬,做到70分,拿到3000萬票房,賺500萬,那就是你的本事 市場是多元的,不是只有做到最好的電影才會有票房

03/24 19:56, 6年前 , 26F
台漫因為話題性所以銷量其實不差,但主管抗壓性問題...
03/24 19:56, 26F

03/24 20:01, 6年前 , 27F
2017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突破2千億人民幣。知道台灣市
03/24 20:01, 27F

03/24 20:01, 6年前 , 28F
場再跟其他市場相比才能分"大小"...
03/24 20:01, 28F

03/24 20:15, 6年前 , 29F
另外,製作預算跟市場收入不一定有正相關,以此來說
03/24 20:15, 29F

03/24 20:15, 6年前 , 30F
"註定台灣做不出來"是很主觀的判斷
03/24 20:15, 30F
※ 編輯: plamc (1.171.175.162), 03/24/2018 20:52:48

03/24 20:45, 6年前 , 31F
昨天剛看完屍速列車跟與神同行 再轉過頭看看國產電影
03/24 20:45, 31F

03/24 20:45, 6年前 , 32F
的模樣 滿滿都是淚
03/24 20:45, 32F

03/24 21:30, 6年前 , 33F
007超棒
03/24 21:30, 33F

03/24 22:09, 6年前 , 34F
樓樓上說的國產電影是樓下的房客.血觀音.豬哥亮系列?
03/24 22:09, 34F
還有 36 則推文
03/25 17:18, 6年前 , 71F
覺得適合集中資源在電子科技產業
03/25 17:18, 71F

03/25 17:18, 6年前 , 72F
想法也沒錯,電子產品沒文化限制
03/25 17:18, 72F

03/25 17:19, 6年前 , 73F
比較適合內需小的小國拼出口貿易
03/25 17:19, 73F

03/25 17:19, 6年前 , 74F
只是當初沒料到國片仍能自己起死回生
03/25 17:19, 74F

03/25 17:20, 6年前 , 75F
但我們已經不能單方面修改市場規則
03/25 17:20, 75F

03/25 17:21, 6年前 , 76F
只能任憑以美元上億投資外片自由進出
03/25 17:21, 76F

03/25 17:21, 6年前 , 77F
然後國片用1億臺幣就算大片去硬撞
03/25 17:21, 77F

03/25 17:22, 6年前 , 78F
當年取捨不能算錯,小國無法面面俱到
03/25 17:22, 78F

03/25 17:25, 6年前 , 79F
GDP總額跟內需成正比,跟我國差不多
03/25 17:25, 79F

03/25 17:25, 6年前 , 80F
的經濟體,也就阿根廷,瑞典,
03/25 17:25, 80F

03/25 17:26, 6年前 , 81F
波蘭荷蘭瑞士這等級的國家。
03/25 17:26, 81F

03/25 17:27, 6年前 , 82F
想靠內需養活強大電影動畫工業很不易
03/25 17:27, 82F

03/25 17:28, 6年前 , 83F
其實香港電影也衰弱很久了。
03/25 17:28, 83F

03/25 19:32, 6年前 , 84F
當初決策認為資源適合集中在電子科技是因為那個已經起來
03/25 19:32, 84F

03/25 19:33, 6年前 , 85F
手上有的產業不顧去賭別的產業?
03/25 19:33, 85F

03/25 22:01, 6年前 , 86F
40年前電子業還不是起來的產業吧...
03/25 22:01, 86F

03/25 22:03, 6年前 , 87F
放棄電影是很後面已要入WTO時
03/25 22:03, 87F

03/25 22:04, 6年前 , 88F
早期台灣電影幾乎處於鎖國壟斷局面
03/25 22:04, 88F

03/25 22:04, 6年前 , 89F
只有香港電影被認為是自己人不受管制
03/25 22:04, 89F

03/25 22:05, 6年前 , 90F
到WTO談判時電子、電影應該過了黃金交叉了
03/25 22:05, 90F

03/25 22:07, 6年前 , 91F
好萊塢因此市佔受限,但台灣自己
03/25 22:07, 91F

03/25 22:07, 6年前 , 92F
也有黨國專政時各種媒體題材管制
03/25 22:07, 92F

03/25 22:07, 6年前 , 93F
台灣片商把大筆資金交給香港訂做電影
03/25 22:07, 93F

03/25 22:08, 6年前 , 94F
再回銷台灣市場
03/25 22:08, 94F

03/25 22:09, 6年前 , 95F
香港當時是兩岸三地唯一能自由創作的
03/25 22:09, 95F

03/25 22:14, 6年前 , 96F
美國學者研究認為香港影業在80年代
03/25 22:14, 96F

03/25 22:14, 6年前 , 97F
倚賴台灣大片商資金為主要投資,
03/25 22:14, 97F

03/25 22:15, 6年前 , 98F
但90年代台灣棄守防外體制對美片開門
03/25 22:15, 98F

03/25 22:16, 6年前 , 99F
資金狂潮轉向買洋片間接導致港片衰弱
03/25 22:16, 99F

03/25 22:17, 6年前 , 100F
即使香港過去再強也不能丟掉重要市場
03/25 22:17, 100F

03/25 22:18, 6年前 , 101F
市場規模不是只看收多少票錢
03/25 22:18, 101F

03/25 22:18, 6年前 , 102F
還得考慮政策因素。
03/25 22:18, 102F

03/25 22:20, 6年前 , 103F
台灣影片意外重新站起來,其實已是
03/25 22:20, 103F

03/25 22:20, 6年前 , 104F
把小市場潛力發揮極致,用中低成本
03/25 22:20, 104F

03/25 22:21, 6年前 , 105F
來滿足本地為主的客群喜好。
03/25 22:21, 105F

03/25 22:21, 6年前 , 106F
這成本最大的也只是外片B級片預算
03/25 22:21, 106F

03/25 22:22, 6年前 , 107F
因為再更大幾乎不可能回收投資
03/25 22:22, 107F

03/25 22:23, 6年前 , 108F
這預算只能盡量發揮在清新小確幸題材
03/25 22:23, 108F

03/28 12:38, 6年前 , 109F
哇!kuma怎麼全部都知道!
03/28 12:38, 109F

03/28 21:14, 6年前 , 110F
當年的人奪舍回來的穿越者也會很清楚當年的事情
03/28 21:14, 110F
文章代碼(AID): #1QjX2v7G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jX2v7G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