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姜維洮西之戰不圍狄道城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銀之朔風)時間6年前 (2017/09/03 00:17), 6年前編輯推噓16(16073)
留言89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 引述《aocboy (↖☆煞气a作手★↘)》之銘言: : 有爬文了,前面有過討論 : 說陳泰不去救援的話,姜維可以拿下四郡 : 但如果姜維採用另一個戰術,就是不圍狄道城 不太可能,狄道內還有萬餘魏軍,雖然慘敗之餘暫時無出擊能力,但是要擱著 他們不管逕自去攻城掠地,以姜維手上的兵力而言,不太可能,因為太過危險 了。 真要姜維做出這樣的決定,除非有下列幾項條件配合: 1.開圖,很清楚的知道魏軍援軍諸將被洮西會戰慘敗給震撼到,不太敢西進增 援,而且也必須知道狄道城內沒有多少糧食了。 2.陳泰做為敢於西進增援的主將,必須要立刻失去作用(不管是突然重病、臨 時被撤換、還是被刺殺),反正要讓他失去作用。 3.姜維必須快速擊滅前來增援的涼州軍,進一步擴大聲勢並促使隴西、河西地 區因為救援無望而投降。 這裡面除了第3點是不論圍不圍攻狄道城,只要魏軍援軍不西進,則姜維本來 就有機會(或著說必然會去做,且勝算不小)去做的事情外,其他都不是歷史 上姜維能夠以他當下手上的資源去加以確認或辦到的事。既然如此,則要姜維 選擇不圍攻狄道城,實在不太可能,更精確的說,任何一個頭腦清楚的將領處 在姜維的位置上,應該都會做出圍攻的選擇,因為當你不顧狄道城的殘兵,你 就等於把你的補給線丟在魏軍的眼皮底下,若是魏軍援軍西進,那蜀軍將極為 可能會因補給線被切斷而全軍覆沒。 喔,還有一種情況下可以這樣做,就是姜維手上有遠較歷史上雄厚的兵力,比 方說假如蜀軍這次進攻的兵力有10萬人,那就完全可能一邊圍攻狄道、一邊攻 擊涼州軍迫使隴山以西投降,同時還分兵監視隴山地區的魏軍援軍。 但要是姜維手上有這樣的資源,那歷史只怕早就改寫了... : 反而改向北方、西北而去 : 姜維轉向雍、涼並團結北方和西北的少數民族,甚至有望奪取之。 : 雍州征西將軍陳泰,正欲起兵與王經報兵敗之讎,忽兗州刺史鄧艾引兵到。泰接著,禮畢 : 。艾曰:「今奉大將軍之命,特來助將軍破敵。」泰問計於鄧艾。艾曰:「洮水得勝,若 : 招羌人之眾,東爭關隴,傳檄四郡,此吾兵之大患也。今彼不思如此,卻圖狄道城,其城 : 垣堅固,急切難攻,空勞兵費力耳。吾今陳兵於項嶺,然後進兵擊之,蜀兵必敗矣。」 : 這招真的有像演義或是正史說的,那麼厲害??? 至少,魏國是真的很顧忌發生這種情形,也就是說魏國方面的判定是,假如真 的讓蜀軍斷隴(招羌人之眾,東爭關隴,傳檄四郡,只有斷隴才有辦法做到) ,將會對魏國非常非常的不利。因此,這是從孔明北伐以來,魏國竭盡全力避 免發生的事(參見第一次北伐游楚、第五次北伐郭淮的判斷,還有這次會戰時 陳泰力主進兵的意見)。 這也就是為何歷史上司馬昭會這麼重視洮西慘敗而迅速加以應對,不但立即調 鄧艾出兵增援,後續連司馬孚都請出來當主帥了(就主帥份量的角度來說,可 以說除非司馬昭親自出馬當主將,否則這就是魏國最高層級的任命了,司馬昭 重視的程度,由此可見。換一個更直觀的說法是,上次司馬孚出來當主帥,是 在應付諸葛恪聲勢浩大的20萬大軍北伐時,那顯然在司馬昭心目中,洮西大敗 後的姜維,與諸葛恪那次有著至少同等級的威脅性,儘管姜維手上的兵力可能 連諸葛恪的1/4都不到)、同時陳泰會力排眾議冒險進兵的原因,因為他們不敢 冒這樣的風險。 -- 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用害霸也,用而不能任害霸也, 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參之害霸也。 ~~~春秋‧齊國‧管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4.134.2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04369055.A.343.html

09/03 00:21, , 1F
所以演義上面說,北上聯絡羌人,這招其實不可行 - - ???
09/03 00:21, 1F
對,因為姜維手上的資源不足以讓他這樣做。那是理想的情況,但資源不足以 這麼做,那就只能是想像而已。 打個比方,如果以漢尼拔戰爭來比喻,這就好比漢尼拔在坎尼大勝之後,直接 南下拿下他林敦並成功接應馬其頓與迦太基本國的援軍登陸一樣。 這樣是不是對羅馬很有威脅性?是。 羅馬是不是很怕這樣的情況?是。 漢尼拔是不是想要這樣的情況發生?也是。 那為何不這樣做? 因為漢尼拔手上的資源(兵力)、以及外在的環境(羅馬的全力應對、迦太基 本國的廢、馬其頓的其他外患牽扯)均不足以產生這樣的情況。 ※ 編輯: Hartmann (106.104.134.223), 09/03/2017 00:32:37

09/03 00:31, , 2F
或是姜維調出部分兵力,去聯絡羌人,製造動亂???
09/03 00:31, 2F
這有兩個問題: 1.姜維兵力不夠執行分兵作戰。 2.陳泰迅速的西進增援,導致沒有充分的時間讓洮西之戰的影響力發酵。 其中又以第2點最為關鍵,如果陳泰真的按照眾將的意見,龜在隴山不西進, 停個幾個月的話,那歷史可能真的改寫。 ※ 編輯: Hartmann (106.104.134.223), 09/03/2017 00:35:33

09/03 00:33, , 3F
所以姜維唯一的機會就是,快攻打爆狄道城???
09/03 00:33, 3F
對,不然就是仿照公孫述,來個蜀山刺客傳,直接捅死陳泰甚至司馬孚的話, 那也就可以有更多不一樣的選擇。 是說公孫述的刺客真強,連續刺死來歙、岑彭兩名主帥,而且也基本達成他要 的效果(來歙的死導致劉秀安排的北路軍不了了之-來歙是北線主帥,而且本來 戰況相當有利,倘若來歙不死,或許就輪不到岑彭、吳漢立功了;岑彭的死也 使得南線劉秀軍的戰況一度停頓,直到吳漢趕來接掌指揮權才繼續開始攻擊) ,要是姜維手上也有這種變態刺客,北伐成功或許真不是夢想XD ※ 編輯: Hartmann (106.104.134.223), 09/03/2017 00:42:43

09/03 00:37, , 4F
另外一個可能,姜維留下一部兵力,1/3好了
09/03 00:37, 4F

09/03 00:38, , 5F
1/3圍狄道,另外2/3全速前進,奇襲涼州,威震雍涼
09/03 00:38, 5F

09/03 00:40, , 6F
但是萬一,城內的魏軍看到圍城的蜀軍減少
09/03 00:40, 6F
然後陳泰率軍西進,留下的蜀軍兵力太過稀少,直接被陳泰打爆,接著蜀軍 補給線被斷,姜維全軍覆沒,這是按你這樣的做法,最可能發生的戰況。 ※ 編輯: Hartmann (106.104.134.223), 09/03/2017 00:44:54

09/03 00:43, , 7F
衝出來決戰,蜀軍反而有可能會被滅掉,因為補給出問題
09/03 00:43, 7F

09/03 00:52, , 8F
看來看去,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姜維留下來硬拚陳泰援軍
09/03 00:52, 8F

09/03 00:52, , 9F
如果要直趨涼州 那姜維必須把主力部隊換成騎兵 而且也要與
09/03 00:52, 9F

09/03 00:53, , 10F
因為史書上說,陳泰點火騙了姜維,讓姜維以為兵很多
09/03 00:53, 10F

09/03 00:53, , 11F
姜維才退兵,如果姜維心一橫,或是識破這是計謀
09/03 00:53, 11F
不,姜維退兵的關鍵不是陳泰舉火(這件事的功能是使狄道內的殘兵得知 援軍已經趕到,堅定了他們守下去的信心),而是他有試探攻擊陳泰部隊 ,但被陳泰擊退了。 這代表了: 1.眼前這隻部隊或許不多,但夠精銳,要吃下不是這麼容易。 2.魏軍援軍已經陸續抵達(蜀軍還能知道的有涼州軍也即將抵達),因為理由1., 如果繼續留下去,有可能會被魏軍援軍以優勢兵力包圍,所以姜維才退兵。 簡單來說就是,姜維有嘗試圍點打援,但嘗試的結果是這個援不好打,如果硬打 可能會陷己軍於險地,所以才果斷撤退。因此這無所謂被騙,姜維並不是陳泰部 隊一到立即退兵,而是試探攻擊沒有成功後才撤退,而試探攻擊不成功的結果就 決定了姜維必須退兵,因為已經沒有各個擊破的機會了。

09/03 00:53, , 12F
羌人打好關係 由他們提供後勤 不能再依靠蜀地後勤
09/03 00:53, 12F
※ 編輯: Hartmann (106.104.134.223), 09/03/2017 01:37:04

09/03 18:16, , 13F
不然就是跪求死敵鄧艾教他怎麼屯個好田(誤很大)
09/03 18:16, 13F

09/03 20:04, , 14F
姜維是有從羌人得到補給,可以做的都做了,曹魏環境也沒有
09/03 20:04, 14F

09/03 20:05, , 15F
史料記載的差。姜維只能在偏遠地區活動,根本入不了天水,
09/03 20:05, 15F

09/03 20:05, , 16F
動搖不道曹魏對隴右的控制。
09/03 20:05, 16F
原來動搖不了對隴右的控制會讓曹髦2月內三下詔書罪己,這邏輯真的很好很強大。

09/03 20:51, , 17F
我又想到一招,蜀軍全軍殺奔雍涼,引誘王經出狄道
09/03 20:51, 17F

09/03 20:52, , 18F
再回馬槍滅了王經,如果他龜著不出,閃電戰打完就跑
09/03 20:52, 18F

09/03 20:52, , 19F
退回漢中
09/03 20:52, 19F
這是一個方式,但老問題,就是要如何面對陳泰率領的援軍,而這個方案並無法解 決這一點。 在雍州軍主力已經幾乎被殲滅的情況下,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應付援軍,在這點上 蜀軍並沒有絕對的勝算(但也不一定吃虧)。 如果洮西會戰的結果是王經全軍覆沒,姜維已經控制狄道城及周邊地區的話,那我 以為姜維很可能就會選擇留下跟陳泰率的援軍決戰,因為他比較不用顧慮被內外夾 擊,而可以看看有無機會以內線作戰方式尋求各個擊破。 當然,對方有陳泰跟鄧艾,並不保證決戰必勝就是了。 ※ 編輯: Hartmann (106.104.134.223), 09/03/2017 21:08:35

09/03 22:28, , 20F
只是史料有記詔書不等於是有多大威脅,其他不記等於無亦過
09/03 22:28, 20F

09/03 22:28, , 21F
於武斷。
09/03 22:28, 21F
反正在暴民的世界裡,君主批評自己是無能廢渣沒有道德是很常見的事。這個意見 有多搞笑,我相信有常識的人都可以理解,就不多說了。 至於暴民整天喊說洮西會戰沒什麼了不起,我就轉舊文,引用史料讓大家看看魏國 在洮西戰後的處置,看看是不是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笑): 為免有人又再瞎扯,我就把曹髦下的3道詔書、陳泰傳中提到的緊急增援還有鄧艾 諸將一度喪失增援信心情況、最後是鄧艾親口對部下承認的洮西會戰戰敗慘狀史書 原文全數引用如下,看看白紙黑字的史料上是怎麼寫的。 1.曹髦(高貴鄉公)紀: 「(正元2年,公元255年)八月辛亥,蜀大將軍姜維寇狄道,雍州刺史王經與戰洮 西,經大敗,還保狄道城。辛未,以長水校尉鄧艾行安西將軍,與征西將軍陳泰並 力拒維。戊辰,復遣太尉司馬孚為後繼。 (9月)甲辰,姜維退還。冬十月,詔曰:“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蜀賊 陸梁邊陲。洮西之戰,至取負敗,將士死亡,計以千數,或沒命戰場,冤魂不反, 或牽掣虜手,流離異域,吾深痛湣,為之悼心。其令所在郡典農及安撫夷二護軍各 部大吏慰恤其門戶,無差賦役一年;其力戰死事者,皆如舊科,勿有所漏。” 十一月甲午,以隴右四郡及金城,連年受敵,或亡叛投賊,其親戚留在本土者不安 ,皆特赦之。 癸丑,詔曰:“往者洮西之戰,將吏士民或臨陳戰亡,或沈溺洮水,骸骨不收,棄 於原野,吾常痛之。其告征西、安西將軍,各令部人於戰處及水次鉤求屍喪,收斂 藏埋,以慰存亡。”」 翻譯: 八月辛亥,蜀大將軍姜維進攻狄道城,與雍州刺史王經在洮西會戰,王經大敗,率 殘軍退守狄道城。辛未,任命長水校尉鄧艾為代理安西將軍,要他立即率援軍趕去 和征西將軍陳泰會合,合作對抗姜維。戊辰,又安排司馬孚繼續率援軍跟進增援。 9月甲辰,姜維退兵。10月曹髦下詔:「我的德行不夠,不能阻止賊寇肆虐,所以才 讓蜀漢在邊疆作亂,洮西會戰遭到慘敗,將士陣亡數以千計,有的將士在戰場上陣 亡,忠魂都不能返家;有的將士被俘虜流落在外,讓我深感痛心。所以我命令這些 將士出身的各郡典農校尉及安撫夷二護軍(這個就真的翻不出來,推測可能是專指 參戰的少數民族監督部門,類似護羌校尉之類的職銜)的轄下部屬要去那些 陣亡將士的家屬那裡慰問,免除他們1年的賦稅和力役,而力戰陣亡的將 士,就按照既有的規定撫卹辦理,不要有所遺漏。」 11月甲午,下詔:「隴右四郡及金城郡,連年遭到蜀軍進攻,有些人因此投降蜀軍 ,這些人的親人還留在本土者因此感到不安(怕魏國清算報復),現在都予 以特赦,讓他們不用擔心。」 11月癸丑,下詔:「之前洮西會戰,將士有的在戰場上戰死,有的在洮水中溺死, 他們的屍骸散佈在原野上無人掩埋,讓我感到痛心。所以我命令陳泰與鄧艾, 發動部屬去戰場及洮水邊收斂屍體,以撫慰這些忠勇將士的英靈及他們的 家屬。」 所以從曹髦本紀可以看出會戰在8月發生,同個月內魏方一接到敗報,馬上緊急調 鄧艾去支援陳泰。這樣還擔心不夠,後來又調司馬孚繼續增援(要搞清楚司馬孚的 地位,在當時他是司馬氏中輩份最高的長輩,能力也佳,威望極高,要調他出馬就 代表局勢嚴峻,必須他出馬壓陣,確保意志能徹底貫徹下去,之前諸葛恪發動20多 萬大軍進攻時,援軍也是由他指揮)。然後在短短不到2個月(10月1次, 11月2次)的時間裡,連下三道詔書撫慰將士,詔書內說自己品德不夠,不能阻 止蜀軍入侵,導致洮西慘敗,將士死傷慘重,這讓他做為皇帝感到深為痛心,所以 要求做好安撫死傷將士家屬、減免他們的賦稅與力役、特赦投降蜀軍的人 的家屬、為陣亡將士收屍…,這是連石亭或東關大敗時都還沒這樣 做的待遇。 做為對比,讓我們看看石亭或東關大敗時,魏方的本紀內記錄了啥,還有有沒有明 顯的善後措施,就可以得知洮西大捷對於魏國是不是有著特殊性: 石亭之戰:明帝紀:「秋九月,曹休率諸軍至皖,與吳將陸議戰於石亭,敗績。」 東關之戰:曹芳紀:「冬十一月,詔征南大將軍王昶、征東將軍胡遵、鎮南將軍毌 丘儉等征吳。十二月,吳大將軍諸葛恪拒戰,大破眾軍于東關 。不利而還。」 ps:順便再附一下興勢之戰與襄武之戰魏方紀錄,讓大家進一步看看當曹魏戰敗時 ,是不是真的會不要錢的下罪己詔XD 興勢之戰:曹芳紀:「五年春二月,詔大將軍曹爽率眾征蜀。……丙午,大將軍曹 爽引軍還。」 襄武之戰:本紀無紀錄... 是的,各位沒看錯,就這樣,沒了。別說罪己詔、別說安撫將士、別說減 免傷亡將士賦役、別說特赦投降將士留在魏國的家屬、別說為陣亡將士收屍,什 麼都沒有好嗎!洮西大捷後的2個月內連3道詔書,根本是魏國歷史上 絕無僅有的紀錄! 陳泰傳: 「(王)經巳與維戰,大敗,以萬餘人還保狄道城,餘皆奔散。維乘勝圍狄道。 泰軍上邽,分兵守要,晨夜進前。鄧艾、胡奮、王祕亦到,即與艾、祕等分為三 軍,進到隴西。 (鄧)艾等以為“王經精卒破衄於西,賊眾大盛,乘勝之兵既不可當,而將軍以 烏合之卒,繼敗軍之後,將士失氣,隴右傾蕩。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 其腕。’孫子曰:‘兵有所不擊,地有所不守。’蓋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 今隴右之害,過於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謂。姜維之兵,是所辟之鋒。不 如割險自保,觀釁待弊,然後進救,此計之得者也。 (姜維退兵後,王)經歎曰:“糧不至旬,向不應機,舉城屠裂,覆喪一州矣。”」 翻譯: 王經與姜維會戰,大敗,只撤出萬餘人退守狄道城,其餘的部隊都崩潰散亡了。 姜維乘勝包圍狄道城,陳泰本軍抵達上邽,分遣部隊守住各要點(應該是守隴山 的要隘,換言之,陳泰也有做最壞的打算)後,率軍急速前進,這時鄧艾、胡奮 、王祕率領的援軍也趕到了,所以就整編為三支部隊,繼續前進進入隴西郡。 這時鄧艾等將領認為:「王經手下精銳的雍州邊軍已經在西邊慘敗,敵軍 士氣大振,難以對抗;而我軍是從中央調來的各部拼湊起來的部隊,又面對雍 州邊軍剛剛慘敗,士氣低落,隴右地區也動盪不安,對我軍沒有信心。古人說: 『被毒蛇咬到手,就只能壯士斷腕,以保全生命』,孫子也說:『有的軍隊是不 能攻擊的,有的地方是不能固守的』,這是因為付出較少的代價以保住更重要的 東西啊! 現在隴右地區慘敗後的情況比面對蝮蛇還嚴重,狄道城就是孫子所指無 法固守的地方,姜維軍團就是我們現在應該避開的鋒銳。因此我建議 目前應該據守險要(顯然是指退回隴山),先保住自己,等到姜維野戰找不到敵 人打擊,因為補給不繼或士氣衰退出現疲態後,我們再考慮進兵救援(如果還有 得救的話XD),這是目前的上策。」 姜維退兵後,王經感歎說:「糧剩下不到10日份,要不是援軍趕到,狄道城必然 失守,整個雍州也就完蛋了。」 魏軍會戰慘敗後,局勢已經嚴峻到連鄧艾都覺得救不了王經,打算放棄救援,只 求保住隴山以東(隴西地區最大的險要就是隴山,要割險自保最適合的地點就是 據守隴山)就好。當時如果真這樣做,也就是魏軍援軍主力不再向西推進,那可 以預見接下來就是狄道城破,王經殘兵萬人被殲滅(看王經說的內容,如果陳泰 接受鄧艾等人的建議,停止救援王經,那王經自認自己必然完蛋,而且可能整個 隴右都會丟掉),接著姜維運用內線作戰的優勢,擊滅前來增援的涼州軍。倘若 如此,那蜀漢就可能真的會拿下整個(東漢概念的)涼州,達成孔明與姜維一直 以來希望做到的目標。 所以陳泰這次冒險進軍救援,可以說是改變局勢的關鍵,要不是他果斷進兵救援 ,也許姜維就真的改寫三國歷史了。但即使如此,從連鄧艾都失去救援信心也不 難想像,這場會戰魏軍損失之慘重(還是有人要說連山都敢爬、敢走無人之地七 百里、敢帶頭用毯子裹著自己滾下山的鄧士載是個意志不堅定的人?)。 鄧艾傳: 「“洮西之敗,非小失也;破軍殺將,倉廩空虛,百姓流離,幾於危亡。今以策 言之,彼有乘勝之勢,我有虛弱之實,一也。彼上下相習,五兵犀利,我將易兵 新,器杖未複,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陸軍,勞逸不同,三也。狄道、隴西、南 安、祁山,各當有守,彼專為一,我分為四,四也。從南安、隴西,因食羌穀, 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五也。賊有黠數,其來必矣。」 翻譯: 洮西會戰對我軍而言,並不是一場小挫敗。將士死傷慘重、物資消耗殆盡 、百姓流亡,整個局面差點無法挽救。 目前分析起來,蜀軍有乘勝進攻的士氣,而我軍甫戰敗,狀態正虛弱,這是第一 點。蜀軍經多次實戰磨合,上上下下都熟知彼此的能力與狀態,裝備也良好(應 該是指擄獲很多魏軍裝備吧),而我軍一堆菜鳥,裝備也還沒補充完,這是第二 點。蜀軍可以坐船行動,而我們只能在路上追趕,他們輕鬆而我們疲累,這是第 三點。狄道、隴西、南安、祁山,都是重要據點,必須分兵防禦,我軍分散四處 ,而蜀軍則可以集中兵力進攻,這是第四點。進攻南安、隴西,可以就地獲取羌 人的物資,如果攻向祁山,那附近熟麥千頃,也不乏補給,這是第五點。所以綜 合以上因素,蜀軍一定會再次進攻的。 嗯,開頭就自承「洮西之敗,非小失也;破軍殺將,倉廩空虛,百姓流離,幾於 危亡」,所以你說我要相信誰呢? 是要相信歷史上當事人的紀錄,其中還有2位是道地的名將,而且也都親眼目睹 現場;還是相信一個隔了1700多年的鍵盤軍事家? 史料如此,就請諸位自行判斷,洮西會戰到底具不具備特殊性。

09/03 22:41, , 22F
雍州軍主力全滅更無實據,王經有郡兵指揮權,但郡兵跨郡作
09/03 22:41, 22F
^^^^^^^^^^^^^^^^^^^^^^ 嗯,顯然在暴民的世界裡,陳泰傳和鄧艾傳的紀錄一定是不存在的!沒關係,我就 好心點,再把兩傳的原文貼出來: 陳泰傳:「(王)經巳與維戰,大敗,以萬餘人還保狄道城,餘皆奔散。維乘勝圍 狄道。......(鄧)艾等以為“王經精卒破衄於西,賊眾大盛」 鄧艾傳:「洮西之敗,非小失也;破軍殺將,倉廩空虛,百姓流離,幾於危亡」

09/03 22:42, , 23F
戰要陳泰批准。關中諸郡不會調出,天水、南安本郡也要備戰
09/03 22:42, 23F
王經是「雍州刺史」,竟然會沒有調動在「雍州」境內的州郡兵迎擊的權力,這 真的也是暴民獨有的神奇言論。 至於這對不對呢?請看陳泰傳:「泰敕經進屯狄道,須軍到,乃規取之。泰進軍 陳倉。會經所統諸軍於故關與賊戰不利,經輒渡洮。泰以經不 堅據狄道,必有他變。並遣五營在前,泰率諸軍繼之。經巳與維戰, 大敗,以萬餘人還保狄道城,餘皆奔散。」 嗯,暴民說陳泰沒批准,王經沒有權力去調動州郡兵跨郡作戰,可是記載陳泰傳 上就明白告訴我們,王經不但調了,還跟姜維打起來了耶XD

09/03 22:43, , 24F
,王經有甚麼主力可以被殲滅,隴右駐軍主力是屯天水、祁山
09/03 22:43, 24F

09/03 22:43, , 25F
的討蜀護軍。
09/03 22:43, 25F
嗯,王經有沒有主力可以被殲滅,讓我們用史料來論證: 魏方紀錄(曹髦、陳泰、鄧艾)上面已述,就不多提,我再補蜀方紀錄: 後主傳:「十八年春,姜維還成都。夏,復率諸軍出狄道,與魏雍州剌史王經戰於 洮西,大破之。」 姜維傳:「後十八年,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 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 張翼傳:「維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經眾死於洮水者以萬計。」

09/03 22:45, , 26F
姜維能出的招確實不多:左有擅於懷柔外族的陳泰,右有屯田高
09/03 22:45, 26F

09/03 22:45, , 27F
補充一下,通常會下詔罪己 代表事情很嚴重.
09/03 22:45, 27F
還有 27 則推文
還有 9 段內文
09/05 01:17, , 55F
等幾禺兵都到才進攻,攻打數目不多的先鋒立威是守軍常有的
09/05 01:17, 55F

09/05 01:17, , 56F
事。
09/05 01:17, 56F
請證明史料上有說: 1.王經只有數千民兵。 2.王經是打算打姜維數目不多的先鋒。 不要說我欺負你,我直接把史料引出來,陳泰傳:「雍州刺史王經白泰,云姜維、夏 侯霸欲三道向祁山、石營、金城,求進兵為翅,使涼州軍至枹罕,討蜀護軍向祁山。 泰量賊勢終不能三道,且兵勢惡分,涼州未宜越境,報經:“審其定問,知所趣向, 須東西勢合乃進。”時維等將數萬人至枹罕,趣狄道。泰敕經進屯狄道,須軍到,乃 規取之。泰進軍陳倉。會經所統諸軍於故關與賊戰不利,經輒渡洮。泰以經不堅據狄 道,必有他變。並遣五營在前,泰率諸軍繼之。經巳與維戰,大敗,以萬餘人還保狄 道城,餘皆奔散。」 來,請證明你的論點。

09/05 01:51, , 57F
給王經安一段大敗的歷史與其他人有甚麼相干,他們又不是王
09/05 01:51, 57F

09/05 01:53, , 58F
經部下,反而更顯護土之功。另陳泰跟司馬師和司馬昭是友好
09/05 01:53, 58F
哇,為了更顯護土之功,所以要公然謊稱己方打了敗仗?這真是太神奇的邏輯了~ 原來在暴民的邏輯裡,打敗仗勢有功的,而且為了彰顯所謂的「護土」之功,沒有 打敗仗也要抱自己打了敗仗喔~XD

09/05 01:53, , 59F
。王經非權貴,打敗仗又死數萬兵的話那有可能不人頭落地,
09/05 01:53, 59F
嗯,東關大敗,司馬昭、毋丘儉、胡遵,全都沒有被殺耶,怎麼好像跟你說的不一樣XD 就不說別的,諸葛緒指揮不力導致姜維撤至劍閣,他也沒被殺啊! 然後,重點是,這裡是歷史版面,支持你論點的史料在哪裡? 所有的史料(雙方共7個傳記)全都支持有這場會戰發生而且魏方戰敗喔,那支持你 的史料在哪?

09/05 01:53, , 60F
事實是不但沒有被處分一兩年後更可以升官,王經如沒有升司
09/05 01:53, 60F

09/05 01:54, , 61F
隸和尚書,或者可以安享晚年,不會因跟隨曹髦出討司馬昭而
09/05 01:54, 61F

09/05 01:54, , 62F
被處死。
09/05 01:54, 62F

09/06 19:11, , 63F
暴民兄 用一下邏輯思考 用一下分析判斷 不要意氣用事
09/06 19:11, 63F

09/06 19:12, , 64F
您會發現哈兄才是對的 人時常都要檢討一下自己的觀點
09/06 19:12, 64F
不必跟他說了,這種冥頑不靈,為了黑人可以把自己的人格與誠信丟在地上踐踏的 人有啥好說的,直接打臉就對了。 當他連刺史都可說是小咖、連刺史只管行政不管軍事、連罪己詔是在很嚴重的情況下 才會發都予以否認,連洮西會戰明明所有史料都證明魏國損失慘重也要在沒有史料的 情況下否認時,他已經不是在論史,而是純粹的造謠與胡扯了。

09/07 02:00, , 65F
突然想到,有一解是仿效西陵之戰,陸抗築圍,"內以圍(步)闡,
09/07 02:00, 65F

09/07 02:02, , 66F
外以禦(晉)寇",結果非但城陷了,敵方援軍也退去...不過換我
09/07 02:02, 66F

09/07 02:03, , 67F
是姜維大概也會想趁勝追擊,省去多餘的人力浪費吧Orz
09/07 02:03, 67F

09/07 02:12, , 68F
何況西陵之戰時,姜維已經GG惹沒得學
09/07 02:12, 68F

09/07 02:26, , 69F
而且姜維第一時間帶的是輕軍,等其餘蜀軍挾著傢伙們前來時,
09/07 02:26, 69F

09/07 02:27, , 70F
又更不好拿捏能否如期竣工
09/07 02:27, 70F
※ 編輯: Hartmann (106.104.134.223), 09/07/2017 23:06:44

09/08 11:32, , 71F
暴民啊 張郃被張飛打得全軍覆沒 掉腦袋沒? 郭淮丟了
09/08 11:32, 71F

09/08 11:33, , 72F
兩個郡 掉腦袋沒? 鹵城之戰魏軍慘敗 光精銳部隊就至少
09/08 11:33, 72F

09/08 11:33, , 73F
陣亡三千多人 又有哪個魏軍將領人頭落地?
09/08 11:33, 73F

09/09 01:17, , 74F
張郃死多少兵唔清楚,在曹操年代敗仗是少見處分。郭淮的那
09/09 01:17, 74F

09/09 01:17, , 75F
兩郡早被放棄,鹵城之戰最後是誰勝。當時死幾萬兵這樣的大
09/09 01:17, 75F

09/09 01:17, , 76F
敗就有出現多少次?司馬昭東闆失利要失侯,羊祜救唔到西陵,
09/09 01:17, 76F

09/09 01:17, , 77F
從車騎貶為平南,楊肇貶為庶人。
09/09 01:17, 77F

09/09 08:48, , 78F
兩郡早被放棄?郭淮:我是去救心酸的啊????
09/09 08:48, 78F

09/09 08:49, , 79F
鹵城之戰當然漢軍取勝 光精銳部隊就陣亡三千多人
09/09 08:49, 79F

09/09 08:50, , 80F
算上其他雜魚 魏軍陣亡一到兩萬應該合理
09/09 08:50, 80F

09/09 08:51, , 81F
王經後來死守狄道成功 應該算將功補過
09/09 08:51, 81F

09/09 08:57, , 82F
而暴民兄您提的那些人有殺頭嗎?
09/09 08:57, 82F

09/09 12:05, , 83F
蜀軍在天水附近活動能不驚動守備軍嗎?鹵城之戰你講的也只是
09/09 12:05, 83F

09/09 12:14, , 84F
最前面的接觸戰,另是否有這樣大的戰果也存疑。王經如有這
09/09 12:14, 84F

09/09 12:15, , 85F
樣大損失光靠死守就無事就太天真,現實王徑不但保住職位,
09/09 12:15, 85F

09/09 12:15, , 86F
過兩年又升官,比記錄上英明神武的都督陳泰還威,陳泰後被
09/09 12:15, 86F

09/09 12:16, , 87F
奪兵權降職為尚書。
09/09 12:16, 87F

09/10 08:12, , 88F
哪鹵城之戰後續漢軍潰敗嗎?那三千多顆魏軍精兵人頭
09/10 08:12, 88F

09/10 08:13, , 89F
不能證明漢軍戰績???
09/10 08:13, 89F
文章代碼(AID): #1PgjcVD3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gjcVD3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