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當年英國遷都北美,美國還會獨立嗎?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會飛的企鵝)時間10年前 (2014/06/18 01:08), 9年前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sevenhahaha (喵 喵)》之銘言: 恕刪部分 : 當時的北美十三州 加起來的人口數是兩百萬 獨立戰爭打在1770~1780年代, 但是在1790年戰爭剛打完沒多久的時候,美國人口調查為 3929214 人, 所以戰爭前北美人口最少也有三百多萬,不是兩百萬 (查到一篇plamc板主之前寫的文章說美國當時人口240萬, 但是wiki寫的1790年數據和240萬差距頗大啊,有可能是戰後短短幾年內暴增??) : 而當時的英國 是八百萬 根據1800年的人口調查,英國和威爾士有約890萬人,蘇格蘭有160萬人, 合計一千多萬人,尚未包含愛爾蘭(估計為450~550萬人) : 北美十三州只有一半支持獨立 胡說,你以為大陸會議開假的喔,真的這麼多人反對獨立, 大陸會議根本不會通過向英國反抗 當然保皇派確實不少,但是仍不足以視為主流 : 南部州基本上是支持英國的 錯誤,保皇派大本營剛好是最北部的新英格蘭......更北邊的加拿大也是保皇派 : 北美可動員民兵是一萬人 大陸軍巔峰時期有三萬五千人喔~ 另外還有最多約四萬四千名民兵、五千名水手, 加起來已經在八到九萬之間 : 英國當時派到北美的正規軍是三萬人 英軍巔峰時期有十萬兵力上下在北美和大西洋 : 英國會輸 應該是輸在補給線拉的過長 : 在不熟悉的土地上 被華盛頓拖著跑 : 最後英皇覺得不划算了 : 才決定從美國撤軍的 雖然說補給問題很大,但是英軍和越戰的美軍差別頗大, 是在停戰之前就被打到一敗塗地了,不是主動放棄的喔... 約克鎮戰役的意義就在於英軍前線已經崩壞,要繼續打就得加派部隊 : 後來歐洲不斷發生戰爭 : 歐洲每發生一次戰亂 : 就會有難民去北美碰運氣 看能不能成為地主 : 美國當時有著歐洲各國的移民 : 語言跟生活習慣都不相同 : 因此 同一個地方來的移民 通常會住在同一個區塊並互相幫助 : 大致上如此 : 當時的北美還很脆弱 主要的收入來自於農作物 : 而且 移民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這樣美好 : 當時在美國的白人 實際上是被印地安人包圍著的 : 因此想要搶奪印地安人的土地當地主 : 沒那麼簡單 被剝頭皮倒是很有可能 : 這樣的土地 你覺得英國人會遷都過來嗎? : 事實上 我個人是覺得當時的英國人根本就看不起這塊殖民地 : 因此 戰線拖長拖久了之後 : 英國覺得打這場仗太花錢 不划算 : 因此才撤軍的 plamc板主之前就美國的問題寫過不少文章,裡面說的很清楚, 當時北美殖民地極為富裕,比起歐洲毫不遜色,農作物也有很多是經濟作物, 並不因為農業為主而貧窮,你的理解是錯誤的 英軍並不是把還沒被打敗的軍隊撤離,因為前線已經敗的差不多了, 太花錢的問題在於是否要再次出兵,而最後決定放棄,因為反正也幾乎贏不了, 別忘記當時美國有法國、西班牙支援 (荷蘭中途被打爆退出) -- 假如這樣我也死不了,我就會成為高手。 ~ <武道狂之詩> 荊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98.2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03024886.A.E87.html

06/18 07:29, , 1F
美爾吉勃遜:法國萬歲.法方Major Jean Villeneuve:自由萬歲
06/18 07:29, 1F

06/18 07:42, , 2F
有功的法國人XXX們乃是開國先賢之一(無誤)
06/18 07:42, 2F
※ 編輯: jimmy5680 (117.19.129.152), 04/19/2015 15:20:54
文章代碼(AID): #1Je7Nsw7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e7Nsw7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