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空想] 3D列印造成的世界局勢變化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火星人當研究生)時間11年前 (2013/06/22 11:05), 編輯推噓4(4018)
留言22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28 (看更多)
※ 引述《volup (科抖科)》之銘言: : [前文恕刪] : 假如可以在真空環境列印的話 : 設計出以能承受大氣壓為前提,真空比例最高之海綿泡狀結構 : 能不能做出比空氣還輕的固體,實現橘子的夢想,作出超抗損的飛行船 你這個構想就好像在講把一個chamber裡抽成真空,那個chamber就會飛起來一樣 但是現實是辦不到的 要維持真空,材料就要能支撐外面一大氣壓的壓力,厚度就低不下來 一般要支持10大氣壓的壓力,用只少也要厚度接近1公分的鋼板,而我們一般 常見的鋁罐厚度比1mm低,壓力只能撐0.2大氣壓,而且只能撐由內向外 氣球能夠用極薄的材料製作是因為內外壓力是一樣的 另外就算是想做,3D RP也做不出你講的樣子,如果沒有支撐材料,沒辦 法列印出懸空的結構,所以3D RP不能製造出沒有開口的中空腔體 用電子束燒結的3D RP在使用上就需要抽真空,但是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會飛 真得要做真空泡棉也不需要用3D RP,直接用低蒸氣壓的發泡劑,在真空 下發泡就好,在10^-8 Torr下發泡,就能得到空泡裡面真空度大概10^-6 Tor的泡棉,不過就和前面講的一樣,無法抵抗大氣壓,一拿出真空室就會 像影片這樣開始萎縮 http://item.liveleak.com/2/view?i=6c1_1193322766&comments=1&safe_mode=on 所以目前製作比空氣輕的氣膠的辦法,是在空泡裡填入一大氣壓的氦氣 : 現行所有飛船都是被打到一個洞那個氣囊就報銷了 : 就算不會馬上沈也得退出戰場,即便分隔成許多氣囊還是由薄薄一層皮構成 : 一發20mm口徑機砲從正面射擊的話也能貫穿所有氣囊。 : 如果是真空海綿的話,就算被貫穿也只有子彈貫穿路徑部分失去浮力 : 空對空飛彈的話,50磅左右的戰鬥部就算能炸出十幾立方公尺左右的洞 : 對飛船動輒上萬立方公尺的體積來說應該是九牛一毛 : 不過這樣整艘的成本應該是無法想像的高XD -- 航空工程師在飛機上設計飛行員的座位 是因為飛行員的價格與重量比相同功能的機器裝置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66.164.64

06/22 15:13, , 1F
我覺得你在沒有支撐材料無法做出中空腔體那段說反了。傳
06/22 15:13, 1F

06/22 15:14, , 2F
統鑄件才需要考慮對於中間空腔的物體﹐如何鑄塑時在裡面
06/22 15:14, 2F

06/22 15:16, , 3F
形成空腔撐住外表﹐鑄成後又如何取走裡面的支撐物。而對
06/22 15:16, 3F

06/22 15:17, , 4F
3D列印來說﹐不是一次成型﹐而是分成薄層列印﹐每次都是
06/22 15:17, 4F

06/22 15:19, , 5F
一層大小圓環來重疊成中空圓球﹐裡面不需支撐物。
06/22 15:19, 5F
這是典型的3D RP 示意圖,你看得懂這東西,你就知道你的質疑有多麼惹人發笑吧 http://www.ielm.ust.hk/dfaculty/ajay/courses/ieem513/RP/3dprint_f1.gif
※ 編輯: ewings 來自: 111.71.72.207 (06/22 15:53)

06/22 20:37, , 6F
你似乎不知道3d列印有很多種技術...3d列印早不是全融熔
06/22 20:37, 6F

06/22 20:38, , 7F
狀態然後等它自己慢慢冷凝定型﹐需要支撐上層未定型物質
06/22 20:38, 7F

06/22 20:39, , 8F
以免它象融熔的蠟一樣滴掉下去的時代了...
06/22 20:39, 8F
你講的是哪個次元的東西? 3D RP發展啥時有你講的那種融熔的東西? 你是以自己玩熱熔膠的經驗腦補出來的嗎?你真的有看懂那個示意圖? ※ 編輯: ewings 來自: 111.71.72.207 (06/22 21:03)

06/22 22:04, , 9F
因為印的是自體結構就能支撐的東西 = =

06/22 22:05, , 10F
wiki右邊的範例動畫好像就沒有用粉末支撐了
06/22 22:05, 10F

06/22 22:07, , 11F
所以印中空應該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不被大氣壓扁
06/22 22:07, 11F
問題可大了,空洞並不是啥自支撐結構

06/22 22:10, , 12F
所以我說的不是一次做一個大chamber產生浮力,而是做許多
06/22 22:10, 12F
錯! 就體積比例上來看,一個chamber還比較省重量

06/22 22:11, , 13F
細微空泡,一方面強化內部結構,向人體骨骼內部那樣
06/22 22:11, 13F

06/22 22:12, , 14F
一方面避免一個chamber破掉損失全部浮力
06/22 22:12, 14F
上面有給你影片,你真的不懂為啥影片中的保利龍杯會萎縮嗎? 你以為有材料能夠只靠不到次微米的壁厚就能抵抗大氣壓?

06/22 22:13, , 15F
所以我猜印表機的解析度會很重要,當然材料的強度/重量就更
06/22 22:13, 15F

06/22 22:14, , 16F
更不用說了
06/22 22:14, 16F
※ 編輯: ewings 來自: 111.71.72.207 (06/22 22:27)

06/22 22:50, , 17F
對﹐復雜的內部結構才是3D打印的優勢。比如打印樹枝狀換熱管
06/22 22:50, 17F

06/23 06:33, , 18F
麻煩你自己搜索一下3d打印跟中空這些關鍵詞啦...
06/23 06:33, 18F

06/23 13:15, , 19F
如果你講的是那些廣告詞就省省吧,5年前聽報告就聽膩了
06/23 13:15, 19F

06/24 00:15, , 20F
5年前﹖很過時了喔。5年前iphone剛出來﹐ipad未出生咧。
06/24 00:15, 20F
你的對3D RP的"幻想",恐怕還停留在15年前....... 你現在去找廠商要做一體成型中空無開口的空腔結構,他們只會當你是神經病 ※ 編輯: ewings 來自: 116.59.240.126 (06/24 17:26)

06/25 22:39, , 21F
其實一體成型中空無開口空腔體也不是做不出來,只是不是
06/25 22:39, 21F

06/25 22:40, , 22F
用RP去做就是了,現在的加工差不多都出得起錢就有人做了
06/25 22:40, 22F
文章代碼(AID): #1HnHIKBQ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8 之 28 篇):
文章代碼(AID): #1HnHIKBQ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