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拿破崙該怎麼做 才能夠統治到死?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時間11年前 (2013/05/27 06:29),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2 (看更多)
※ 引述《yusaku (yusaku)》之銘言: :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而「大陸封鎖」的腦殘想法,又是因為1805年特拉法加海戰的大敗後的情勢導致 : : 所以拿破崙如果有機會改正自己的錯誤,那就是不要只練砲兵技能, : : 海軍技能也要多學點,更不要剛愎自用,不懂裝懂以為嘴砲最強一意主戰 : : 沒有特拉法加之敗,就沒有大陸封鎖,沒有大陸封鎖,就沒有半島戰爭、征俄 : : 那拿破崙能不能幹到死不曉得,至少可以多幹個好一陣子沒問題 : 特拉法加的話,那得感謝拿皇之前的羅伯斯比等搞恐怖統治的憤青和憤中年們。 : 拜他們之賜,本來海軍人才就比英國少的法國海軍被這群人給清光了。 拿皇擅長陸戰不善海戰,在英法距離最短的多佛海峽,填海造陸,以陸戰攻打英國, 讓海戰變陸戰,比甚麼特拉法加海戰,大陸封鎖,征俄..的成功率都要高得多了。 英法距離最短的多佛海峽,跨越英國多佛到法國加萊,平均深度30公尺, 最短直線距離33.3公里,如果可以填海造出1公里寬的陸橋, (讓法國陸軍被英國砲兵砲轟的時候可以左躲右閃)。 把原先動員要征俄的60萬大軍,派來填海,每個士兵要填1665立方公尺的土方 就能完成任務。 如果每個士兵每天可以填10立方公尺的土方進多佛海峽,則需166.5日, 也就是五個半月,可以填海完工。每天平均填海進度為200公尺,最終填平多佛海峽。 拿破崙軍隊征俄,從剛入俄境,到撤出俄境,也需時五個半月又多一點,還更久。 拿皇數學能力很好,他的工程水準,遠高於他對極地氣候後勤運輸補給的參謀能力。 在多佛海峽填海造陸征服英國的計畫,比起征俄,好處實在多得不得了: 1.讓拿皇發揮陸戰專長 (而非海戰,或在冰天雪地尋找不存在的敵人) 2.讓拿皇發揮工程與數學專長 (而非後勤運輸補給,讓部隊不要餓死凍死) 3.填海完工比 征俄進出 省時間 4.填海征英的部隊死傷,不論成敗,總比凍死餓死在俄國的死傷要更少 5.征服工業化進步的宿敵英國,比征服寒冷交通不便還沒工業化的俄國,更有戰略價值  英國都被征服了,俄國驚恐還怎麼敢造次,趕快臣服。 6.拿皇親自加冕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統治全歐洲的歐洲皇帝”,建立”歐洲帝國”,  史稱”歐洲皇帝拿破崙一世”,官方語言為法語,帝國貨幣為法郎。 (不過天命似乎不站在拿破崙這邊..征英百年以後,拿皇子孫不肖,可能結果是, 勤勞善戰的英國人擊敗法國人,統治歐洲,實現英法百年戰爭英國征服法國未竟的 願望。) 有沒有對填海造陸工程,還有工兵構築陸橋兩棲登陸作戰比較熟悉的高手,來指點看看 拿破崙填海造陸征服英國,怎麼辦更有效? -- ╮(﹀_﹀")╭ 三支女大十一金三支女大十一金三支女大十一金三支女大十一金三支女大十一金 金一十大女支三金一十大女支三金一十大女支三金一十大女支三金一十大女支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6.171.19.113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113 (05/27 06:30)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113 (05/27 06:31)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113 (05/27 06:35)

05/27 07:59, , 1F
這個戰略要得以實施,主要條件之一應該是英國人死光吧
05/27 07:59, 1F
多佛海峽填海成功後,由於作戰空間狹小,很可能會會演變為消耗戰。 拿破崙應該不喜歡這種作戰風格,不過與征俄戰爭相比,把普奧軍送去跟英軍消耗, 總比征俄的非戰鬥減員與大量叛逃投敵划算。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113 (05/27 08:17)

05/27 09:09, , 2F
一開工就被英國岸轟了吧…
05/27 09:09, 2F

05/27 10:48, , 3F
至少英國那邊 要佔有個橋頭堡 才蓋得起來吧
05/27 10:48, 3F
所以法國要發動”多佛登陸戰”,登陸英國, 可能像是諾曼第登陸奧瑪哈海灘那樣慘烈。 不過法國這裡至少有60萬正規軍可以耗用..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113 (05/27 11:13)

05/27 12:05, , 4F
陸軍就是陸軍,要跨海船開不過去你有6000萬也沒用……
05/27 12:05, 4F
填海工兵+炮兵互相掩護,海軍與船艦對法方似乎不是必須。 填海部隊沿著新生陸地建造要塞,裝設砲台,防禦英國海軍砲轟阻止填海。 等到填海部隊到了英國多佛沿岸的英軍砲兵有效射程內 (我的印象是兩公里左右,射程請專家指正),就變成海陸炮戰了, 一邊炮兵炮戰,一邊工兵向著多佛方向填海,即使進度因為激烈砲戰而減緩, 填海進度從每天前進200公尺,減為每天20公尺,炮戰中每小時填海進度只前進83公分, 倒數10天變成了100天,但是拿皇已經成功把海面船艦艦隊戰, 轉換為陸上砲戰與海陸兩棲工兵協同作戰了。 拿破崙的炮戰部署指揮還是蠻強的,至少比他的海軍指揮能力強。 等到多佛海峽被填海,成為完全要塞化的”多佛陸橋”,補給靠陸運, 作戰是:陸上法軍對炮兵海上英艦的炮戰,而不是艦對艦炮戰。 (法軍填海工兵就等著挨轟了,偶爾舉槍射向敵陣發洩一下情緒..)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113 (05/27 12:35)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113 (05/27 12:44)

05/27 17:56, , 5F
你有沒有考慮土工人力跟砲台的錢? 不然後勤也是0分
05/27 17:56, 5F

05/27 17:58, , 6F
而且戰艦的砲動輒60門、上百門,比砲戰好像....
05/27 17:58, 6F

05/27 19:17, , 7F
那艦隊近岸纏鬥+岸砲陣有沒有救啊?
05/27 19:17, 7F
文章代碼(AID): #1Heeorxj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Heeorxj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