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16到18世纪,西方沒有殖民東南亞地區。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古事記王子)時間11年前 (2012/11/05 12:47),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全恕刪。其實以16-18世紀這段時間來說,西方列強對中南半島影響不大,主要影 響的是群島地區。 東南亞史通常會分兩個部份來講,半島地區(泰越緬寮柬)與群島地區(印尼、馬來 亞、菲律賓)。不過群島地區影響最大也就荷蘭人,英葡西對整個政治版圖的影響非常 有限。半島地區,和群島地區一樣,歐洲人雖然參與的很熱鬧,對整體的政治形勢根 本沒起多少作用。 群島地區荷蘭人殖民最亮眼的部分是,17世紀上半葉它頂住了蘇門答臘的亞齊、 爪哇島上的馬塔蘭等群島諸雄的侵攻,然後在該世紀下半葉打趴了蘇拉威西的強權望 加錫,並且基本解除了馬塔蘭的威脅。 16-18世紀荷蘭殖民擴張的特色是,挨他打的幾乎都是商業上的競爭對手,如摩鹿 加群島諸小蘇丹國(控制香料)、望加錫(巴達維亞之外最大貿易中心)、萬丹(望加錫被 打趴之後非荷最大集散地)等,敢去打它的則主要是基於政治(馬塔蘭)或宗教(亞齊)因 素。馬塔蘭基本上是內陸帝國,對貿易不敢興趣;亞齊的主要勢力和利益則在印度洋 上,16-17世紀上半葉和馬來亞(麻六甲蘇丹後裔)、葡萄亞一同上演馬來半島三國志, 打得不可開交,沒空理會荷蘭。17世紀下半業則女主當權內部不穩,更加不問世事。 不過17世紀末荷蘭鞏固其貿易圈後,整個18世紀群島地區的政治版圖幾乎沒有變 化,舊有邦國幾乎全部生存下來,望加錫滅國後的後裔也未飄零,這些武吉斯(Bugis) 人混跡馬來群島,是馬六甲一代非常重要的海盜傭兵集團。荷蘭人在18世紀主要的成 就是牢牢把握住了舊有邦國的貿易大權,控制了香料、稻米、錫等主要外貿資源。荷 印把版圖擴張到今日印尼的範圍是19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後才開始的。 除此之外群島地區就是西班牙殖民了菲律賓;但菲律賓本來就沒有亞齊、馬塔蘭 、望加錫諸雄等級的勢力,只一個蘇祿蘇丹勉強撐場面,還是在菲律賓與印尼交界處 。明朝的海盜對菲律賓的威脅還比較大。 在半島地區歐洲列強的影響又更有限了。最早到這裡的葡萄牙人,有許多冒險家 是以傭兵海盜的身分被雇用,尤其是在緬甸、泰國、以及海盜立國的阿拉干。阿拉干 今屬緬甸,不過他們的主要活動其實是在印度洋上,經常入侵孟加拉販掠人口財貨。 18世紀孟加拉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大本營,阿拉干則頻頻被緬甸宣告宗主權,埋下 日後三次英緬戰爭的種子(不過這都是19世紀以後的事)。 另一廂,17世紀的越南分裂為南阮北鄭,也都各自有外國勢力幫腔;南邊的阮- 葡陣營雖然實力要弱得多,卻因為地緣因素和人才輩出,硬是和北邊強大得多的鄭- 荷陣營打了個平分秋色;同物量優勢較量的南越阮主政權靠的正是「今之臥龍」陶維 慈、「自比管樂」阮有鎰以及歷代雄主的幫襯,不但屢屢重創來敵,還利用南明海盜 的投奔逐步開發了湄公河三角洲周邊地區。荷蘭人在群島(其實在歐陸也是)相對於葡 萄牙人的絕對優勢一點也沒發揮,對越南南向殖民、最終消滅占城的進程也是毫無影 響。 但18世紀末葉掀起的西山革命潮卻整個顛覆了南阮北鄭格局,霎時南北統一,而 後來的南阮的殘餘勢力更奇蹟式的接管了整個西山朝的統一格局;雖然這當中法國人 的幫助功不可沒,但彼時法國正當大革命,其實並沒有很給力。而阮氏政權的重新鞏 固已經是19世紀以後了。 最後,16世紀的確有西班牙冒險家想依照征服美洲的模式,劫持皇室在柬埔寨炮 製傀儡政權;劫持是劫持了,不過當時柬埔寨本身四分五裂的態勢顯然不吃先擒王這 套,這些conquistador或死或逃,終於一事無成。那之後西班牙人就安份多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64.42

11/05 12:52, , 1F
了解..所以前面T大的意思是原PO這個假設本來就是一個事實
11/05 12:52, 1F

11/05 14:07, , 2F
11/05 14:07, 2F

11/05 18:50, , 3F
感謝回覆
11/05 18:50, 3F

11/05 19:01, , 4F
大推,好奇那兩位臥龍、管樂有做過什麼事?名聲這麼高
11/05 19:01, 4F

11/07 12:53, , 5F
11/07 12:53, 5F

05/15 01:12, , 6F
朝聖推
05/15 01:12, 6F
文章代碼(AID): #1GbqJy9q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bqJy9q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