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1939年英法不對德宣戰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calebjael)時間11年前 (2012/10/22 19:09),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22 (看更多)
※ 引述《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之銘言: : ※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銘言: : : 你在這裡的舉例並不是很恰當。 : : 你在諷刺別人早就可以去創業什麼的﹐第一﹐這是沒有前提的完全未發生的未來﹐ : : 第二﹐這並不是完全取決於人的主觀願望﹐它還受限於客觀現實。 : : 因此﹐不是你一開始說的"歷史"不可預測﹐而是"未來"不可預測。 : : 也不是人不完全理性﹐而是自然規律正常情況下不可能被違背。 : : 為什麼﹖因為對於未來(包括你說的天氣預報)﹐我們沒有足夠多的資料﹐ : : 但是對於歷史﹐我們可以有足夠多的資料來判斷一件事是否會發生。 : 一,歷史可預測,未來不可預測,但是空想歷史並不是『歷史』,而是『未來』 : 這是非常多人沒有發覺到的邏輯錯誤 : 當『空想歷史』投入了一項變因,比如在1943年做出了一項有違歷史的更改 : 那麼在1943年之後的所有『歷史資料』會完全報廢,或許不到報廢, : 但會立刻降級到『半信半疑』的程度,並且隨著時間遞增,平行時空的分叉劇烈變動 : 幾年後的資料就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 曼斯坦的回憶錄『失去的勝利』就被蘇聯將領酸『曼斯坦總是說,說當時如果這 : 樣那樣,我們就可以贏:但事實是,當他那時如果這樣那樣,那麼我們這一方也 : 會改變我們的行動,變成那樣這樣,而不是呆呆的照著一樣的方式走,所以曼斯 : 坦只能在回憶錄裡打一百場勝仗意淫,真正勝利的是我們。』 : 許多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在1943年設斷點,空想往後的歷史,和在2012年預測 : 往後的未來,根本就是同一件事。在時空改變的當下,未來就不是『已知歷史』, : 而是混沌,幾乎什麼都可以改變,說德國缺100個師,他們就提早動員兩年搞出了 : 100個師,這時往後的推演,就變成『依賴過去的資料推算未來』,也就是現今分 : 析師在金融大樓裡做的事情。然後資料派的在商場上九成都會全軍覆沒,不是資 : 料沒有用,而是第二點, : 二,對於事件,你認為『可以有足夠多的資料』『來判斷一件事是否會發生』 : 那純粹是人類對自己所知範圍的無知自大。 : 三,根據以上總結,空想歷史根本就不是歷史,而是一種娛樂,考證一件過去的事情 : 到底有沒有發生,那可以是學術。改動過去的歷史,推演往後的發展,那根本就 : 不可能是學術,而是反指標週刊的嘴砲。高級的嘴砲和低級的嘴砲都是嘴砲,只 : 要有隨便一點點根據,吹的看起來有道理,就能站穩『無法證明又無法被否定』 : 的舞台,根本就是不用被質疑的。如果有人認為『未來』可以被『推演』,怪怪 : 還真是要命,也難怪會寫出意淫小說,還把它當真咧。 先看看你的第二點﹐沒有人說A事件的IF情況﹐"絕對"可以推導出來。 而是認為在"已知前提"越充足的情況下﹐就越能推導出來。 相對希特勒和史達林﹐你更難被預測或推導你的行為的原因﹐ 就在於沒有人了解你﹐比對希特勒和史達林還了解。 但﹐你的行為不可預測或推導﹐不等於希特勒和史達林會怎樣選擇也一定 不可預測或推導。 所以前面其他人對這個話題的討論﹐重點是為了能夠進行推導﹐ 我們需要不需要限定已知情況。 T大的觀點是﹐有必要。已知情況越清晰、越符合史實﹐ 才能更容易推導出後繼的發展﹐這樣的"已知情況的設定"才是有價值的。 而A大的觀點是﹐沒必要限定﹐交由市場機制去決定就好﹐ 越能夠推導出後繼發展的﹐自然就更多人感興趣﹐更多人參與討論。 而已知情況不足﹐不能進行推導的﹐或者就會有其他人來補充已知情況﹐ 或者就沉入水底被無視。 注意到這點就能明白﹐T大也好﹐A大也好﹐並不是認為一切隨意任意的IF 都"能"推導出結論的。但也不是一切隨意任意的IF都"不能"推導出結論的。 所以在前文中﹐我說我反對你的認為"歷史不可預測"的觀點。 然後再來看第一點﹐曼斯坦的"如果當時這樣做"﹐也是有不同的情況的﹐ 一些情況是雙方互動的結果﹐譬如說﹐如果1941年德軍不進攻莫斯科﹐ 改而進攻史達林格勒﹐或者說﹐如果1942年德軍不進攻史達林格勒等等。 那麼很明顯的﹐蘇軍也會相應做出兵力的調整﹐把投入莫斯科的兵力改投入 到史達林格勒或者相反。所以蘇聯當然可以說"你變更兵力配置﹐ 我也會變更兵力配置來應對啊﹐你還是輸。" 但是有一些如果﹐是不構成雙方彼此的應對。譬如說﹐如果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 英國、美國不幫助蘇聯會怎樣﹖蘇聯難道可以說"你不援助﹐ 我也可以從別的地方找到其他援助啊"嗎﹖找外星人援助麼﹖ 用"部分"來代替"全部"﹐自己把自己挑選出來的這"部分"反駁掉﹐ 然後就結論說"全部"如何如何﹐從而得出"歷史不可預測"這個結論﹐ 來完全否定已知前提對預測、推導的重要性和關鍵性。 而且﹐你忽略了一個事實﹐如你前面所說的﹐德軍變﹐蘇軍當然也會應對而變﹐ 這種"應對"﹐本身就是一種對已知前提(德軍變)的推導(蘇軍也變)。 如果說我們不知道如何推導﹐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德軍會如何變(已知前提不足)﹐ 而當知道德軍會如何變的時候(譬如曼斯坦所說的各種如果)﹐ 那麼還是可以做出推導的(蘇軍如何在現實實力下﹐應對德軍的這種變)。 每一種"如果當時德軍這樣做"﹐都可以有相應的推導"那麼蘇軍可能會這樣做"﹐ 或者"那麼結局可能會變成這樣"的結論。而不是一句"歷史不可預測"來否定。 如果什麼都不能推導﹐那麼眾多想各種IF問題﹐看板上po文問IF問題的人﹐ 是在想什麼問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24.84

10/22 19:19, , 1F
其實,就算所有已知條件相同,重新發展一次都很有可能
10/22 19:19, 1F

10/22 19:20, , 2F
結果不同的
10/22 19:20, 2F

10/22 21:16, , 3F
10/22 21:16, 3F

10/22 21:34, , 4F
10/22 21:34, 4F
文章代碼(AID): #1GXIbr8m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22 篇):
文章代碼(AID): #1GXIbr8m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