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台灣在文革時期反攻大陸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A將)時間13年前 (2011/07/02 09:16), 編輯推噓6(6010)
留言16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 引述《iknowts (iknowts)》之銘言: : 文革的時候連蘇聯和美國都不敢動 : 臺灣有毛機會 : 中國在最亂的時候 : 都能騰出手援助越南抗美 : 印度不比老蔣報仇心切 : 62年剛被扁 : 為何不趁著文革渾水摸魚 : 實際上蔣介石從中國搞完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后就再也沒機會了 不是什麼蘇聯美國不敢動,完全是因為在二戰之後的世界格局,就不容許大國直接 介入大規模的戰爭,冷戰的架構已成,大國不再打大國,也辦法打,也就是說,哪是 什麼不敢動?是根本沒想過要動! 韓戰就是個例子,美國根本沒打算要進東北,還記 得麥帥講「聖誕節前回家」嗎?對他來講,把北韓ko掉,就應該沒事了,赤色中國的解放 並不是他的計畫之內。 你說印度想報仇?你搞笑嗎?印度是得利者耶!中共是在邊界戰爭中打得印度措手不及, 那然後呢?就走啦!半寸土地未占,等於承認了印度在當地土地的擁有權,那印度想報什麼 仇?沒有仇恨值可言啊! 「在最亂時都能出手」,這可以說是所有共產黨國家的必點技能,國內不管怎麼哀鴻遍野 在軍事上卻能能擠出個樣子,就算是7分精神3分戰力,那也還擠的出來,看北韓就是最明 白的!北韓人苦成什樣?據說「北韓鬧糧荒 民吃草兵挨餓」(2011.06.28 聯合報新聞) 可是南韓還是沒有動兵,如果照你的邏輯,是不是要說「南韓有毛個機會?北朝鮮最餓 的時候都不敢打」 至於中共搞完一五計畫,其實那就是個最佳的機會,先不論緊接著上檔的就是三面紅旗 大躍進這個問題,光是一五計畫本身,就已經使當時的中國大陸是民窮財盡,已經出現累 死民工、餓死農民的現象。這不難理解,就和秦始皇在消滅六國後,緊接著搞河套動兵、 修築長城、建築馳道、貫通靈渠、首都擴建,可以說這些是秦始皇的「一五計畫」,可是 卻是秦王朝步向崩潰的開始,過度徵用民力、物力、財力,使人民怨聲載道,罵到今天還 在罵。 一五計畫並沒有任何戰力可言,不照經濟發展規律,耗費人民資源去搞重工業,其實完全 是一場災難。 -- 劉少奇遺言:"我永遠擁護毛主席!" 彭德懷遺言:"我沒搞過陽謀!" 周恩來遺言:"我不是投降派!" 毛澤東遺言:"我好難受,叫醫生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92.246 ※ 編輯: Aadmiral 來自: 61.62.92.246 (07/02 09:17)

07/02 10:21, , 1F
所以一五是好時機,過了就沒了
07/02 10:21, 1F

07/02 10:32, , 2F
他們搞起二五計畫後,就造成今日南韓不能收復北韓的原因
07/02 10:32, 2F

07/02 10:33, , 3F
糧荒過於嚴重,資源會被吃光
07/02 10:33, 3F

07/02 10:40, , 4F
好文..南北韓例子舉的也很棒
07/02 10:40, 4F

07/02 12:08, , 5F
一五是否為最佳時機,我甚表保留,還得估量同一時期的
07/02 12:08, 5F

07/02 12:13, , 6F
國府在台政軍情事,按當時國府正戮力於國共內戰戰敗後
07/02 12:13, 6F

07/02 12:15, , 7F
的軍事重建,及台灣的內政及經濟復興,財政尚且短拙,
07/02 12:15, 7F

07/02 12:17, , 8F
恐怕還在回氣階段,不宜輕舉妄動....
07/02 12:17, 8F

07/02 12:17, , 9F
應該說大動干戈.....
07/02 12:17, 9F

07/02 15:14, , 10F
政體不同能力有差阿 老共搶東北應該也沒想搞好經濟但是
07/02 15:14, 10F

07/02 15:16, , 11F
打下國府 相對於國府..整個就是差太多了 共產主義真是
07/02 15:16, 11F

07/02 15:16, , 12F
作戰的好東西..
07/02 15:16, 12F

07/02 17:30, , 13F
共產黨員還有一個名字:共產主義戰士 天生就是戰士 XD
07/02 17:30, 13F

07/02 20:39, , 14F
一五計劃後民窮財盡……繼續圍觀奇葩
07/02 20:39, 14F

07/02 22:25, , 15F
1965年東山海戰+烏坵海戰,試探國光計畫反攻效果,後止
07/02 22:25, 15F

09/16 01:14, , 16F
打下國府 相對於國府. https://daxiv.com
09/16 01:14, 16F
文章代碼(AID): #1E3d5cAo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E3d5cAo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