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是共軍防守 應可避免南京大屠殺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拍嘎爪得白醬)時間13年前 (2011/04/07 00:24), 編輯推噓8(8011)
留言19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0 (看更多)
※ 引述《lzsb (蘭州燒餅])》之銘言: : 聊下這個話題 : 日軍在南京大屠殺 符合的幾個條件  : 如果是由共軍防守 應當不會發生 : 1、共軍戰力較強 : 解放軍的作戰素養較高 這歸功於共軍擁有上佳的軍事指導思想 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 : 神 : 即使戰力不如 也會與日軍血戰到底 紅軍遊擊戰術十六字訣 敵進我退,把民眾留給敵人刀口下 敵駐我擾,製造敵人困擾將敵軍的怒火轉移至 平民百姓身上;同時讓平民與敵產 生仇恨以便獲得平民支援。 敵疲我打,利用平民癱渙敵人資源,再主動出 擊製造我軍英勇假象。 敵退我追最後在敵軍撤退後無的放矢的擴張佔領區。 加上打土豪分田地六字真言逼迫農民變成土匪同路人可收加乘效果。 : 不會出現像南京守軍領導臨陣逃跑的現象 共匪軍在拋棄人民總是跑第一。 : 而且共軍一向有輕傷不下火線的習慣  : 朝鮮戰爭時 共軍一個編製經常損失50%還能堅持作戰 : 而國軍成建制損失30%以上就崩潰了 : 南京守軍真正在作戰中傷亡所佔比例很低 : 逃跑的軍人有20多萬 逃跑時一路的武器丟得遍地都是 : 而唯一個出城水路的城門 人多到全部擠在一起 幾乎要擠上城樓了 : 這在一些士兵回憶錄中都有記載。 : 像這樣的情況絕對不對發生在共軍身上 藍貓: 馬列主義史觀是軍方的好幫手。 : 共軍有這20多萬人 至少不會讓日軍討到便宜 .... :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歡迎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0.32.218

04/07 00:24, , 1F
你怎麼可以這樣打人家的臉?
04/07 00:24, 1F

04/07 00:25, , 2F
這里討論的是正規軍吧?如果當初守南京的是國軍游擊隊可以
04/07 00:25, 2F

04/07 00:26, , 3F
類比,不是游擊隊就還是拿共軍的正規軍做比較吧。
04/07 00:26, 3F

04/07 00:31, , 4F
正規軍陣地防御戰實力如何看遼沈戰役中塔山阻擊戰可知
04/07 00:31, 4F
1937年共匪打正規作戰的下場:兩萬五千里長征,減員80%。 1948 年的東北匪共是在蘇聯的外掛與美國對國軍掣肘下壯大的, 1937 年的毛匪不具如此條件。 ※ 編輯: loser1 來自: 122.120.32.218 (04/07 00:34)

04/07 00:34, , 5F
aak兄,那個lz就亂入王一隻,請問1937年那來的正規軍"共軍"?
04/07 00:34, 5F

04/07 00:35, , 6F
還是他現在說的是"次元共軍"守1937的南京?
04/07 00:35, 6F

04/07 00:39, , 7F
他在兩岸板就這樣啦
04/07 00:39, 7F

04/07 02:14, , 8F
我說的就是相等數量的共軍啊 都說假設了 
04/07 02:14, 8F

04/07 02:19, , 9F
先不吐嘈其他點 樓上有說相等數量?
04/07 02:19, 9F

04/07 02:22, , 10F
自己看原文 都說如果有20萬了
04/07 02:22, 10F

04/07 02:35, , 11F
OK 是我漏看了 是說前提不是該擺在開頭嗎
04/07 02:35, 11F

04/07 02:37, , 12F
我說的本來就是簡單的代換 國軍換國軍 其它不變
04/07 02:37, 12F

04/07 02:38, , 13F
04/07 02:38, 13F

04/07 02:46, , 14F
毛澤東主席給您講話:一分抗日,有沒有聽懂
04/07 02:46, 14F

04/07 05:07, , 15F
所以最後還是導致南京大屠殺......可憐的南京居民......
04/07 05:07, 15F

04/07 15:25, , 16F
換共軍守城,只會出一分力,然後用九分宣傳
04/07 15:25, 16F

04/08 08:38, , 17F
而且最後會發現不管怎樣一切都是國軍的錯
04/08 08:38, 17F

08/13 04:36, , 18F
先不吐嘈其他點 樓上有 https://muxiv.com
08/13 04:36, 18F

09/16 00:50, , 19F
你怎麼可以這樣打人家的 https://daxiv.com
09/16 00:50, 19F
文章代碼(AID): #1Dd9Ed49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Dd9Ed49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