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假如康熙生在光緒時,清朝會不會擁有一꘠…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西瓜)時間13年前 (2011/01/05 03:47),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前文恕刪... 一般所謂明治維新的成功我想是相對於中國的洋務(自強)運動, 而判斷的基準一般來說是甲午戰爭,因為日本戰勝,所以認為 中國的維新是失敗,相對日本的維新就是成功。 但是甲午戰爭還有很多別的變因,當時在朝鮮的中國軍隊跟北洋海軍 以軍備來說還在日本之上的,敗因其一是戰術上被幾個混蛋將軍害慘的, 其二是被挪用了經費的軍隊裝備妥善率不佳,並不單純就是維新失敗 -> 甲午戰敗。 我自己對明治維新的解讀是,作為變身為一個有近代作戰能力的國家是成功的, 但是就制度上的變革卻不盡然,最多就是相對於清朝當時還死守辮子, 日本把月代(武士髮髻)改成西裝頭「看起來」比較有改到裡子, 及高官親身出國考察的,並有持續在派人出國,對於國際情勢瞭解較多。 這點也許是中國天朝上國當慣了,反應比較慢所致,但實際上明治維新的基礎 還比中國差,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少有「日本國」這樣的一個概念, 多半都還是基於德川幕府的大名體制去區分,薩摩人、土佐人、長州人、熊本人...等, 改革前還要花很多心力去落實中央集權才能推動改革,而實際上效果也很有限。 即使在戊辰戰爭結束之後,所謂的中央政府,實際上統治力還有很多未及之地, 多半是由推動倒幕的幾個大藩,以軍閥的形式強力掌握朝政,天皇也沒有什麼實權。 新國家也沒有真正落實新的體制,就是強人政治,一開始是大久保利通, 後來是山縣有朋,即使後來有了所謂的帝國憲法,政權也是落在由藩閥轉型的軍閥手中。 所差別者,大概就是時運不錯,有出了幾個強人眼光真的蠻遠的,當然前面提過的 超級大官出國考察比例很高也很有幫助,比較不會有過份的自尊自大的想法。 可就實際制度層面上的維新不多,跟一戰德國很像,就是個迅速武裝、強人領導的 戰爭國家,一旦真的面對上實力深厚的先進強權,最終都走上了窮兵黷武的道路。 -- & 殺人的有福了(◤ ◥) 批評的人死定了 ◥◥◥◥◥ & ( ⊙..⊙ ) ● ● & @ 因你們終將赦免因為你們會被我告死 ^ @ & ▼▼▼ Ψ υ & !? ▲▲▲ ||| ██◣ & ▄▄ 生命誠可貴 尊嚴價更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3.162.248

01/05 13:35, , 1F
明治維新本質上是有侷限的,而且還害慘子孫
01/05 13:35, 1F

01/05 15:33, , 2F
出國考察跟浪費公帑
01/05 15:33, 2F

02/12 11:28, , 3F
恩~甲午海戰失敗,可以歸究於戰術,至於什麼軍費被挪為
02/12 11:28, 3F
文章代碼(AID): #1D8tbHb_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7 篇):
文章代碼(AID): #1D8tbHb_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