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火車的外型發展?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火星人當研究生)時間13年前 (2010/12/27 22:30),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yusaku (yusaku)》之銘言: : ※ 引述《Rokr420 (Rokr420)》之銘言: : : 好像沒人討論過類似的東西 : : 之前看到維基百科裡的streamliner : : 大概意指1930年-1940年間的流線型風格 : : 受到飛機的影響,高速交通工具特別是火車 : : 開始出現了圓車頭流線型的設計 從蒸氣列車到通勤汽油客車都有 : : 像是mallard車頭 : : http://tinyurl.com/39jptzg : : 美國的zephyr客車 : : http://tinyurl.com/3a6f3ku : : 台灣早期的日製汽油客車 : : http://tinyurl.com/2322p9c : : 都流行著這種設計,不過到了戰後 : : 似乎都消失了一段時間? : : 一直到最近20年才開始又有類似的流線型客車出現 : : 為什麼這段設計史不是線性的發展呢? 中間似乎有個斷層的樣子 : : 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過這問題? : 有一句話說,只要推力夠,冰箱也能飛。 : 客運火車設計重要的是要留有編組彈性。 : 流線型設計最大的問題就是編組彈性低。兩個圓車頭連結處就很難設計人走的通道了。 : 而且設計火車的人發現在火車車速100mph以下時氣動力對功耗根本沒啥影響時, : 沒事搞個很難連結的設計幹嘛? : 等到250kph以上的高鐵流行後,氣動力設計又很重要了, : 因為高速下氣動力設計好不好,會影響電力消耗,此時電力 : 消耗差異很有可能是以MW來算的,省不省電當然很重要。 : 而且高鐵會通過聚落,在高速通過時和進入隧道時,氣動力設計不好,那個噪音就等著 : 周圍居民和在車上的乘客投訴。 : 所以注意看JR的N700就知道,鼻子搞那麼長是為了拼省電和減輕噪音。 : http://tinyurl.com/2weebug : JR東日本的新幹線954形鼻子長的更誇張 : http://tinyurl.com/34xgycj 如果真的要講,其實流線型設計在戰後還是一直存在,像是英國的城際列車 或日本的特急列車都有低風阻設計,只是因為對空氣動力學更加的了解,或 者說真正懂空氣動力學的工程師加入了火車設計團隊後,就沒有採用以往那 種誇大的設計,而是使用一些看來不起眼但有效的設計 而如果光就美國來看,流線型火車之所以消失,是因為客運的沒落,當客運衰退 而貨運變為主要的獲利來源時,車輛的流線型根本不重要,車頭再流線後面的 貨車箱也不會流線,所以多半還是關注在動力方面 光就美國來看,會覺得流線型設計好像消失了,但是若去看日本的國鐵151系, 就會覺得流線型被玩過火了,所以主要的差異還是在客運與否,而不能拿客運 衰退的美國來看 -- 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與航太工程師的不同之處在於... 前者只能打打嘴砲看看能不能打動想打仗的領導人和腦殘的追隨群眾 後者直接讓武器的價格上漲600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7.158.123

12/27 22:38, , 1F
其實100mph以下做子彈頭只是做爽的,編成彈性比較重要
12/27 22:38, 1F

12/28 04:15, , 2F
乘客的爽度比編組方式還重要,光是這個就足以使用流線型
12/28 04:15, 2F

12/28 15:15, , 3F
搭子彈頭的列車會比較爽嗎
12/28 15:15, 3F

12/28 19:12, , 4F
爽到不行。
12/28 19:12, 4F

12/28 21:25, , 6F
可以實驗250km/hr下的風壓跟J罩杯的觸感一樣嗎?
12/28 21:25, 6F

12/28 21:59, , 7F
可惜鋁造的M10000戰時都拆掉了,當年可是萬人空巷哩
12/28 21:59, 7F

12/28 23:30, , 8F
美國在2戰中期似乎還徵收不少鋁製民生用品
12/28 23:30, 8F

12/28 23:43, , 9F
通通都拿去做雞精了。
12/28 23:43, 9F
文章代碼(AID): #1D6AC717 (Dummy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D6AC717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