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如果古代中國音樂的發達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魔法設計師)時間14年前 (2010/04/13 05: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Dissipate (橡皮擦)》之銘言: 吃掉前文 關於平仄,我想Dis兄跟我說得其實是同一件事,我就不再重複。 :   況且中國傳統就有「濫竽充數」的觀念。喜好獨奏不喜合奏。像對明清時 : 代的文人貴族來說。最好的音樂就是一個人的清唱,品評欣賞演唱者的每一個 : 音符。次者輔以笛樂,更次者才加以弦索鑼鼓成了戲曲。所以熱鬧的戲曲是下 : 等人在唱在看得。上層文人追求的就是純粹的人聲跟人手寫的文學。所以同樣 : 是當時人皆可歌的崑曲。專清唱唱散曲的是貴族文人,演戲曲獻藝的是戲子賤 : 民(雖說當時戲子被列為賤民,後來戲子也多寫得一手好書法,寫得好字才能 : 唱出好曲摟)。所以以中國文人的欣賞邏輯來看,西方那種合唱、合奏等都是 : 下九流的人才會做的表演。文人自己雖也會創作劇本,但與小說一般都是小道。 吃掉前文 中國古代音樂還是不少合奏,只是只有八度合聲頂多五度,並沒有像西方發展出 和聲、對位,簡單說,大部分就是同時演奏同樣音高例如單音Do,但是相距不同 八度版本的Do,有點像是把一個旋律複製到不同高低的音域予以重疊,此外偶有 色彩性的和弦出現,但並沒有進一步研究出現代西方發展出的功能和弦。 ( 功能和弦的功能是,搭配旋律進行,可以控制曲子的氣分變化,使曲子的進行 好像被下了標點符號一樣。 而色彩和弦,是向琵琶曲十面埋伏那樣,可以凝造特定氣分,但無法系統化成 一種樂曲氣份的起承轉合控制。 ) 古代中國的合奏,看似很多樂器,但實際上是不同樂器一起演出同一旋律產生 的和諧。(河蟹??XD) 而西方的合奏是不同樂器,演奏不同的旋律線巧妙的融合起來。這跟政治文化的 發展是蠻像的,所以我覺得如果中國發展出對位、和聲學,也就是允許樂曲中有 複數旋律線平等運行,但又能和諧融合,那..會花腦筋到這上面去,政治文化上 應該也比較接近西方那樣,可能團隊有強烈的內部競爭,但是對外會融合為一體 ,較不會出現中國傳統上禍國殃民的黨爭(不然就是河蟹)。 -- 半夜在教堂亂彈管風琴會發生恐怖的事..http://youtu.be/u88ofB9-B7o
歡迎來到獵音館,對初心者友善、擁有無窮創作能量的網路 音樂社群:http://revo-create.com/forumdisplay.php?fid=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77.60 ※ 編輯: mgdesigner 來自: 123.195.177.60 (04/13 05:28) ※ 編輯: mgdesigner 來自: 123.195.177.60 (04/13 05:30)
文章代碼(AID): #1Bmuyzyi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muyzyi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