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破除MDI優勢的迷思~beta1

看板DirectSales作者 (相逢自是有緣)時間21年前 (2002/11/09 08:4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引述《lukunyen (kun)》之銘言: : ※ 引述《lukunyen (kun)》之銘言: : : 我想請一個問題 : : 做MDI的人所賺的錢 : : 到底是從拉下線賺的多還是從自己本身所賣的東西賺的多呢??? : : 或是從下線所賣的東西所累積的佣金多呢?? : : 比例是多少呢?? : : 各個時期有各種不同的比例吧!!那分別又是多少呢??? : : 說MDI很好的人說說看吧?? : 為什麼沒有人理這篇文章呢??? : 是不是其中都是關鍵的問題啊!!! : 是不是透過這些問題MDI的對與錯就一目了然了啊?? 我想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很有空 所以不一定24小時內都能回文吧 拉下線賺不到錢 在吸收人才入會時的會費1200元並沒有任何獎金 除非夥伴購買產品銷售或是消費 除非夥伴購買產品銷售或是消費 且要累積一定積分與平衡 所以這是兼含推薦與銷售的業績 也就是說如果銷售產品 也可能會請他入會順便讓消費者自己累積積分 當然也有純粹銷售的模式 因為m公司有零售獎金 純粹銷售的模式比例有多少並不清楚 但是根據公平會的解釋 若是無法明顯區分銷售與推薦獎金時 而是兼含推薦與銷售2種獎金以及與組織累積的業績積分時 分辨是否合乎規定主要看產品是否有合理市價 而這點m公司並無問題 消費聯盟型公司與傳統公司不同在於 銷售與推薦是合而為一 例如美xx公司也是如此 標榜消費者就是經營者 經營者就是消費者的複權行銷模式 如果有完整且合法的退貨規定 消費者的權益就受到保障 絕大多數的組織行銷在高收入時都是因為發展的組織業績越來越大 而可以領取到更高的獎金 所以初期時零售與兼含零售和推薦的個人業務比例會比較重 組織成長後組織業績佔個人獎金比例也會越來越提高 : 我所看到的我的同學、我的好朋友 : 加入MDI後很少很少是在買產品的 : 跟安麗等的知名國際及的大公司完全不同 : 天天打電話找下線、拉人頭 賣產品也必須打電話找人的 行銷必須不斷開發客戶 前幾天才有夥伴跟我提到 上星期六下午被一位朋友邀約 去聽一場有關企業轉型的演講 去了後才發現 是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安x某體系辦的表揚大會 與所謂企業轉型完全無關 另一個夥伴則也是上星期六晚上被邀約聽一場有關投資理財的課程 去了後才發現是在安x公司某會場一位醫生主講有關富爸爸窮爸爸第六集的相關演講 然後提到未來最有機會就是多層次的模式 也介紹認識了許多高階領導人 也不斷被所謂溝通 我無意作任何評論 只是真的覺得很多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論定或是比較 這兩個夥伴並沒有不悅 只是問我安x公司的模式似乎更不曝光喔 可以拿來效法嗎? 我能理解發展組織都需要不斷開發 以及在不欺騙的原則上引人入勝 我被邀約過20家公司以上 幾乎都大同小異 我做過一家傳統的保險公司 當時也是天天打電話給陌生市場開發或是朋友 好東西與人分享 這應該是很自然的事 我認為如果邀約時說明清楚可能會跟他分享一個機會 或是用比較婉轉的方式私下找機會慢慢聊一些人生方向 都不會是被視為惡意的行為 但是不該用欺騙的方式是因為會讓自己及公司信用受損 也不容易談成功 但是不斷努力開發打電話 不該被視為是不當行為吧? : 主要的業積九成以上是來自的親朋好友 : 說一大堆天花亂墜的話 : 就是要你加入啦 緣固的方式是由於有自己原來的人脈在 所以若是自己相信產品與公司 當然也會分享給週遭的人 就像自己開了一家茶店或是服飾店 一定也會找朋友共襄盛舉一樣 許多的商業機會都是如此開發出來的 包括 保險 股票經記 政治 傳統的商業生意 等等 所以培養人脈是很重要的事 當然也必須慎選公司 否則也會讓自己信用與人脈受損 但是與好朋友一起共同闖蕩 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1.48.196 ※ 編輯: nutrition 來自: 61.221.48.196 (11/09 08:44)

推 140.128.137.1 11/09, , 1F
聽你之言,你還沒被我們體系約過吧.....
推 140.128.137.1 11/09, 1F
文章代碼(AID): #zp5fiK5 (DirectSale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zp5fiK5 (DirectS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