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推薦現在玩PS3 50吋電視

看板Digitalhome作者 (daniel)時間10年前 (2014/04/29 13:21), 編輯推噓6(6052)
留言5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KenBlock (布蘭可)》之銘言: : 請推薦現在玩PS3的50吋電視 : 唯一的需求只有不lag就好 (按下按鍵半秒後人才動這種) : 有3D的更好 : 主要最常會用來玩PS3 的GT6 : 有稍微爬一下文 : 但是以前的電視又與新出的有些差異 : 像網路上有說Visio新出的關不到倍頻功能會造成玩game時運算過長delay : 可是舊型的50吋visio跑了好幾家黃色鬼屋又說沒賣了 : 請大家推薦一些最近買得到好用的電視 以小弟我本人的經歷(家中兩台電視,台松50st60w,SONY 55W900A) 如果要無延遲,請買SONY,小弟我當初就是被推文說電漿不會延遲的網友誤導,才先 買了電漿,有關延遲的國外評測,請參考此網頁,http://ppt.cc/DrGQ 國際牌去年2013年的電漿因為處裡晶片改成聯發科,導致intput lag問題相當嚴重,小弟 拿來玩實況野球及野球魂,簡直是慘不忍睹(已開遊戲模式,一開始忘記開的時候更傻眼 ,延遲到不可思議),會說這個型號的電漿玩實況野球或野球魂無延遲的,我可以很大膽 的說,你絕對是沒有把遊戲預設的擊球自動瞄準關閉(這功能是自從LCD普及以後,K社的 遊戲預設就變開了,之前PS2時代的時候預設都是關。)他會在你擊球的瞬間做少許自動瞄 準,所以你才會覺得沒感覺。 小弟建議想買電漿,又要無延遲的朋友,要買42st30w的型號,這台的延遲才真的是無延 遲(18ms,跟SONY 55W900A相同) 後來因為台松50延遲的問題小弟實在是無法接受,後來過年時做了一些功課(這時我才找 到國外的評測網),又剛好當時 55W900A降價,全國電子5年保只要63000元,二話不說直 接刷卡買回家,當初測試時也是忘了開遊戲模式,當時也是失望,但是過了10分鐘以後我 發現遊戲模式沒開,立馬打開,再繼續PLAY,頓時我覺得心情大好,延遲幾乎消失,這就 是我要的感覺(小弟從CRT,PS2時代就一直玩實況野球和全民高爾夫,當時的無延遲真的 是 爽。) 其實要測延遲很簡單,請你馬上去買一張2手便宜的全民高爾夫5,大概200元,打個一、 兩 桿就知道了,無延遲的話,你的擊球力道和方向,按哪就停在哪(55W900A就是如此),但 是 台松50st60w,就是有非常明顯的延遲。 以上心得是小弟我同時擁有上述兩台型號的電視,並同時比較的結果,絕對經得起電漿派 台松50st60w說無延遲的挑戰(台松電漿要無延遲,請買"非"聯發科晶片的),目前家中兩 台電視,台松變成老婆再看高畫質韓劇用,SONY變成了我打電動專用了。 順道說,現在65W850A也降價了(全國電子可以做90000元,又可以刷卡,讓我很心動),如 果版上有版友對我的台松50st60w有興趣的,可以站內信找我談喔,我想要賣掉換65w850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155.13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igitalhome/M.1398748888.A.1A6.html

04/30 01:47, , 1F
2012年ST50W的Input Lag是16ms,在此之前電漿時常名列前茅
04/30 01:47, 1F

04/30 01:50, , 2F
,只是到了2013年液晶的電視機在演算晶片強化,而電漿卻在
04/30 01:50, 2F

04/30 01:52, , 3F
顯示晶片減低成本,造成整個局勢扭轉,使得日系電漿之末
04/30 01:52, 3F

04/30 01:54, , 4F
畫下小遺憾,也證實螢幕顯示型態固然重要,但各家顯示晶片
04/30 01:54, 4F

04/30 01:56, , 5F
用的如何也有差,日規的Toshiba與Sony都有在此琢磨提升。
04/30 01:56, 5F

04/30 14:31, , 6F
買美規ZT及VT就行,可惜保固頂多二年.
04/30 14:31, 6F


05/06 10:33, , 8F
電漿的Input Lag 一直都只是普通而已
05/06 10:33, 8F

05/06 10:34, , 9F
前面有一缸子Input Lag優秀許多的液晶
05/06 10:34, 9F

05/07 06:18, , 10F
我知道液晶有為了電玩的電競級顯示器,這有在玩遊戲,特別
05/07 06:18, 10F

05/07 06:24, , 11F
是LCD板的PC Game玩家更會注意,不過電競級的液晶也只用在
05/07 06:24, 11F

05/07 06:27, , 12F
27吋小尺寸近距離的顯示型態。
05/07 06:27, 12F

05/07 06:30, , 13F
而大尺吋的電視機是TV Game玩家的市場,有家庭聚在一起的
05/07 06:30, 13F

05/07 06:32, , 14F
同樂性,同一畫面多人打電玩,市場方向是兩個電玩族群。
05/07 06:32, 14F

05/07 06:37, , 15F
當然,要說電競級的液晶顯示器快於電漿,也早不是新聞了。
05/07 06:37, 15F

05/07 06:44, , 16F
但也別忘了這裡是家庭為主的電視機討論板,大尺寸與大尺寸
05/07 06:44, 16F

05/07 06:46, , 17F
相比才會公平,不過近來大尺寸液晶的電視機也很強了。
05/07 06:46, 17F

05/07 09:54, , 18F
database裡面早已經有許多的大尺吋液晶比電漿的
05/07 09:54, 18F

05/07 09:55, , 19F
input lag要優秀了
05/07 09:55, 19F

05/07 09:57, , 20F
而且 沒有一台電漿的 input lag 是 "Excellent" 等級
05/07 09:57, 20F

05/07 10:04, , 21F
像裡面ASUS VH226H這台 不過台幣六七千塊 只是一般價位
05/07 10:04, 21F

05/07 10:05, , 22F
的液晶 也不是什麼"電競級"的液晶 就硬是可以做到10ms
05/07 10:05, 22F

05/08 05:50, , 23F
基本上液晶當初會有Input Lag問題,出在120hz動態補償技術
05/08 05:50, 23F

05/08 05:50, , 24F
不佳造成按鍵輸入與畫面不一致,所以可以看到小尺寸的清單
05/08 05:50, 24F

05/08 05:50, , 25F
幾乎是單純的60hz無動態補償,無動態補償自然Input Lag的
05/08 05:50, 25F

05/08 05:51, , 26F
影響低,但相對殘影就很明顯,過去有些玩家會刻意選較便宜
05/08 05:51, 26F

05/08 05:51, , 27F
的60hz來避免Input Lag。
05/08 05:51, 27F

05/08 05:52, , 28F
如果要因此說低價液晶也能低Input Lag,代價是用低動態與
05/08 05:52, 28F

05/08 05:52, , 29F
低色彩來換,且就算大與小尺吋液晶同為60hz,但Input Lag
05/08 05:52, 29F

05/08 05:53, , 30F
時間也有差,小尺吋就是會比較快。
05/08 05:53, 30F

05/08 05:54, , 31F
後來很多玩家發現殘影會影響遊戲的動態射擊視差,廠商才在
05/08 05:54, 31F

05/08 05:54, , 32F
小尺吋推120hz電競模式顯示器,改善殘影且避免Input Lag。
05/08 05:54, 32F

05/08 05:55, , 33F
而大尺吋120hz的液晶電視機也是到去年才大量突破窘境。
05/08 05:55, 33F

05/08 05:55, , 34F
所以,我才說電視機方面,電漿Input Lag在2012年仍是很快
05/08 05:55, 34F

05/08 05:55, , 35F
,不過在去年多了一個測試方式,這個測試方式時間普遍走高
05/08 05:55, 35F

05/08 05:56, , 36F
,而電漿又走高更多,以往電漿Input Lag相較於大尺吋液晶
05/08 05:56, 36F

05/08 05:56, , 37F
快的優勢又有另一解讀,這還不提去年一些電漿因節省成本
05/08 05:56, 37F

05/08 05:57, , 38F
使用了MTK晶片造成去年一些電漿Input Lag數字高得可怕。
05/08 05:57, 38F

05/08 05:57, , 39F
原PO的連結也提了,新的評測方式對電漿閃爍發光的顯示原理
05/08 05:57, 39F

05/08 05:58, , 40F
非常嚴厲且不利的,不過連結中也提到新的評測方式下在同樣
05/08 05:58, 40F

05/08 06:03, , 41F
InputLag秒數的液晶與電漿相比,電漿的遊戲操縱手感與畫面
05/08 06:03, 41F

05/08 06:03, , 42F
的滑順感依然優於該台同秒數的液晶,所以從去年開始國外的
05/08 06:03, 42F

05/08 06:04, , 43F
評測依然有Camera與Leo Bodnar,兩種評測方式供參考。
05/08 06:04, 43F

05/08 09:42, , 44F
問題是"電漿是打電動首選"根本就不是正確的
05/08 09:42, 44F

05/08 09:43, , 45F
沒有自己判斷只相信盲目推薦, 就是花錢當學費
05/08 09:43, 45F

05/08 09:45, , 46F
電漿技術早已走到極限, pioneer也是早就發現這點才退出
05/08 09:45, 46F

05/08 09:47, , 47F
電漿的閃爍發光, 在4K根本就很難再發展下去
05/08 09:47, 47F

05/08 09:48, , 48F
你說的小尺寸比較快, 是因為小尺寸早期都是PC用的
05/08 09:48, 48F

05/08 09:48, , 49F
沒有視訊盒, 所以 input lag 才會比較少
05/08 09:48, 49F

05/08 09:50, , 50F
只要視訊盒晶片設計不要太差
05/08 09:50, 50F

05/08 09:50, , 51F
液晶的input lag根本就不是問題
05/08 09:50, 51F

05/08 09:51, , 52F
跟面板尺寸大小根本無關
05/08 09:51, 52F

05/08 09:53, , 53F
之前我做面板驅動硬體時就做過實驗了
05/08 09:53, 53F

05/08 09:56, , 54F
跳過設計不良的視訊盒, 直接用我自己寫的硬體驅動
05/08 09:56, 54F

05/08 09:58, , 55F
結果input lag明顯的大尺吋液晶
05/08 09:58, 55F

05/08 09:58, , 56F
改善到手感幾乎與CRT一樣
05/08 09:58, 56F

05/08 10:02, , 57F
這還是將近十年前的事了
05/08 10:02, 57F

05/08 10:03, , 58F
"液晶天生input lag就不好"這句話基本上完全錯誤
05/08 10:03, 58F
文章代碼(AID): #1JNpRO6c (Digitalhome)
文章代碼(AID): #1JNpRO6c (Digital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