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46-50吋液晶or電漿(看第四台用而已)轉台快

看板Digitalhome作者 (腦袋決定一切)時間15年前 (2009/03/19 07:58), 編輯推噓2(206)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價格貴不貴 以同一款機種來看 你可以找實體店面一般較貴或較多出現的牌價打九折後來比較 大概就是划算的價格了 經驗上是這樣 ※ 引述《dooca (什麼身分都一樣 一樣很愛)》之銘言: : 首先先感謝各位不吝指教 : 讓我這個門外漢迅速的從各方的關鍵字search並且了解 : 目前有大大推薦42PX80T : 我也跑去大賣場看了一下 : 感覺真的不錯 : 價錢也感覺蠻合理的 : 35900延長全保固兩年加2800 : 但是看到有人推薦某個網路賣家 : (怕有廣告嫌疑就不貼出來了) : 3/16之後到府安裝是31200 可能不想開發票吧 如果是個人實體影音店 有可能會因為不開發票可以開價比一般打折後的低 有聽說過這樣子的 當然這就是在逃漏稅囉 或是想偷偷銷掉展市機 對不瞭解的消費者矇混過去 所以開低於市價行情的也有可能吧 我是這樣猜想.... 還有報的價有含刷卡也是這樣嗎? : 也太令人心動了吧!!!!!! : 遺憾的是回到家和母親回報 : 她仍然中意46以上的機型 : 甚至還是覺得液晶是不是比較好||| : 無奈之下我只有兩個方案 請各位指教一下 : 1.松下50吋電漿電視 TH-50PZ85T 50吋Full HD : 我查過 松下接下來的規格就跳到五十吋了(其實也是很嗨齁) : 該網路賣家的價格為74500 : 請問大家這個價位OK嗎? : 五十吋對我們家的客廳(長約2.5到3公尺)值得買嗎? 這個距離50型電漿看電影爽度不錯 XD 且對老人家看一般電視字幕方便不傷眼 不過如果是液晶52型就要斟酌了 因為液晶電視比較亮 大畫面又近距離 對老人家眼睛比較容易疲勞 不耐久看 還有有的人不喜歡近距離畫面很大的有壓迫感 老一輩長輩有可能不喜歡畫面太大 他們不習慣把電視當成電影院在看 XD 年輕一輩比較能接受近距離看大螢幕 也許媽媽喜歡46型也有這個原因 這部份要看個人了 沒有一定論調 就看家裡父母喜好吧 其實2.5到3公尺 42型就夠用了 如果老人家不喜歡大畫面有壓迫感的話 可以選42到52的都讓老人家看一下 看喜歡哪個畫面大小後 再來決定要挑電漿還是液晶 (不過目前市面上電漿沒有46型就是了) : 這款機型大家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批評? 這台畫面很棒 如果你預算不夠買pioneer kuro機種的話 這台蠻不錯的 XD (因為在電漿裡那系列的更讚) 要說缺點就是耗電量 不要說和液晶比 這台就算在電漿裡都很耗電 電量蠻高的 比上面提到的kuro 60型的還耗電 : 家電展會有比這個更誘人的機款或價格嗎? : 2.46吋液晶電視(目前較屬意SONY) : 之前要概述過需要的情形 : 不外乎看"看第四台"而已 : 幾乎不要其他功能 : DVD偶一為之這樣 : 主要是耐用 爸媽看得舒服有可以看很久 要眼睛看的舒服和耐久的話 找電漿比較好 因為液晶比較不符合這個需求 液晶的亮度比較不耐久看 當然你可以把電視亮度調低 不過液晶電視有個毛病 就是亮度降低後畫面的層次感就差了 要耐久看、看第四台一看一兩個小時以上 畫面要比較細緻輪廓更清楚的 還是要電漿 : (他們應該也不會很要求畫質 看得清楚就好) : 我自己額外加了個"轉台不要太慢" : 我之前用過別人家的 慢到快抓狂了 : 想請問這樣的功能要求 : 有什麼推薦的46吋款嗎? 轉台速度有的人說慢有的人說還可以接受 可能因人而異 我覺得直接在賣場實際操作看看最準 誰願意借你們遙控器用用看就跟他買 XD : 爬文看到大家比較推薦SONY 或 LG : 好像轉台畫質什麼的比較好 : 好像各有千秋?可否請大家指教一下 : 有沒有比較推薦的機型阿? : 這部分我還是很菜 : 看到什麼V阿W阿S什麼的 : 沒有看到相關的精華文章不太懂這些的差別 : 如果真的一定要購買SONY46吋(母命難違)的機型 : 可否請大家推薦 : 功能無須太多 : 只要爸媽看得開心就好 : 對我爸媽而言 : 即使買了之iphone給他們 : 他們也只會拿來打電話接電話 : 再多都是浪費阿阿阿 : 液晶和電漿 : 如果是針對普通電視的運用(收看台灣電視第四台頻道) : 究竟是電漿好還是液晶好呢? 電漿 只要說到畫面 電漿優於液晶 不管你的訊源是高解析的藍光片 還是低解析的第四台都是 電漿的色階多半16 bit起跳 液晶電視的色階目前市面上最多就是10 bit 所以看藍光片電漿表現會比液晶色彩更飽和且舒適 看第四台不論線條清晰度或亮度 電漿的舒適感也會優於液晶 尤其眼睛對畫面比較敏感的人 老人家、或近視深的、小孩這些人 電漿比較適合 : 這兩者究竟是誰比較耐用呢 : (如果拿松下電漿和SONY液晶比較的話) 很難說 其實薄型電視壽命應該大同小異 說六萬小時還是十萬小時指的都只是面板的壽命 不是全機壽命 而且是估測值 壽命長不長有時還要看散熱做的好不好 很難說吧 不過看六七年應該都算正常 而且到那個時候市面上電視規格應該有段差距了 電視若沒壞你可能也會想換電視了 所以買薄型電視不要當傳統電視買想一看十幾二十年的 XD : 問題很雜很多 : 麻煩請厲害的大家為我指教指教了!! : 謝謝大家 我建議電漿 因為你是要給父母看 一般長輩眼睛是屬於比較敏感的類型 所以挑電視要找亮度比較不是那麼亮的比較好 電漿可以在低亮度情況下顏色層次感還很夠 但液晶亮度調低後就沒那麼亮麗搶眼了 另外電漿的畫質看第四台也比液晶優 還有液晶有殘影 有的人看久會覺得暈暈的 因為會看到畫面人物輪廓不時的有糊掉現象 但是電漿不容易有這種現象 因為反應速率夠快 比液晶快很多 至少上百倍 液晶要找120Hz的機種才會比較沒有這個問題 所以買40以上的液晶時 盡量避開60Hz的機種 (不過我發現其實在低亮度情況下,120Hz的殘影還是會變明顯的,不知道為什麼) 不過sony 40v4000和40w4000都是60Hz 要挑40x4000才有120Hz 那個價位就貴了 那個價位再貼一點錢可以去買pioneer電漿pdp-428xg了 畫面和性能比sony 40x4000好很多 所以如果可以買到40x4000 個人覺得乾脆買pdp-428xg XD sony會被老一輩人 甚至台灣的社會大眾所廣泛接受 是因為國人喜歡較鮮艷顏色的畫面 口味看慣了 所以sony很深植於台灣市場 媽媽一開始就想找sony不是沒有原因的 另外尺寸上是要注意的事 個人建議42型就好 2.5到3米42的夠用 可以先到賣場要老人家站在46或50的電視前假想一下 如果要「看一個小時」的46或50型習不習慣 (很多人都忘記在賣場只是看兩三分鐘,和看一兩個小時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習慣的話尺寸再換大 不然找42或40的就可以了 賣場的銷售員有時候建議客人的尺寸會報大 因為同廠牌的機種尺寸越大越貴 XD : ※ 引述《dooca (什麼身分都一樣 一樣很愛)》之銘言: : : 要趁最近家電展幫家裡汰換閃閃閃閃不停的CRT : : 爬完精華區如果決定買50吋以下好像是比較建議液晶 : : 所以決定購買一台液晶電視 : : 主要看電視的就是爸媽 : : 不外乎看第四台 (新聞台、娛樂台、電影台) : : 一年看DVD不會超過十次吧 : : 也很少接遊戲來玩 : : 所以不會有追求卓越畫質的問題 : : 主要希望: : : 1.價格不要太貴(但為了耐用好品質也不會要一昧的壓制價錢) : : 2.轉台不要太慢(有用過別人家的真的是天殺慢我會瘋掉) : : 3.不論是採光好的大白天或昏暗的客廳看第四台都能盡量清楚 : : 4.耐用 保固好 保固內有問題不會還要花大錢修理 : : 5.牌子要大 家人要聽過她們放心(sony lg panasonic sharp samsung等等) : : 想請問推薦的牌子、型號、以及大約的價格 : : 我們家人與電視的距離大約2.5到3公尺 : : 請問選擇46或50吋是合宜的嗎? : : 可否請各位建議一下 : : 還有想請問 : : 去家電展真的會比較便宜嗎? : : 還是說去BEST或黃色鬼屋之類的,甚至是COSTCO反而還比較好? : : 已經買了家電展的票了橫豎都會去看看 : : 但是自己還是學生很怕當天到那裏被騙得落花流水 : : 要替家裡省錢 所以幫家裡認真研究一下 : : 把錢花在刀口上 : : 麻煩各位指教一下了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58.183

03/19 11:55, , 1F
同意 我之前也研究過 電漿真的比較好
03/19 11:55, 1F

03/19 11:56, , 2F
本來要買Pioneer, 但是後來看到42S19 SAMPO的價錢......
03/19 11:56, 2F

03/19 11:57, , 3F
還是買聲寶..一台PIONEER可買三台SAMPO電漿電視!!!
03/19 11:57, 3F

03/20 04:57, , 4F
聲寶的看起來人物線條輪廓比較粗,顏色的漸層和亮暗度的比例
03/20 04:57, 4F

03/20 04:58, , 5F
比較不自然,我看過給我的感覺是這樣....不過看第四台很夠了
03/20 04:58, 5F

03/20 04:58, , 6F
,c/p值不錯.....
03/20 04:58, 6F

03/23 19:07, , 7F
A650
03/23 19:07, 7F

12/03 15:22, , 8F
挖 很詳細 !! 謝謝
12/03 15:22, 8F
文章代碼(AID): #19mOgF0L (Digitalhom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mOgF0L (Digital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