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請問清掃用具要怎麼收納?

看板DailyArticle作者 (Ellina)時間15年前 (2009/07/25 17:40),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每個家可能狀況不太相同, 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家的收納方式。 圖文方便閱讀版:http://www.wretch.cc/blog/Ellina/12777281 維持家裡整齊乾淨,關鍵在於清潔用品, 家裡面空間不同,所需要的清潔用品也不同, 加上歐巴桑總是會有的清潔用品控性格,家裡便充斥著琳瑯滿目的清掃用品。 收納這些清掃用品變成一個很大的課題。 台灣的房子不像國外房子在建造時候會有一個儲藏間, 可以讓清掃用品們有一個專屬的棲身之處, 因此只能利用家裡面僅剩的小空間來收納整理囉。 擺在太顯眼的地方,感覺破壞家裡的美觀; 擺在太隱密難以取得的地方,就會懶惰打掃。 (矛盾性格又在作祟了┐(─_─)┌) 放在陽台風吹日曬雨淋,雖然通風,器具很容易壞掉, 放在不通風的地方,怕拖把這一類的用具,會變真菌溫床"百菇園"。 唉唷~所以要好好的計劃才是。 後來發現小艾家廚房旁邊,放置洗衣機的工作陽台(小陽台)是個不錯的地點, 小陽台的牆邊有一條管路,紗門無法推到底, 紗門與牆面就變成一個荒廢的小三角空間。 本來想要買"夾式"的收納器,但是考量所擁有的清掃用品之多, 加上牆面有限(僅90cm寬),使得器具無法一字排開, 於是改用便宜經濟的耐重掛鉤, 我採納的方式是: 每個掛鉤都懸掛一項主要的用具(較重的), 此外搭配上一兩個重量較輕便的用具。 最後稍微把用具長短分類一下,以方便取放為主,就可以完成收納唷。 放置於工作陽台(小陽台) 的用品區的品項有: 1。普通掃把 2。普通畚箕  (因為家裡有電動掃地機的緣故,畚箕很少使用,    我把畚箕放在牆角,將握把的部份靠牆,再垃圾桶放在上方。   感覺不會佔很多地板的面積。) 3。普通垃圾桶 4。好神拖  (這邊通風,又不會風吹日曬雨淋,是擺放拖把的好位置。) 5。膠棉拖把 6。滾筒掃把 7。浴室刷 8。威拂撢(短毛) 9。無塵氏奇拂撢(中長毛) 10。玻璃刮水器 11。地板刮水器   (這項並沒有懸掛起來,我將他倚靠著橘色的管路線擺放,    紅色的柄跟管路顏色類似,就像隱身術不容易發現) 其他有幾項沒有放置在小陽台的品項的收納與考量: 11。電動掃地機   (經常使用,重量較重,不耐摔(怕耐重掛鉤脫落),    所以沒有把它懸掛起來,放於室內。) 12。3M滾筒(玄關鞋櫃抽屜中,外出時清潔衣服上的貓毛用。) 13。一般水桶   (放在浴室浴缸旁邊,洗澡時,水還沒有熱的時候,    可以把冷水盛起來以便澆花用。) 14。好神拖水桶(浴室洗手檯下方,因為寬度剛剛好。) 以上跟您分享我們家的收納方式^^~ 也希望您趕快找到清掃用品的家唷。 ※ 引述《wolfS (wolf)》之銘言: : 最近搬了家,從小小的套房換到了有3房2廳的大房子(臥室*2,書房*1,衛浴*1,廚房*1) : 結果就是逛賣場時不知不覺買了一堆推薦的清潔用具...... : 東西有: : 3M魔布拖把 *1 (魔布就有3塊清不一樣的地板) : 不沾塵掃把 *1 : 普通掃把+畚箕,水桶 *各1 : 掃角落的小撢子 *1 (就是小7店員清貨架那種黃色的撢子) : 刷地的刷子 *1 : 吸塵器 *1 : 除了吸塵器外的東西,光看就很頭痛要把它們收在那裡= =a : 目前暫時集中在還沒使用的廚房裡,等廚房開始使用了,還真不知道要丟哪> < : 不打算放在陽台,總覺得在開放式的陽台的日曬雨淋下東西會壞很快 : 在Y拍有看過放清潔用具的櫃子,可是我也不知道櫃子要放哪啊....不能擺書房吧@@ : 想麻煩板上的高手們給些建議,要怎麼收這堆東西才好 : 謝謝大家的幫忙!!! -- 拉拉雜雜 我的生活 http://www.wretch.cc/blog/Ellin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3.50.160

07/27 13:13, , 1F
看完決定等一下就要去10元商店血拚 不過掛鉤真的有
07/27 13:13, 1F

07/27 13:14, , 2F
那麼強力嗎? 還是要用什麼補強的方式呢?
07/27 13:14, 2F

07/27 15:11, , 3F
我都直接用耶,牆面要擦乾淨是真的,這個掛鉤我媽咪在
07/27 15:11, 3F

07/27 15:11, , 4F
新加坡買兩個要120台幣,10店的掛勾就這個最好用,
07/27 15:11, 4F

07/27 15:13, , 5F
小狗掛鉤我已經用好幾年,偶爾一兩個瑕疵外整體很不錯
07/27 15:13, 5F
文章代碼(AID): #1AQjC3f2 (DailyArticle)
文章代碼(AID): #1AQjC3f2 (Daily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