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 M43鏡皇 P家12-35mm v.s. O家12-40mm

看板DSLR作者 (子辰)時間8年前 (2015/11/28 12:30), 編輯推噓14(14047)
留言61則, 2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各位板大你們好: 小弟是O家e-m5 Mark II 的初學者 不過現在有機會去日本 想要順便帶一下鏡皇回來 1.想請教一下有玩過這兩種鏡頭的心得 2.另外也分享一下照片,提供給想入想 入手e-m5 Mark II的人參考也希望大家 能給予一些指教,感謝. 1.里斯本小巷弄: http://imgur.com/RH2KONs
2.波圖市政廳: http://imgur.com/GU1wIOJ
3.阿爾罕布拉宮一角 http://imgur.com/s83lbyu
4.台南某咖啡店 http://imgur.com/oxrKERf
5.葡萄牙世界最美書店 http://imgur.com/RJkGSf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23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448685029.A.A09.html

11/28 12:35, , 1F
12-40好用,畫質好放大率佳手動對焦方便還多一個Fn
11/28 12:35, 1F

11/28 12:35, , 2F
如果放在EM5II上可能要加手把比較好拿
11/28 12:35, 2F

11/28 12:38, , 3F
沒手把1235 有手把1240 不過需要近拍的話=1240
11/28 12:38, 3F

11/28 12:59, , 4F
台灣買買就好啦
11/28 12:59, 4F

11/28 13:01, , 5F
都玩過,建議改買LX100玩雙機流
11/28 13:01, 5F

11/28 13:03, , 6F
12-40日本和台灣價錢差6000
11/28 13:03, 6F

11/28 13:19, , 7F
差六千是公司貨吧 臺灣買平輸價錢不會差太多
11/28 13:19, 7F

11/28 13:19, , 8F
還多店保一年 日本自己買回啥保固都沒
11/28 13:19, 8F

11/28 13:34, , 9F
o家的東西不要去日本買比較好…
11/28 13:34, 9F

11/28 13:38, , 10F
看到問這兩管都會想到404巨鏡論
11/28 13:38, 10F

11/28 13:40, , 11F
1240還多了微距功能,相當好用。
11/28 13:40, 11F

11/28 16:35, , 12F
推O
11/28 16:35, 12F

11/28 17:54, , 13F
別想了,O家配O鏡吧,配P等於放棄一推附加功能
11/28 17:54, 13F

11/28 20:06, , 14F
12-40 真的很棒 質感超好 但我是配EM1 比重比較好
11/28 20:06, 14F

11/28 21:33, , 15F
m43還搞那麼大管沒意義 lx100就夠了 換大頭不如換小機
11/28 21:33, 15F

11/28 22:01, , 16F
老實說 LX100真的是最佳解了 M43不適合輸出10*12以上
11/28 22:01, 16F

11/28 22:03, , 17F
真要輸出 入門全幅如A7kit都好的多 不必要強搾畫質
11/28 22:03, 17F

11/28 23:59, , 18F
與此相比 P家的14-42II畫質之好 價格之便宜 不可思議
11/28 23:59, 18F

11/29 16:41, , 19F
E-M5m2 1240PRO 玩家+1,加手把後,這組合超棒
11/29 16:41, 19F

11/29 16:54, , 20F
我最後選12-35的原因很明確就是在畫質差不多下
11/29 16:54, 20F

11/29 16:56, , 21F
體積小一點重量輕一點再低調一點 當然還是看你個人需求啦
11/29 16:56, 21F

11/30 08:57, , 22F
常看這一版真的只要有人問M43就一定會看到比不上全幅
11/30 08:57, 22F

11/30 09:31, , 23F
畫質比不上全幅有甚麼好疑問? m43的優勢是體積和畫質的平衡
11/30 09:31, 23F

11/30 09:31, , 24F
但如果遇m43還要搞得大大一管,那他的優勢跑去哪裡?
11/30 09:31, 24F

11/30 11:46, , 25F
同焦段光圈下,M4/3的大大一管還是遠比FF小太多了啦...
11/30 11:46, 25F

11/30 13:23, , 26F
你的平衡點跟別人的平衡點可能不一樣...
11/30 13:23, 26F

11/30 15:49, , 27F
我的平衡點就是像 pana LX100這麼簡單
11/30 15:49, 27F

11/30 16:21, , 28F
我洗過10*15,沒什麼不可以的
11/30 16:21, 28F

11/30 20:28, , 29F
那也是極限了 既然廠商深知大部分人不會輸出12*16
11/30 20:28, 29F

11/30 20:32, , 30F
那有輸出需求的人就應該直接找放大率低一些的片幅
11/30 20:32, 30F

11/30 20:33, , 31F
其實現在問題很簡單 M43廠商絕不會承認自己的極限
11/30 20:33, 31F

11/30 20:37, , 32F
但懂得運用的人會在這個放大極限內拍到最多題材
11/30 20:37, 32F

11/30 20:44, , 33F
不能說是 M43 的極限;M43 要加個兩倍甚至四倍畫素
11/30 20:44, 33F

11/30 20:44, , 34F
我想還是做得到的。問題是這樣的相機太"專用"了,不
11/30 20:44, 34F

11/30 20:45, , 35F
符合市場需求。市場本來就是有特殊需求的人要不多付
11/30 20:45, 35F

11/30 20:45, , 36F
錢,要不自己想辦法...:P
11/30 20:45, 36F

11/30 21:20, , 37F
鏡頭會跟不上,尤其是體積和價格
11/30 21:20, 37F

11/30 23:01, , 38F
EM5m2開疊圖洗到12*16沒啥問題,鏡頭也沒什麼問題
11/30 23:01, 38F

11/30 23:02, , 39F
看你要不要接受而已,照片原始檔案去掉機身資訊
11/30 23:02, 39F

11/30 23:03, , 40F
拿去洗老闆也分不太出這大底還小底
11/30 23:03, 40F

11/30 23:04, , 41F
喔對了鏡頭也不必用到12-40,15/1.7就很夠用了
11/30 23:04, 41F

11/30 23:05, , 42F
其實試過就知道了,老APSC甚至FF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11/30 23:05, 42F

11/30 23:06, , 43F
換成電子性能更好的設備卻覺得有差,那是心病
11/30 23:06, 43F

11/30 23:27, , 44F
底片時代半格機就足以放大16*12 但展覽只能16*12實在
11/30 23:27, 44F

11/30 23:28, , 45F
太限縮。但,走到現在,半格機還是我最常運用的片幅
11/30 23:28, 45F

11/30 23:28, , 46F
為什麼?因為光學限制和體積,且最重要的是,我的展
11/30 23:28, 46F

11/30 23:29, , 47F
16*12就足以表達。現在的問題應該是人們為什麼要輸出
11/30 23:29, 47F

11/30 23:29, , 48F
16*12以上,跟M43已經沒啥關係
11/30 23:29, 48F

12/01 13:55, , 49F
恐怕沒有到為何要輸出那麼大的層次 而是廠商說大片好棒
12/01 13:55, 49F

12/01 14:55, , 50F
LX100解析度4000x3000,15cm觀看距離印300dpi是13.3"x10"
12/01 14:55, 50F

12/01 14:55, , 51F
30cm以上觀看距離,印個27"x20"都沒問題
12/01 14:55, 51F

12/01 18:10, , 52F
以樓上所提的標準來說,只有A7S有普及的必要,大部
12/01 18:10, 52F

12/01 18:10, , 53F
分135鏡也可以重新設計,不用追求線數了
12/01 18:10, 53F

12/01 18:49, , 54F
可惜當今的主流不是把照片印出來觀賞
12/01 18:49, 54F

12/01 21:23, , 55F
但問題是 一般人也不會想把原始檔丟網路 頂多放FHD
12/01 21:23, 55F

12/01 21:23, , 56F
結果就是 管你用什麼神兵拍 用螢幕看都只相當於4*6
12/01 21:23, 56F

12/01 21:24, , 57F
更別說一般螢幕都是6bit抖成8bit而已
12/01 21:24, 57F

12/02 04:49, , 58F
所以這正說明了對不出輸出的人來說,高畫素就是在
12/02 04:49, 58F

12/02 04:50, , 59F
自找麻煩;靠超採樣去彌補低畫素密度就可以做到的事
12/02 04:50, 59F

12/02 04:52, , 60F
增加後期的負擔,降低連拍的速度,只得到重新構圖
12/02 04:52, 60F

12/02 04:53, , 61F
的彈性。
12/02 04:53, 61F
文章代碼(AID): #1MMItbe9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