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近幾年的dc畫質是不是沒什麼進步?比較s95、g12 …

看板DC作者 (髒髒)時間13年前 (2011/07/30 11:25), 編輯推噓10(1004)
留言14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小弟不是高手,也不是專業人士,單純自己的一些感覺跟看法。 小弟用過好幾台DC,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富士F50fd, 現在偶爾還是會把它的照片點出來看,感覺跟你一樣, 若單純照片品質來說,確實進步很有限,甚至舊機種比較好, 現在很多機種愛標榜高畫素,高ISO,稍微有拍照基礎的,我想都會嘴角上揚, 尤其某間廠商機子一直出打自家機,硬體規格上卻沒有任何提升, 至於哪間,大家心照不宣了,說到硬體,那就是重點了。 所以小弟大膽推測,因早期的人工成本也比較便宜,各廠商負擔都較小, 加上沒有太多複雜的處理程式,所以可以把很大部分的成本都用在CCD上面, CCD尺寸的大小,影響到成像品質的非常大,這點應該很少人會反對, 光小弟之前的F50fd的CCD就有1/1.6"了,現在要大於1/2"的DC基本上都要破萬。 現在的CCD大多都是用可用畫素200~400萬的鏡頭下去做的而已, 不信的話照張12M縮到50%,跟6MP的100%比較一下,差異性並不會很大, 羊毛出在羊身上,那這些成本都跑哪去了,近年來什麼都漲,成本變貴了是原因之一, 高ISO,高畫素,HD錄影等等這些不是不用錢,寫的出好軟體,也要好的硬體配合, 否則跑不動一切都沒用,簡單來說,就是成本轉移了,高倍變焦,大廣角也是如此, 當廠商嘗試了新功能,市場接受度高,哪有那種有錢不去賺,維持舊架構的道理? 成像品質,很大多數的人都是可以接受就好,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放大放大在放大來看, 反而在高倍變焦,大廣角,防手震,DC雞叻大光圈,高畫質錄影,內建後製效果, 還有大大的一片LCD,等等的功效會比較重視,廠商只能取得一個平衡點, 照著大部分人的使用方式去製作,才有錢賺,至於要求畫質的人多半早就跳坑了。 還是那句,沒有最好的機子,只有適合自己的機子, 拿著單眼開全程Auto,怪它體機大,太重,拍的爛的人大有人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5.239.48

07/30 11:47, , 1F
大推F50fd,末代富士星芒機,iso開到800也還堪用~
07/30 11:47, 1F

07/30 11:50, , 2F
大多數消費者是愚蠢的,廠商只要愚弄這些人就夠了
07/30 11:50, 2F

07/30 12:23, , 3F
為什麼DC大光圈會雞肋@@?
07/30 12:23, 3F

07/30 12:28, , 4F
推~
07/30 12:28, 4F

07/30 13:19, , 5F
因為感光元件小吧 光圈大小的差異就縮小了
07/30 13:19, 5F

07/30 13:47, , 6F
感光元件小 光圈影響景深是不明顯 但是提高快門不變!
07/30 13:47, 6F

07/30 13:53, , 7F
這樣好啊 室內拍合照開大光圈都不用擔心有人糊掉
07/30 13:53, 7F

07/30 14:39, , 8F
請問像GF2這種迷你單眼的14mm定焦鏡是可以照多少畫素
07/30 14:39, 8F

07/30 14:40, , 9F
的鏡頭呢?好像鏡頭鏡片比一般單眼的鏡頭小,是嗎?
07/30 14:40, 9F

07/30 15:57, , 10F
提高快門很重要啊XD
07/30 15:57, 10F

07/30 17:25, , 11F
F50嘛...小弟也曾擁有過這台 現在回頭看也還是日光機
07/30 17:25, 11F

07/30 17:25, , 12F
我覺得這兩三年DC差比較多的是對陰天的表現
07/30 17:25, 12F

07/30 18:29, , 13F
白平衡的準確度差異不小
07/30 18:29, 13F

07/31 13:19, , 14F
s95不是aps的嗎?
07/31 13:19, 14F
文章代碼(AID): #1ECtctkF (DC)
文章代碼(AID): #1ECtctkF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