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改標題]中文教育

看板CultureShock作者 ( )時間16年前 (2008/07/14 00: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0 (看更多)
※ 引述《drama (Muse)》之銘言: : ※ 引述《salome (salome)》之銘言: : : 我也快要面對要在普遍不說中文的環境希望下一代能夠有基本中文能力的問題。 : : 其實在生小孩之前已經考慮了好幾年了, : : 目前的決定是除非小孩強力要求,絕對不送去中文學校。 : : (除了中文以外的能力也一樣,科學歷史音樂, : : 爸媽會的就不要特別去外面學...自己在家教到小孩超出我們的程度為止) : 我的想法和你相反 : 我認為不管我們自己可以把中文教得多好 : 小孩一定要去上中文學校,不管是一週一次或二週一次都可以 : 因為,孩子必須要有「說中文的同齡朋友」 : 否則,中文最後也只是變成一種工具 : 慢慢地他們會連對爸媽也不用中文 : 完完全全地「當地化」 : 既然如此,又何必教孩子說中文呢? : 如果沒有一起玩耍說同樣語言的朋友 : 那麼,爸媽在家自己教 : 和硬把孩子送去學才藝的情況其實是沒什麼差異的 這點我身邊有很多華裔的例子 有的家裡父母會強迫講中文 但是日常生活用不到的話 程度就跟我們不常用方言的人差不多 有個朋友住紐澤西 可能身邊華人不多的關係 從小媽媽跟她說中文 她都用英文回答 所以她中文聽力沒問題 要說卻很吃力 她媽媽還是中文學校的老師 很多華裔家庭也因為這樣 把孩子送到台灣或大陸當交換學生 至少體會一下中文的環境跟激發興趣 反而我遇過中文發音真的好的 一個是我偶而一次幫朋友帶的法國小孩 因為爸爸是高鐵工程師 所以舉家遷來台灣 白天老爸上班 老媽跑去附近大學學中文 孩子就送到福祿貝爾念書 英文不錯,只是帶點法國腔 偶而聽到他在玩的時候用到他在幼稚園學到的中文 如蝸牛那些的 因為從小學所以發音很好 另一個是法國妹 她父母離婚後老爸再娶了一個台灣繼母 所以她就跟著她七歲的弟弟還有三歲的妹妹學中文 雖然會的不多 但事發音就跟native speaker一樣 這是我少數認識的外國人裡面發音很好的 反而華裔講的中文都會帶點怪腔調 : 我一定會教唐詩宋詞等中國文學的精妙之處 : 因為我希望孩子學中文,並不是因為他是台灣人或什麼民族的問題 : 也不是因為中文的強勢或著多一種語言工具的優點 : 因為我們都很熱愛中華文化,熱愛其博大精深 :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有機會去接觸體認這樣悠久的歷史文化精髓 : 就像深諳歐美文學的人,碰到生活中的感動之事 : 或許心中就會出現某一段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 或者某本小說中膾炙人口的優美文句 : 讓孩子接觸這些,是為了讓他有更多機會產生感動 : 有更多方式可以去體驗人生 : 當我們看到歷史悠久的建築和文物的時候 : 我們會產生許多的景仰與感觸 : 而這些感動正因為我們懂得這些歷史文化才會出現 : 不然對一個毫無所知的人而言 : 一座金字塔,可能不過就是一堆石頭而已 同意 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了一種溝通工具 也多了一種與別人不同的思考方法 : : 其實我最擔心的是中文會帶來中文世界的壓迫。 : : 例如朱子治家格言這個東西,要教愛物惜物, : : 跟爸爸媽媽一起去院子裡種個菜就知道了, : : 番茄要長出來要先翻土施肥等上幾個月,沒事丟垃圾筒本來就是愚蠢的行為。 : : 何必要順便聽到什麼"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奴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 : : 這是什麼東西?爸爸媽媽會結婚難道是喜歡對方長相醜陋嗎? : : 我覺得中文教學,至少我小時候的環境,參雜了太多政治。 : : 並不是說小孩不能知道政治,而是這些無助於中文學習, : : 我希望能自己先篩選過一次,不要拿我小時候的教材套用, : : 讓語言從表達生活開始,給小孩去探索中文世界的鑰匙就好。 : : 要是真的學得喜歡,家裡書架上有一堆中文歷史系論文跟紅樓夢考證之類的書, : : 我跟小孩的爸爸都是從小就偷看所謂大人書長大的小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17.184
文章代碼(AID): #18UY__t- (CultureSh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UY__t-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