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從組織抗原推論閩南人及客家人,所謂「臺灣人」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友善國際)時間10年前 (2014/05/01 17: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討論 因為HLA是多變異及多樣化的基因系統,所以是研究族群關係很好的材料,HLA在不同族 群間所顯示的差異比別的基因系統還要明顯,且利用HLA的半套體研究時差異更顯著,所 以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族群關係的指標。許多半套體由特定的HLA基因構成而經過幾千年許 多世代的傳嫡而不改變,而且每個特定的半套體的分佈有其地域的限制。所以HLA半套體 在探討相近族群間的關係時是強而有力的基因標誌 (參考資料8)。利用家族的分析是研 究多個基因位上HLA半套體的分佈情形最好的方法,雖然過去有幾個有關臺灣HLA半套體 分佈的研究,都是經統計計算得到的,我們的報告是第一個用家族的分析得到「臺灣人 」HLA半套體分佈的情形而加以研究的。 A33-B58-DRB1*03是「臺灣人」最常見A-B-DR 3個基因位的半套體(6.3%),且完整的經過千年被保存下來,其相對的五個基因位半套體 是同頻率的A33-Cw10-B58-DRB1*03-DQB1*02 (6.3%)。慈濟臺灣骨髓登錄也和我們有相 似的結果(參考文獻7),他們經計算也發現A33-B58-DR17( 即DRB1*03 )半套體是「臺 灣人」最常見的半套體,佔閩南人7137人中5.5%,及客家人714人中5.10%。A33-B58-DR B1*03半套體也在東南亞(泰國華人7.1%,新加坡華人4.4%,參考文獻5)及北方亞洲人發 現(在烏魯木齊的漢人3.5%,蒙古的Khalha族3.4%、烏魯木齊的Uygur 1.8%、哥薩克人 1.8%、韓國人1.2%,參考文獻9、10),而同樣的5個基因位的半套體在泰人可以看到(泰 國人2.2%,Black Thai 2.8% ,參考文獻11)。另一有趣的所見是HLA-A,B 2個基因位的 半套體A33-B58在南方漢人(檢驗人數為138人,取自湖南及福建2省,參考文獻5)只有2. 4%,如再加上檢測DR基因位而成A-B-DR半套體時,因所得數目太小在11th IHW變成無意 義的數目。另一方面較早期的報告A33-B17( B58是屬於B17 )的半套體在南方漢人的頻率 (檢驗844人)是1.53%而南方少數民族(檢驗621人)的頻率為1.29%(參考文獻12)。在另一 個報告,A33-Cw10-B58在北方漢人發現(檢驗196人)為3.1% (參考文獻13),但這跟隨的 DR基因在東北亞洲人應該是DR13而不是在「臺灣人」的DR3,所以B58-DR3半套體的分佈 是明顯的集中在東南亞的族群(參考文獻8)。A33-Cw10-B58-DRB1*03-DQB1*02的3或5個基 因位的半套體雖然可在東亞或東南亞看到,但最高的頻率是在「臺灣人」、新加坡華人 及泰國華人,而這三個族群的祖先都是在近幾百年才從大陸東南沿海移民出去的,因此 這半套體可以說是這三個族群一直保存下來的遺傳標誌。 「臺灣人」第二個常見的3個基因位的半套體在我們的研究是A2-B46-DRB1*09 (3.0%), 根據文獻也在別的族群發現,包括新加坡華人(7.7%)、越南人(5.2%)、南方漢人(5.1%) 、泰國人(4.7%)及泰國華人(2.4%),而相對的5個基因位的半套體A2-Cw1-B46-DRB1*09- DQB1*0303 (2.7%)也在Black Thai (8.3%),Dai Lui(泰北的傣族5.1%) 及泰國人(2.1 %) 看到,顯示為亞洲南方族群的半套體(參考文獻5、8、11)。 就單單從許多HLA研究的 結果,長久以來即已經知道北方漢人及南方漢人在基因上不同(參考文獻7、8、14、15) ,這和發現的中國史前資料及有文字記載以後的歷史相配合。「中原文化」是在中國北 方黃河的黃土高原發展出來的,從最近挖掘出來的粟米(millets)可以追朔到公元前6到 7千年之久。中原文化在夏、商、周時期是在長江以北,直到秦朝(公元前221-206年)後 政治的勢力才及於中國大陸的中南方(參考文獻17)。最近的考古研究發現在中國大陸南 方,在同一個時候存在另一個獨立且不同於中原文化的「越沿海文化」,從長江三角洲 到越南北方的紅河三角洲(參考文獻18)。但是南方的歷史只從公元前500年左右吳越相爭 之前才開始有的,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復國的故事是大家所熟悉的。「越族」是指 大陸東南沿海( 浙江、福建、廣東及廣西 )的居民,在漢朝以前因為這地區文化的多樣 性而被稱為「百越」。除了春秋戰國的吳越相爭及在漢朝時期部份越族的北移外,在中 國的歷史(即中原文化的歷史)並沒有太多有關越族的記載,因為在中國的歷史除了中原 文化外,其他族群均屬「蠻族」(參考文獻17、19)。閩人及臺灣閩南人的祖先是居住在 福建的越族,根據林惠祥(參考文獻17)及Meacham的研究(參考文獻19),今日的閩人是東 南沿海地區原住民「越族」的後代,雖然在秦漢及接下來的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 因為戰亂北方中原人士紛紛南遷,而可能引起部份有限的中原基因的滲入。當「越」的 文化漸漸被「漢」化後,「越族」就在歷史上被改名成「漢族」,導至今日臺灣的閩南 人錯誤的判斷且自認為是純種北方漢族的後代。在中國歷史上許多民族接受漢文化而漢 化,後來這些人民也常常宣稱他們是漢族,這是因為在過去漢文化是強勢文化,所以當 了漢人可得到利益及社會地位(參考文獻17、19、20)。在客家人的情形也是相似,在南 宋(1127-1279AD)或更早的時期有少數的中原家族南遷到東南沿海的山區,這些人以強勢 的漢文化在文化及語言上影響周遭的原住民,特別是住在廣東的越族,所以以早期的少 數中原移民加上眾多的越族而成客家族群(參考文獻21)。 我們以統計得到基因距離D及DA建構的族群系統發生樹,顯示閩南人與客家人有相當一致 的基因,所以先合在一起,然後再和泰國華人、新加坡華人合併成一枝,而這些族群都 是起緣於東南沿岸的原住民「越族」,其中最重要的是「臺灣人」明顯的和北方漢人分 開。慈濟骨髓登錄的資料建構的族群系統發生樹顯示「臺灣人」和南方漢人合併,但和 北方漢人分開(參考文獻8)。其他許多HLA的研究,及別的基因和遺傳標誌,像免疫球蛋 白(參考文獻22)、血型(參考文獻23)、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參考文獻24)及染色體DN A微衛星(參考文獻25)等,都明顯的把「臺灣人」和北方漢人分開。不久前中國北京的中 科院遺傳研究所和美國史坦福大學Cavalli-Sforza合作研究,以中國人的姓氏及三種簡 單的血型分佈情形將北方漢人與南方漢人分開(參考文獻20),在該項研究中南方漢人再 被分為3群,即長江下游以上海為中心的一群、長江流域的一群及另一群屬於越族的東南 沿海地區及島嶼(包括臺灣)的居民。中國人的姓氏約有4000年的歷史而且是由男性傳承 ,所以可以認為代表Y染色體的遺傳,該研究更借著中國的28省加上臺灣以ABO、MN及Rh (D) 血型的基因頻率而計算出族群的關係,畫製成的第一度及第二度空間上的族群主要 相關圖明顯的把東南沿海地區及臺灣的居民(即越族)與其他地區的居民分開。 以上資料顯示南方漢人是緣自南方而有別於北方漢人,「臺灣人」是古代越族的後代而 保存著古代越族的基因A33-Cw10-B58-DRB1*03-DQB1*02。有關「臺灣人」與南方漢人的 基因距離的遠近,有待將來的研究,因為現在這研究中所用的南方漢人資料有一半是自 福建(參考文獻5)。 感謝 國家衛生研究院(DOH87-HR-601)的支持,在此致謝。 -- 漢語之盡頭就是英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7.198.179.3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CrossStrait/M.1398935212.A.BCC.html
文章代碼(AID): #1JOWwilC (CrossStrai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OWwilC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