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轉錄] 台灣新世代認同 北京如何面對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愛台灣的中間選民)時間10年前 (2014/04/14 13:31), 編輯推噓7(8137)
留言4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JItAEfc ] 作者: avadar (愛台灣的中間選民)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轉錄] 台灣新世代認同 北京如何面對 時間: Mon Apr 14 13:30:51 2014 台灣新世代認同 北京如何面對 【聯合報╱范世平/台灣師大政治所教授(台北市)】 2014.04.14 03:14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611063.shtml 當三一八學運尚未結束,民間版的「兩岸協定締結條例」就端了出來,效率之高讓人不禁懷 疑這是一套精密的安排,甚至早就有備而來。而北京擔心的是,反服貿只是戰術的手段,此 條例才是戰略上的目的,而目標則是推動兩國論。 從民間版來看,除增加許多協定監督的機制外,真正著眼的是「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結束兩 岸敵對狀態、安排兩岸階段性或終局性政治解決」等政治協定,除了有立院高門檻的決議條 件外,還需付諸公投,這使得兩岸幾乎不可能進行政治談判。 另一方面,民間版提出兩岸談判是以「台灣中華民國政府與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來進 行,這與民進黨版「台灣與中國」的稱謂相較,更細膩,更技巧。廈門大學台研院院長劉國 深在去年的「兩岸和平論壇」中曾說:「當前兩岸政治關係是同一國家領土主權之內的兩個 綜合實力懸殊的對立政權關係」;民間版所談的正是「政府對政府」的「政權關係」,何況 民間版既有台灣,又有大陸,至於是否違憲則尚有爭議。 不過,民間版中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在打「兩國論的擦邊球」。但民間版 的籌劃者很清楚,這既貼近事實,也符合民意。許多民眾認為兩岸是各自發展的國家;許多 人因對兩岸關係缺乏認識,感受不到兩岸的「特殊性」;當他們拿著中華民國護照能免簽證 的前往各國,更加認為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岸怎麼就不是國與國關係呢? 特別是這些高唱著「島嶼天光」的學生,在九六年台海危機時剛出生,對兩岸「嚴峻」情勢 既無感也無懼;你越文攻武嚇,他人越多,「自己國家自己救」的口號也越響亮。當民進黨 都開始少提台獨之際,林飛帆與陳為廷等「崩世代」卻不避諱的支持台獨,也不認為台獨兩 字是負面詞彙。只是這個台獨,與過去的「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共和國」不同,他們不 排斥中華民國這個名稱,但強調主權僅限於台澎金馬,而非整個大陸。這正是民間版不斷跳 針提到「中華民國台澎金馬人民」的原因。 當二○一二年吳伯雄向胡錦濤提出「兩岸非國與國關係」;當今年習近平與連戰見面時說「 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連戰回應「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這些說法,都與台灣許多年輕 人的國家認同相距甚遠,猶如天龍國語言。 當然,根據憲法增修條文,兩岸是中華民國下「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的關係。這使得三一 八學運希望藉由公民憲政會議,由下而上的凝聚修憲共識,釜底抽薪的解決此一問題。 當台灣政治定位的問題藉由三一八學運而被凸顯,這種「中華民國式台獨」已浮出檯面,北 京必須定性此是否等同「法理台獨」,是否觸及反分裂國家法的紅線。張志軍已提出訪台時 願意與參加三一八學運的學生見面,但如果還是那一套「兩岸一家親」的說法,恐怕淪為雞 同鴨講。 心得: 絕大多數台灣人,不管是689或609,都認為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同國家, 他們認為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 這種中華民國式的台獨,恐怕不是北京讓利就能解決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30.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397453454.A.A66.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vadar (114.25.30.8), 04/14/2014 13:30:58

04/14 13:40, , 1F
不講大什麼戰略性的 就教育上下大資本
04/14 13:40, 1F

04/14 13:41, , 2F
讓中國的年輕一代比台灣年輕一代整體上
04/14 13:41, 2F

04/14 13:42, , 3F
全方位更有競爭力
04/14 13:42, 3F

04/14 13:43, , 4F
競爭力不夠的話 認同不能當飯吃啊 嘆
04/14 13:43, 4F

04/14 13:49, , 5F
不同世代間的對決XD 他就把他自己中國的
04/14 13:49, 5F

04/14 13:50, , 6F
新世代來培養好 交給"新世代的中國人"來
04/14 13:50, 6F

04/14 13:51, , 7F
面對"新世代的台灣人"就夠了
04/14 13:51, 7F

04/14 13:58, , 8F
雖然中國用服貿的經濟戰必然有政治考量
04/14 13:58, 8F

04/14 13:58, , 9F
但經濟競爭的本質終究是資本、技術以及
04/14 13:58, 9F

04/14 13:59, , 10F
最重要的人才上的人力資源競爭啊....
04/14 13:59, 10F

04/14 14:01, , 11F
台灣社會大概要等好一段時間冷靜下來後
04/14 14:01, 11F

04/14 14:01, , 12F
才會從這方面去思考因應的問題了
04/14 14:01, 12F

04/14 14:51, , 13F
... 去到今天才知道這種認同, 他們根本就
04/14 14:51, 13F

04/14 14:51, , 14F
是還在用鴿子封包.
04/14 14:51, 14F

04/14 14:52, , 15F
台灣現在多數人,本來就認為兩岸一邊一國吧?
04/14 14:52, 15F

04/14 14:53, , 16F
以前是多數人認為兩岸一國,現在則相反
04/14 14:53, 16F

04/14 15:53, , 17F
其實服貿爭議 北京大可可以學中、日釣魚
04/14 15:53, 17F

04/14 15:54, , 18F
台解決啊(毛、周時期定的調) 只是現在的
04/14 15:54, 18F

04/14 15:56, , 19F
釣魚台爭議現在中國的態度 和當年毛時期
04/14 15:56, 19F

04/14 15:57, , 20F
鄧時期的"中日友好"的宣傳有天壤之別了
04/14 15:57, 20F

04/14 15:59, , 21F
鄧小平:釣魚台問題應由下一代更具智慧的
04/14 15:59, 21F

04/14 15:59, , 22F
人解決
04/14 15:59, 22F

04/14 16:10, , 23F
那些參加太陽花的熱血學生 不希望命運被
04/14 16:10, 23F

04/14 16:11, , 24F
現在的馬英九決定的話 我覺得台灣和中國
04/14 16:11, 24F

04/14 16:12, , 25F
兩國政府就都成人之美 乾脆都給"新生代"
04/14 16:12, 25F

04/14 16:14, , 26F
時再共同決定吧
04/14 16:14, 26F

04/14 16:16, , 27F
只是現在習近平就已經讓安倍很吃力了 那
04/14 16:16, 27F

04/14 16:16, , 28F
些太陽花面對未來更強大的中國時要保重
04/14 16:16, 28F

04/14 16:16, , 29F
了XD
04/14 16:16, 29F

04/14 16:18, , 30F
我覺得習近平只是一件普通的肥仔...
04/14 16:18, 30F

04/14 16:20, , 31F
我覺得安倍是蠻有為的 是近來日本最具有
04/14 16:20, 31F

04/14 16:20, , 32F
振興精神的日本首相了 只是他沒那伊藤博
04/14 16:20, 32F

04/14 16:21, , 33F
文的命了
04/14 16:21, 33F

04/14 20:56, , 34F
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 比兩國論更台獨啊
04/14 20:56, 34F

04/14 20:58, , 35F
連中華人民共和國都視而不見 不怕被打啊
04/14 20:58, 35F

04/14 21:00, , 36F
北京說過 馬英九的獨台政策 比台獨更可惡
04/14 21:00, 36F

04/14 21:02, , 37F
指的就是中華民國式的獨台 核心問題在 "統
04/14 21:02, 37F

04/14 21:05, , 38F
一沒有時間表" 所以等99年後再統一 就不是
04/14 21:05, 38F

04/14 21:06, , 39F
台獨了 因為統一有時間表
04/14 21:06, 39F

04/14 21:57, , 40F
心得完全是大錯特錯。
04/14 21:57, 40F

04/14 21:57, , 41F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04/14 21:57, 41F

04/14 21:58, , 42F
哪需要拖那麼久啊。派兵打過來很快的
04/14 21:58, 42F

04/14 22:10, , 43F
終於有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了 戳破一個中
04/14 22:10, 43F

04/14 22:12, , 44F
國就是中華民國 是兩岸互動的開始 等99年
04/14 22:12, 44F

04/14 22:12, , 45F
太久? 沒關係 這可以談
04/14 22:12, 45F

05/14 11:36, , 46F
教育造成認知裂痕,造成以往的共識悄然轉變
05/14 11:36, 46F
文章代碼(AID): #1JItAKsK (CrossStrait)
文章代碼(AID): #1JItAKsK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