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釣島之爭后遺癥 中日政冷經也寒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馬利諾)時間11年前 (2012/08/27 22:1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320670.shtml 蕭萬長訪日 郭董親自導覽十代線 聯合晚報╱記者郭玫君、嚴珮華/台北報導】 2012.08.26 02:52 pm 為深化台日經貿關係,由前副總統蕭萬長擔任最高顧問、經濟部次長梁國新率團的招商團 ,將於今天起展開五天的訪日行程,從東京到大阪。除拜會日本政商界,也將訪問富士通 、NEC、三菱等企業,深耕與大型日企的合作。這也是政府呼應聯合報系「關鍵兩年,台 灣快轉」願景工程主張,所邁出的一大步。 蕭萬長與梁國新將於今日晚間抵達日本,27日將與日本商工會議等日本政商界代表會面; 28日及29日則拜會日本大型企業,而最後一天,安排了一場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餐 會。 此次拜會的日企包含富士通、NEC、三井物產、NHK Nnterprise、住友、三菱,且會見的 日本企業代表層級都相當高,包含NEC社長遠藤信博、三井物產董事木下雅之及三菱商社 會長小島順彥;此外,台灣精密機械大廠友嘉將與日本和井田簽署合作投資MOU。而日本 經濟新聞並將會專訪前副總統蕭萬長。預估30日下午在大阪參訪鴻、夏共同合資的 Sakai10,全球唯一的十代線。 由於台灣鴻海與日本夏普結盟,堺10代線已是台、日產業合作第一個成功合作典範,若郭 台銘能前往參加,將對台、日企業合作具有領頭羊示範作用,因此,經濟部及蕭萬長力邀 請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能前往,郭台銘決定支持蕭萬長與經濟部,因此決定提前結束本周大 陸的工作後,在本周前往日本參與訪問團的行程,並願意首次公開由鴻海、Sharp合作的 堺市 (Sakai)10代線的參訪行程。 蕭萬長日前發表演說時表示,現在是台日產業合作的最佳時機,他建議成立一個「台日產 經總平台」,加速台日產業整合,創造雙贏局面,甚至利用台灣ECFA的優勢,創造三贏局 面,形成台灣、日本、中國大陸黃金三角產業整合關係。蕭萬長說:「因為這樣做起來, 可以建立一個雙贏的局面,這是一個真的雙贏的策略。這不只雙贏,還可能變成三贏,包 括中國大陸。」 日本受到去年311東日本大地震,日元升值、遭遇韓國的強勢推進,造成日本企業產業惡 化的疑慮,包括Sony、Panasonic、Sharp等知名品牌的大企業,紛紛出現大幅虧損,或獲 利大幅下降,「日本製造」的國際競爭力已減弱,導致日本企業大幅削減對國內的投資, 加速外布局的腳步及調高海外採購的比重。日本有技術、有品牌,台灣則有快速製造、降 低成本的能力,與台日企業合作剛好是互補,因此,台日合作的模式在事業經營、研發設 計、生產製造及市場行銷夥伴關係建立,將可望令台、日企業快速走出困境,迎向世界。 -------------------------------------------------- 台日友好 馬政府衝阿!!!!!!!~~~ XD ※ 引述《hjtao (喝酒樂淘淘)》之銘言: : 【多維新聞】中日兩國之間素有“政冷經熱”的說法,即無論政治上如何爭吵也不會影 : 響經貿上的往來。然而,這種“政冷經熱”的現象開始演變為“政冷經也冷”。中日政 : 治走向越來越成為兩國經貿關系的“晴雨表”。此次釣魚島危機就已經導致中日民間經 : 濟合作熱度出現降溫。 : 雖然今年是中日建交40周年,但因為釣魚島和歷史問題,中日兩國政府以及地方間的交 : 流活動相繼被取消,大力發展民間交流本是促進民族和解,消除兩國民眾隔閡的難得機 : 會,這也是中日建交以來多年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然而,因為領土糾紛問題,原定于 : 今年的一些列交流活動被無限期地推遲。 : 共同社22日報道稱,日本沖繩縣政府和中國福建省政府原定9月4日在福建舉行的交流紀 : 念活動被延期。同一時間,日本岡山縣玉野市的民間團體“玉野市日中友好協會”也取 : 消原定10月上旬訪問友好城市中國江西省九江的計劃。在當前香港保釣人士及日本右翼 : 分子登上釣魚島、中國各地發生大規模反日游行的氛圍下,任何有關中日交流的項目都 : 無法正常開展。 : 日本財務省21日發表的7月份國際貿易收支報告顯示,日本7月份的貿易赤字創下了1979 : 年依據新統計標準以來,7月份單月最大的最高赤字紀錄,達到5,174億日元(約合65億 : 美元)。而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對中國出口的大幅減少。 : 在外務省的這份統計報告顯示,日本7月份的對華出口額,大幅減少了11.9%。其中包括 : 汽車發動機在內的重型機械發動機等的出口減少45.8%,半導體零部件出口減少17.2%, : 汽車零部件出口減少14.9%。這一情況顯示,日本對中國的制造業出口受到了重大的打擊 : 。日本電視臺在報道這一消息時坦言,未來日本的出口能否恢復元氣,關鍵是對中國的 : 出口能否恢復正常。 : 與此同時,近日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對502家中國企業進行了“2012中韓企 : 業相互認識和評估”調查,并于21日發布了調查結果。結果表明,中國企業認為未來對 : 中國最重要的亞洲國家為韓國(41%),而日本僅占30.9%。雖然2011年中日貿易額達到 : 3,449億美元,遠遠超過中韓2,206億美元的總量,但在中國經產界圈內,韓國將要取 : 代日本成為中國商人樂意打交道的首選對象。而這與日本在中國國內形象日落不無關系 : ,日產商品不再成為中國民眾追捧的對象。 :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日本經濟就陷入萎靡不振的邊緣,中國的崛起不僅將日本從“迷茫十年“的泥潭拉出來,更帶動了日本經濟煥發第二春。在以往的中日外交紛爭中,日本商界不必太過擔心政治問題禍及商業領域,然而,隨著中國國內民眾對日情感的變化以及中日經濟實力的逆轉,經濟手段成為中國對日外交的一個選擇,而且中國政府也越來越傾向于這種選擇。但這必然將對日本經濟帶來不利影響,未來中日“政冷經熱”的現象有可能走向變成“政冷經也寒”的困局。 : http://global.dwnews.com/news/2012-08-23/58809993.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123.221
文章代碼(AID): #1GEt_Pu0 (CrossStrait)
文章代碼(AID): #1GEt_Pu0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