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本日心得

看板Cobras作者 (血染的慈悲)時間20年前 (2004/06/30 19: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IBIZA ()》之銘言: : ※ 引述《flymosquito (血染的慈悲)》之銘言: : : 這當然是case by case : : 不過看魔拉的攻擊模式這點應該是脫離不了關係 : 內角球的有效擊球點會比外角球晚形成 : 換句話說, 從揮擊起始點, 到有效擊球點, 內角球會比外角球花更多的時間 : 而魔拉本身就已經是揮擊路徑較長造成必須提前攻擊的打者了 : 對於得花更多時間的內角球, 尤其是進壘更快的內角速球, 魔拉當然會無法應付 : 至於外角球, 由於形成有效擊球點的時間較早, 理論上應該會比較容易掌握 我覺得這裡換個說法可能版友會比較好理解 還記得之前Benda兄說過的power V嗎? 把你的兩手向前伸直 然後雙手相握 是不是兩隻手臂就成了一個V字? 在整個揮棒的過程中 當手臂剛好形成V字型時 打擊是最有力量的 (詳細內容請看3561篇 Benda兄的文章) 你可以試著去做一個揮擊的動作 當球往內角來的時候 是不是要用甜蜜點擊球的話 就必須在揮棒的過程中較晚擊球 才能在POWER V的情況下打到球呢? 也就是說 內角球的最佳擊球點會在本壘版之前 也就是說整個揮棒的過程要形成有效擊球的狀態 球與球棒接觸的最佳時機會在整個swing的後半段 不然的話除非你把手縮起來打 才有機會讓球棒的甜蜜點與球作最好的contact 但這樣力量就沒辦法釋放出來 所以要有效(有力量)的對內角球進行攻擊 就要將擊球點提到身體之前 這也應該是江小狄兄所說的 有效擊球點會晚形成 指的是揮棒的過程 相對來說 外角球的POWER V就會在整個揮棒的中段或前段 因為當你手臂形成V字型時 甜蜜點是在比較外側的部位 所以對揮棒速度較快的球員來說 理論上對內角球的應付能力會比較強 因為他會有更充裕的時間去判斷內角球的情形 而球速快的投手內角球就會更具有威力 因為打者內角球的攻擊需要較長的揮棒時間 而球速快又進一步壓縮到打者判斷時間 這時只要投手能搭配一些內角的速球系球種如伸卡或cutter 打者就更難去掌握最好的擊球點 而容易讓打者混淆的滑球或指叉的威力也會相輔相成 因為揮棒較慢的打者容易一開始將球誤判是速球 而必須提早揮棒 等到發現不是快速球時整個揮棒都已經被破壞掉了 這樣解釋搭配江兄的文章一起看會不會比較清楚點? -- ┼──▄▃──▁▃ ▁Lestear────────────────▕\ _ ◤▍◥◣ ◢ ◢◣ ▃▅▃ ▅▄▃風之歌 //∕ ▃█▃▃ ◢◢▎▕▉ ▕▉◣◢◣◤▉◤◥▌█◤ ▕ ● / / ◥█ ◥▅◤ █◤▉ ▉▉ ▉▆▄ 漠然雨濛= ̄〃 ◢▋ ▁◢ ▍ ▁ ◢◤ ▁▉ ▋ ▊◣◢▍▄▃▉ ◣ ˍ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7.42
文章代碼(AID): #10ufrHAO (Cobra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0ufrHAO (Cob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