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推薦的補習班?

看板Civil作者 (我需要工作 QQ)時間13年前 (2011/02/27 17:08),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dino0920 (阿迪打司)》之銘言: : ※ 引述《hktlgyt (郭阿丁)》之銘言: : : 小弟也是非土木系畢業,畢業後從來沒在土木圈工作過 : : 結構、RC、施工完全沒碰過 : : 材力只有高職學的皮毛,測量則是永遠的標竿一族 : : 去年普考上榜, 我是補九華的 : : 所以針對九華來說 : : 測量非九華的林宏麟莫屬,他教的真的很棒 : : 我有朋友是補實力的,他的說法實力的測量真的是慘不認賭 : 測量的部份的確如同hktlgyt板友所提,但其實林的書算是很早期的書了 : 很多東西都被淘汰不適用了,有用的事他上課講的東西 : 事實上林本身算是測量體系出身的,成大測量/成大測量所 : 他上課講的很多東西都蠻符合目前實務上的 : 至於實x的老師在血統上相對就沒有林那麼純正了 : 自然很多測量的觀念講的不是很透徹是理所當然的 林老師的要自修最好找筆記來看 書太舊了... 另外 林老師 教土木的測量...全部不會去提測量系的東西 (平差...等等) 實力是題解都很愛用平差解法(尤其是配賦公式)...XD : : 他最後乾脆自己拿林宏麟的書來硬K : : 材力跟結構我劉啟台跟毛昭剛都看過 : : 我自己感覺是毛紹剛比較符合我的胃口,他教的真的不錯 : : 有蠻多口訣跟小技巧在考試上都挺有幫助的 : : 缺點是上課超會聊天,我看他上課幾乎有30分~1小時都在聊天 毛自己對於聊天說法是(本版之前文章有提或是土木人討論區看到的) 別的老師中堂下課1~2次 約要20~40分鐘(+課堂說笑話20分鐘) 毛沒有中堂下課 而是講一些課外的東西 這個時候 你可以當作下課時間...睡覺 上廁所 或是聽聽一些不同的東西 他似乎認為把這60分鐘拿來聊聊這些經驗比較實際..XD : : 不過九華他現在已經沒有再教了,帶子就問看看櫃台能看到哪時囉 : : 而劉啟台也教的還OK,缺點是他有時教的真的太過詳細 : : 有些解題都會複雜化,還蠻繞遠路的,相對解題也較花時間 : : 畢竟考試的時候時間最重要麻 : 這部分我覺得要提出來說一下,其實土木在國考界裡歷來力學領域就有很多專家學者 : 再進行寫書的工作,其中比較為大家所熟之的當屬毛神派和劉派系統 出書的始作俑者是陳宏謀 非土木系寫出 材力 結構... (那個年代 連 支承形式畫法都沒完全統一) 因此 之後很多土木補習名師都想要寫出一套土木叢書... 然後...一套土木叢書的定義不斷增加 從 材力 結構 增加 矩陣 再增加 RC 再增加鋼構...XD 可能未來 還要包括結構動力? 其實隨著時代改變 現在已經沒有名師打著"完整套書或教材"招攬學生 很早很早以前還有這種廣告詞 "全國唯一 整套完整土木教材" : 很多土木系學力學的人都會覺得劉講的很多觀念無法接受 : 我想這跟劉的學經歷背景有關,畢竟他是應力所的博士,說實在的沒有涉入 : 土木系的領域....因此他上課講的題目相較於其他老師會講的相對抽象 一般補習學生只能感覺教法不同 實際上要程度夠高...且大概要攻結構技師 遇到比較深入的力學問題 才會感受比較深吧... 毛是很標準的 土木系統加上他是結構組... 但是另一個缺點是 他自己太優秀了...(他求學時 可是土木正要紅的那陣子) 優秀到跟現在學生有點脫節 XD 很多他認為的基礎觀念...其實很多學生都不懂... 變成幾乎都是口訣記憶式的理論... 所以常常有人說 頻率不合 XD : 那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如果你跟我不一樣是完全白紙從頭學習的話 : 劉的課可能要稍微斟酌一下就是了,因為很多說法跟學校老師或是補習班老師 : 都是不一樣的(包括課程的安排) 工程力學 材料力學 結構學 劉老師都有開...(力學觀念劉的觀念或許比大部分土木系老師都完整) 但土木系比較偏應用的(RC 鋼構 結動)這類比較有假設的... 毛老師比較能完整說明... RC能在課堂上..一口氣從401-86a(似乎更早)一直講到401-96的演變 而且連帶力學觀念及原理都提的..我只在毛的"某年"上課筆記(朋友的)看過 印象中 是裂縫控制還有韌性及橫向箍筋那幾章 之後瀏覽過的書或筆記 (包括毛的其它年筆記)都沒有提了... 不過毛的RC書...實在....唉~~ 補習名師都很愛留很多手.... ps.有一個考題(83年左右?) 是推倒環箍筋+輔助箍筋的公式 推倒過程 箍筋應力乘以4.1倍...(我只有在毛的筆記看到有說為什麼...) 另外裂縫控制為什麼從算裂縫寬度(401-93時改的)變成用縱向表層鋼筋控制? 背後代表是兩個不同的理論... 但我想沒啥考生會關心吧...XD : 我聽說老劉的結構學才開17堂的樣子,相較之下其他交結構學的老師都25堂上下 矩陣的關係 最早補習班一般是結構15~18堂左右+矩陣3~5堂 後來合併上... 聽說 也是毛老師先這樣教的 (筆記上 是教完力(位)法後就直接進入矩陣..之後在接彎矩分配) (以前都是 矩陣另外獨立) : : RC就王哲囉,一本薄薄的打天下 -- 我從來沒討厭過記者,只是不喜歡一部份自稱記者的寄生蟲。我討厭的是那些對可能受到 政治力的事避而不提,而專寫會傷害一般市民的隱私及名譽的記者;更過分一點成為當權 者的利益代辯人的傢伙而已。         ~ 宇宙曆 797.1.26 楊威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94.138

02/27 21:35, , 1F
推A大這篇~~話說陳大師早年還有出RC的書呢XD~
02/27 21:35, 1F

02/27 21:36, , 2F
只可惜他太早走了...話說早期毛也有針對陳的書批了一番
02/27 21:36, 2F

02/27 21:37, , 3F
不過結構學目前看來真的事劉的堂數最精簡了...17堂含矩陣
02/27 21:37, 3F

02/27 23:06, , 4F
陳宏謀何許人也? 常聽到他事蹟 只知道很早就掛了RIP
02/27 23:06, 4F

02/27 23:06, , 5F
聽說是在火車上趕去上課 火車出事...
02/27 23:06, 5F
文章代碼(AID): #1DQXIdVZ (Civil)
文章代碼(AID): #1DQXIdVZ (Ci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