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逐漸消失的宗教自由 (數據篇)

看板Christianity作者 (米國聖光肥魯八嘎囧)時間7年前 (2016/12/24 07:05), 編輯推噓0(006)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6 (看更多)
各位肥宅、同志、基督徒、基督徒肥宅、同志肥宅大家好,今天neo老師為 大家解釋兩個很簡單,但風可吹小朋友一直搞錯的概念: 1. 案例 (Case Studies): https://goo.gl/7Iuf69 所謂的案例就是對一個或少數個案件做深度研究,因為這個案件可能受到 很多媒體的報導,或者是有某種顯著性,比方我們會拿 Kim Davis 案件研究, 因為這個案件受到很多媒體的報導,也有很高的爭議性,所以值得我們做深入 研究。但這表示這個案件是獨一偶發事件嗎? 當然不是,比方說在 Kim Davis 案件發生的同一個地區有另一個 Hands On Originals (HOO) 案件 https://goo.gl/5vRqtY 也是同志團體專門找上基督徒,但媒體沒有報很多, 所以多數人不知道。我們要找案例的數據也可以,但做這種數據非常 耗錢也耗時,所以說沒有這種數據是因為很少有團體願意這樣燒研究金費。 會對個案丟數據伸手牌的人應該不太清楚這種研究所要耗費的金錢與人力, 也對學術研究不清楚。 2. 頻率型數據 (frequency statistics): https://goo.gl/tWHDBl 這種數據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問卷調查,通常是使用電話、網路、或紙本做的。 這種研究的成本低很多,也比較不花人力,而且重點是可以一次訪查幾千個 樣本,所以可以以此去推論社會對於一個議題的態度。那社會對於同志 團體是主要侵害基督徒價值這個態度哪裡來的? 其實就是有太多像 HOO 這種只有當地人知道,但媒體報出來很少的案例。所以我們真的要知道一個 趨勢,我們需要個案,但同時也需要頻率型數據,這樣我們才可以看清楚 整個趨勢的走向,與了解個別案件大概是甚麼樣子。這個在統計裡就是 所謂的 Mix-Method (混合型) 實驗法。 風可吹說 「該研究機構所作的統計,完全就是建立在那幾個少數案例」,他不曉得是 沒看到還是看不懂那個數據的樣本數 (n) = 1000。我不太曉得一千個樣本數是怎麼變成 「少數個案」,這完全是對統計數據的無知批評。真的要批評數據就應該要討論實驗法, 而不是自己腦補一個完全錯誤的解讀,並沾沾自喜的說啥是「直搗核心」 XD 最後,我必須重申說同婚通過一年後完全沒有增長是有著重大意義的,這代表 美國的同志,在爭了50年後終於通過同婚,但通過後十個同志有九個不想結婚, 這很明顯的表明了美國的同志其實不太關心婚姻、而有沒有結婚也不影響同志 的生存、日常作息、或生活習慣。這種很明顯且重要的數據我絕對不會說 「不能呈現出甚麼」,這是風可吹對我的論述惡意且不實的扭曲。 講到這裡,我想大家心知肚明誰是無賴,誰是真的有在用統計數字討論。 ※ 引述《windcanblow (戲謔人生)》之銘言: : ※ 引述《neohippie (米國聖光肥魯八嘎囧)》之銘言: : : 通常我們在做比較的時候,要做類同比較才有意義。我給的案件都是近三年的, : : 風可吹你連查資料都懶,直接丟一個維基網頁。 : : 對同志的迫害和對所有少數族裔一樣,都是從古就有。其實世俗世界對於基督教 : : 的迫害也沒有少過,我不曉得你這樣比有甚麼意義。我也可以引用維基然後說 : : 歷史上迫害基督教的案例好多耶,所以現代基督徒持續被迫害了,想也知道 : : 這種論述不通,要講就要講近幾年的案例。而且是基督徒對同志的迫害 vs. : : 同志對基督徒的迫害。這樣的比較才有意義,不是拿上古事件來嘴砲。 : 基督徒迫害同志在該維基的網頁裡有特別一個專章, : 稍微有意願的人都會去仔細看看這些內容究竟是持續存在, : 還是像neohippie所說的,只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事。 : 直到近百年來基督文化反同、歧同的現象仍是普遍的, : 那是無數個案累積下已被觀察到的客觀事實, : 我們都有這樣的共識,還需要提供你數據嗎? : 不要沒事就在那挑撥、質疑既有的討論基礎, : 麻煩你自己去建立一些基本常識吧。 : 而neohippie僅僅在四年內收集三個個案,就覺得自己盡到某種提供數據的義務, : 並且以基督教系統底下的研究機構所作的統計,營造出「美國人普遍覺得宗教自由 : 受到迫害」的想像。 : 但事實是該研究機構所作的統計,完全就是建立在那幾個少數案例, : 以及近年來同婚合法風潮所引領的氛圍,這都寫在neohippie引用的 : 文章裡。neohippie為什麼要強調圖表?因為你去閱讀文字,就早能 : 看出該統計的企圖,他當然只能誤導你去執著在數字上的意義。 : 我會直搗核心,打破盲點,是因為我們根本不難想像,該機構所作的調查與民調, : 大概多半是使用哪些誘導性的話語,或某種宗教前提之上。 : 反同歧同的自由被壓抑了,這當然可以被解讀成某種宗教自由的受限, : 大多數美國人自然會同意「自己再也不能隨便開同志玩笑、故意給同志 : 難看,或公開嘲諷同性性行為」這種客觀事實。 : 所以neohippie引用的這篇數據,就是廢話,是某種建立在感覺上的民調, : 就像那些「你覺得川普作得怎樣?川普這2個月有沒有美國再次偉大?」 : 的街訪一樣,不會得到有意義的呈現。 : 如果很多美國人覺得同權提升,宗教自由度下降,然後呢? : 請問真正的人權機構有提出什麼合理的數據, : 描述出宗教自由在哪些實質層面受到損害嗎? : 迫害是建立在實際的數據,不是某種觀感。 : 就像女同有過半比率曾被強暴,LGBT成員八成曾有歧視經驗 : 這才叫有意義的數據。 : 美國人單純覺得「我再也不能隨便嘲諷同志跟肛交,我得忍受同志夫妻的存在」 : 是某種宗教自由受限,這能算什麼迫害嗎?當然不行。 : neohippie自己都承認「目前當然找不到基督徒有被同志迫害的普遍統計」 : 因為事實就是根本沒有這種現象發生,那幾個個案目前就只是個案,不是通例。 : 他自然也不可能有任何學術上的能力,去在短期內驗證自己的論點。 : 就像我宣稱同婚對同志的個體生存條件是種提升,這也不會是短期內可被驗證的, : 所以我們要反問neohippie,他既然認定一年內的同婚比率不能呈現出什麼, : 那三年四例的同志/基督徒訴訟案件,又能代表什麼? : 無視LGBT族群目前仍然飽受的歧視與不公平對待,還要所有人陪他溫習, : 要提供數據說服他真有這麼一回事,我覺得這根本一點也不學術性討論, : 只是有無賴裝作自己什麼都不知道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6.170.5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ristianity/M.1482534333.A.CFA.html

12/24 09:25, , 1F
翻譯: 我說有意義就是有意義 你質疑我 哼哼無知的孩子
12/24 09:25, 1F

12/24 09:25, , 2F
你不知道 ceiling effect嗎
12/24 09:25, 2F

12/24 09:27, , 3F
話說你不考慮S型model 會經歷一段遲滯階段的可能性嗎?
12/24 09:27, 3F

12/24 09:31, , 4F
數據點太少會導致機差飆升使可信度下降 你只用幾個數
12/24 09:31, 4F

12/24 09:31, , 5F
據就說同婚飽和 到底是誰統計沒有學好啊XD
12/24 09:31, 5F

12/24 15:03, , 6F
統計學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當自助餐使用
12/24 15:03, 6F
文章代碼(AID): #1ONQszpw (Christianit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ONQszpw (Christi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