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孟子這種看法從何而來的?

看板Chinese作者 (亮亮)時間7年前 (2017/07/20 00: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enjoy147 (天天是好天)》之銘言: :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這幾句話,耳熟能詳,可令人好奇的事,孟子怎麼知道「偉人」要成為偉人前,都會經過這種磨練呢?他會這樣想,應該有點根據吧! 可以分享你的看法嗎 諸位大大們討論得頗熱 這邊有一點小資料,是王先師金凌寄給我們的信件 裡面有一段相關內容 供大家思考 人生必須有一段時間處在沒有掌聲,沒有鼓勵,沒有熱鬧, 甚至好一段時間沒有進展,沒有工作,只有孤寂,蒼茫, 沒有訴苦的對象,沒有援手,不知道前程在那裏, 心境在枯槁、沒興致、挫折、沮喪、哀怨、羨慕之中流轉 而仍然能夠中轉變為開朗、自信、堅定、淡泊。 這就是孟子說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即使如此,也不保證有光鮮的前程,有「大任降其身」,而仍然能夠熬得住, 不憤世嫉俗,不變成浮士德,如孔子所說的「人不知而不慍」,進而變得安然自在, 如風日朗然,才能不受流轉的一生所眩惑。 這誠然不易,卻是值得走的一條路。 所以,你們的練習,我只是存起來而已,不理也不回。這是傳統的教育式, 不是不關心、呵護,而是怕你們太嬌。就像學腳踏車,大人扶一下,就放手了, 如果怕小孩摔得皮肉傷,從頭扶到尾,永遠不會騎。 現代的方式是不好的,唯恐小孩知識不足,結果功課壓過頭 又怕小孩心理受不了,東一個輔導,西一個輔導, 這小孩怎麼會騎車? 所以,繼續走!不要瞻前顧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111.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M.1500482263.A.F16.html
文章代碼(AID): #1PRuhNyM (Chines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RuhNyM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