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宋朝周必大《元宵煮浮圓子詩》

看板Chinese作者 (韶音)時間10年前 (2013/11/21 22:1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前面就刪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2.238.89

11/21 08:28,
終於有人一起討論了XD
11/21 08:28

11/21 08:29,
不好意思想問一下,把「湯官」解釋成負責煮的人(老奶奶)是否
11/21 08:29

11/21 08:30,
有出處?因為我查來查去只查到湯官是漢代官名,放在這裡應該不
11/21 08:30

11/21 08:30,
對,所以直接解
11/21 08:30

11/21 08:33,
會這樣解也是因為很難想像單純描寫和樂景象會用「官」、「婢」
11/21 08:33

11/21 08:33,
這麼強烈的對比
11/21 08:33
直接針對這個部分回幾個點。 我直接說,沒有。 等一下,先別噓,我來說明理由。 在詩文之中,雖然我們都會習慣用典, 但不能表示當某些字組成時和於典故,或是古代某意, 就表示它一定是用典,還是必需放在詩文中間看,才可判斷。 不是有「東坡」這兩個字出現, 它就指得是蘇老爺啊。 在解釋詩文的過程之中,除了比較複雜的解釋之外, 別忘了,還是有簡單的解釋。 簡單的解不好,那就得用複雜的, 同樣的,複雜的解不好,還是要回歸簡單的。 不然,一首詩解到不能理解, 不就什麼都看不到了嗎? 湯官,是漢代官名沒錯,我們查到的,應該是一樣的: 湯官丞主酒 這官,要大不大,要小不小,要重要不重要的…… 用它的職位及掌管去解「湯官尋舊味」, 解不通啊!!! 這是在煮湯圓啊!!!! 要藉古諷今,這官職也太……不知道要諷什麼…… 宋詩有很多的規矩,也有很多的詩派, 不表示宋時的人寫詩都可以合於這些規矩跟詩派的要求。 簡單的解法有簡單的趣味,複雜的解法有複雜的深度。 但,一味追求深度,弄到詩文滯礙難讀, 這未免太過了…… 至於「官」、「婢」這兩字對比強不強烈, 這也有難說之處,高下之有的。 而寫詩中的格律,字數,有沒有影響其用字,也很難說。 抓著這一點不放,也不必然是件好事。 所以,我也說過,詩文是詩文,引申是引申。 而引申應該是建立在詩文解釋通順的情況之下。 不通順,難免會覺得,那是強加附會。 以上,也是個人心得跟學習血淚,我也因為類似的原因被更正過…… 對了,「官」字,做為某事之主管,這是很常用的字。

11/21 12:50,
也蠻適切的~應都見仁見智,自己是認為頸聯的用句會讓人感覺
11/21 12:50

11/21 12:51,
案情可能不單純...XD
11/21 12:51
所以,才會有引申解啊。 我之前在解釋東坡的一闕詞中的一句:「墨雲拖雨過西樓」 只解白話,老師就幫我補上,還可以再加上其心境,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至某處…… 這樣子當然更好, 不過,那也是建立在我沒有把這一句解得不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227.108

11/22 20:19, , 1F
原PO解得應算通吧~如不通的話,那還想引申的該怎麼辦XD
11/22 20:19, 1F
文章代碼(AID): #1IZXIlRz (Chinese)
文章代碼(AID): #1IZXIlRz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