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長恨歌傳奇

看板Chinese作者 (Thema & Variationen)時間12年前 (2011/10/03 23:4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kingacer (韶音)》之銘言: : ※ 引述《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之銘言: : 可以在版上討論這樣子的問題,其實是很有趣的 : 可以從古典之中找出另一種看法, : 亦可以以文會友。 : 更何況,可以知道,喜歡中國文學,又肯下功夫的人,大有人在, : 真的很令人歡喜。 : MOON大提出了一個不同以往的觀點, : 給出了一個新的解讀方法, : 不過,說真的,這個解度也許不是那麼站的住腳的。 : (接下來的討論,應該會很像中文系寫論文出來之後被公幹的樣子, : 希望不要意。) 雖然我不是個欠罵的人 (本想寫"欠幹",寫出來卻覺得怪怪的) 不過看到有人願意細讀自己寫的東西,而肯給予意見, 其實是件令人開心的事啊 其實我也沒打算「立論」,我更不覺得自己的文章講的事實「站得住腳」 這篇文章只是心得而已啦...說真的也只是一得之見: 若用這樣的想法去理解長恨歌的840字,似乎也可以通 如此一來就不需「堅持」這篇文章的主角「一定」是唐玄宗楊貴妃 因為覺得這樣的想法有些趣味,故貼出來期盼分享而已 話說我有把我這篇文章轉貼到「gallantry」版去, 你要不要把你這篇文章也貼過去呢? 讓人知道「胡思亂想而有看法」是一回事, 「看法能通過檢驗」是另外一回事 免得萬一真的有人以為「有人說長恨歌不是在寫唐玄宗與楊貴妃」 若真有人得到如此簡化的結論,恐怕也不太好呢 : : 因為說這是在寫漢武帝的故事也絲毫不勉強。 : : 雖然漢武帝沒有遭到「漁陽」叛變而避難於蜀, : : 若說白居易用「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的典故, : : 因而把漢武帝的故事用「現在的狀況」重新寫過一遍, : : 肆意無不妥處。 : 這個絕對不妥,因為一點都不合史實。而且唐玄宗知道有人這樣子寫, : 應該會很爽。 : 這樣子反而是說,唐玄宗好色,但還是很能幹。 : (謎之聲:好色當然能幹……)(超大誤) : 然後,「以今度之」,下面再說,就知道為何不妥了。 : :  袁紹之敗也,(孔)融與太祖書曰:「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 :  。」太祖以融學博,謂書傳所紀。後見,問之,對曰:「以今度 : :  之,想其當然耳!」 : :  (「「三國志‧崔琰傳」裴注引「魏氏春秋」」) : 這個部分扯到了三國故事了。 : 所以避免不了要談一下三國。 : 這是孔融在論為何袁紹會敗。 : 先說明「以妲己賜周公」跟本就沒這回事。 : 那麼,為何孔融這麼說呢? : 簡單的說,要阻止武王伐紂,把妲己給周公就可以了。 : 但是,紂王會聽嗎?不會,他只會把說這個提案的人砍了。 : 對照袁紹,袁紹不就是不聽謀士之言,且把中肯的給砍了嗎? : 這才是「以今度之」。 : 事情要有相類之處才可以這樣子說的。 這裏你寫的理解可能有誤 三國志裴注引用的文字太少了,我雖然已經全引了,可是意義仍不明 這段文字是孔融在諷刺曹操的用語 可參閱「後漢書‧孔融傳」: 初,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 氏。(孔)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 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總之,孔融的意思應該是這樣的: 曹操=武王 曹丕=周公 甄氏=妲己 看看你們(操、丕)這批老烏龜蛋小烏龜蛋今天的行徑, 可想而知武王老王八蛋大概也是默許周公這小王八蛋把妲己給吃了吧! 可以說是表到骨子裏了 後來孔融被曹操殺掉,似乎也不奇怪了 總之這段不是在談論袁紹的成敗(三國論袁紹之敗最著名的策士似乎是郭嘉) 其實之前我考慮過應當要放「後漢書」, 最後放「三國志」還是遷就了蘇軾的故事: 歐陽公作省試知舉,得東坡之文驚喜,欲取爲第一人,又疑其是 門人曾子固之文,恐招物議,抑爲第二。坡來謝,歐陽問坡所作 刑賞忠厚之至論,有「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此見何書 ,坡曰:「事在三國志孔融傳注。」歐退而閱之,無有。他日再 問坡,坡云:「曹操滅袁紹,以袁熙妻賜其子丕。孔融曰:『昔 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驚問何經見,融曰:『以今日之 事觀之,意其如此。』堯、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歐退而 大驚曰:「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然予嘗思之,禮記云:「獄成,有司告於王。王曰宥之,有司 曰在辟。王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對,走出,致刑於 甸人。」坡雖用孔融意,然亦用禮記故事,其稱王謂王三皆然, 安知此典故不出於堯?(引自楊萬里「誠齋詩話」) 我也考慮過要引這段文字, (我最初引孔融的故事,其實也是「意在蘇軾」而已) 但總覺得這則的文句沒有「以今度之想其當然耳」那麼直白辛辣有力 所以最後還是選了首尾意思不明的「三國志」裴注引「魏氏春秋」的文句 話說,之所以放不開蘇軾這則故事,其實我也是在心裡有意將白蘇類比: 都有了東坡居士可以捏造聖人的言語以符合當日人喜愛的價值觀, 何以說香山居士不能捏造李夫人的事蹟以符合當日人們喜愛聽的故事? 這只是放在自己心中的小偏執小想法罷了,毫無認真的價值 不值一提,現在寫出來也只是想以自己的淺見博君一笑而已 XD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 ※ 編輯: moonlike 來自: 114.42.173.3 (10/04 00:48)

10/04 09:44, , 1F
可以啊,不過三國那個部分要修掉,我真的弄錯了XD
10/04 09:44, 1F

10/09 22:03, , 2F
你還是這麼溫和a@@ 看的東西好多ㄛ
10/09 22:03, 2F
文章代碼(AID): #1EYTZyYk (Chinese)
文章代碼(AID): #1EYTZyYk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