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報任安書》的幾點讀後感

看板Chinese作者 (獨居飲者)時間13年前 (2011/05/17 23:57),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chunzai@newsmth.net-SPAM.no (cz)》之銘言: : 控訴文 :   司馬遷在此文中將自己比喻成“猛虎”。又與文王、孔子、屈原等歷代大牛人並列 ﹐並公開贊揚被滿門抄斬的李陵﹐為投敵敗將翻案﹐這一切等於將劉徹比為昏君。 然而作者為何不怕被獄卒發現而惹麻煩﹖原因很清楚﹕“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 傳之其人﹐通邑大都﹐〔暢行無阻〕﹔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方括號鄙齋所加)作品廣布﹐目的已達﹗死也瞑目了。 這裡前因後果搞清楚!是為李陵詐降一事說話~ 引起漢武帝震怒~判其腐刑...當下很想死~但是想起父命在身 太史公執遷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今漢興,海內一統, 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 舉屈原放逐作離騷來自勉!將自己和文王~孔子並提自然也是跟大家講 我司馬遷也算是號人物~但是更多的是「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史記》的寫成,是由於心事皆有所難言,所以只能夠靠著著書隱約發之。 我能夠公開罵武帝嗎?罵了就不用寫書承父命了~直接一家團聚 "序略,以拾遺補蓺,成一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藏之名山, 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第七十。" 假如武帝或劉氏一家讀懂了我在書內明褒暗貶的罵~下令燒毀太史公書 不怕啦~還有一本藏著等著後代看~ 那你說作品廣布是司馬遷著書的目的嗎?不是~從頭到尾都是圍繞著"父命" 從父命那承繼了天下史文若廢余甚懼焉~這已經是文化使命了~ 誰還在那邊只想到"書要廣布 死可瞑目" :   作者生在一個無處可逃﹐被大一統成黑鍋的國家﹐“以口語遇遭此禍。” 真可謂生不逢時也。相比之下﹐先秦時期的君主溫和而民主得多﹐政治環境寬鬆﹐ 士人憑才能吃飯﹐十分可羨﹐幸運得多。誠如揚雄在《解嘲》中所雲﹕“往者周罔解結﹐ 群鹿爭逸﹐離為十二﹐合為六七﹐四分五剖﹐並為戰國。士無常君﹐國亡定臣﹐得士者富 ﹐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遁。是故騶衍以頡亢而 取世資﹐孟軻雖連蹇猶為萬乘師。”那時以口語成功而黃金百鎰光宗耀祖者多多﹕ 如張儀、蘇秦﹐魯仲連之輩﹐作者之怨誠然。 既然我們讀書一些專有名詞就界定清楚~不要在那引人發噱 先秦民主...漢代相對照春齋之意就是不民主 卻不知這民主這種政治體制和先秦以至於秦漢後都搭不上邊 先秦的政治體制是親親尊尊的封建體制(很多前輩都說這詞不好~易和西方的封建搞混 但是一時無更好之詞代替~故用)封建是一群周王室的親戚~周王跟大小諸侯 每人各自管著各自的土地人民~定時和天下共主(周王)~一起參加祭祀~ 聯絡一下感情~所以實則上~周王室的統治權力有限 大一統的秦漢~後世多稱為帝國體制~所以怎麼扯都跟民主無關 硬要扯民主是又來以今喻古了嗎? 然後春齋又說司馬遷很嚮往先秦戰國之流人物~怪了... 照史記看來~他以承孔子春秋存亡補蔽自勉~ 戰國相對春秋根本是周王室威嚴完全崩壞的時代~哪邊羨慕了...? : 關於史記 :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 可見作者對史跡僅現成地“綱羅”一下後“略考”然後取舍而已﹐並未親自下死功夫親自 考察研究過。道聽途說﹐故事也。愚謂《史記》為中國小說之濫觴﹐孰料後人皆過份當真 。《史記》的價值在資料﹐賴以傳之﹐功莫大焉。 書讀太少就是會少漏看好幾行字~或是讀不通這段話的含義 史記太史公自序一樣有這段字 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錄秦漢 ,上記軒轅,下至於茲,著十二本紀,既科條之矣。 這段話是本紀的意義~所以他的生命歷程中有一段時間 是去行先秦的封建體制尚未崩壞~代替王者之跡的采風~客串一下采詩官了解民間疾苦 錄成詩篇上達天聽~ 否則這段以下這段文字雜在史記該作何解? 有子曰遷。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 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 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於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 ,南略邛、笮、昆明,還報命。 當春齋如此說司馬遷~看了一兩本書就妄言~ 自《史記》文本考之,司馬遷所提到與引用的先秦及漢代書籍多達八十八種 , 但是絕對不只看過八十八種書,其說:「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那麼理當可見政府藏書 ,「漢朝自惠帝廢除禁書之律以後,到武帝時又廣開獻書之路」這樣子一來,民間的獻 書,司馬遷也可得見,所以言「百年之間,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是以八 十八種書,應當是經過淘選後方才留下使用,而司馬遷對於史料的考訂自有一標準在。 這就是作學問的死功夫! 另外中國小說家的精神本就為列傳"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之精神 濫觴者何? : 最下非腐刑 :   司馬遷《報安任書》雲﹕“如今朝庭雖乏人﹐奈何令刀鋸之餘﹐薦天下豪雋哉﹖” “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其實自古以來 “薦天下豪雋”﹐“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的宦官多的是 :   “……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非也﹐最下“毀肌膚﹐斷支體” ﹐外形不全耳。事實上不少人自願或幼年被思想解放的父母送進宮接受腐刑做了“公公” ﹐不少人因此而宣赫一時﹐甚至千古流芳。但沒人自願“毀肌膚﹐斷支體”。 :                             春文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81.194.209

05/18 00:28, , 1F
我怎麼覺得這篇也怪怪的....
05/18 00:28, 1F
文章代碼(AID): #1DqfhS4X (Chinese)
文章代碼(AID): #1DqfhS4X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