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任安書》的幾點讀後感

看板Chinese作者時間13年前 (2011/05/17 16: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控訴文   司馬遷在此文中將自己比喻成“猛虎”。又與文王、孔子、屈原等歷代大牛人並列﹐並公開贊揚被滿門抄斬的李陵﹐為投敵敗將翻案﹐這一切等於將劉徹比為昏君。然而作者為何不怕被獄卒發現而惹麻煩﹖原因很清楚﹕“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暢行無阻〕﹔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方括號鄙齋所加)作品廣布﹐目的已達﹗死也瞑目了。   作者生在一個無處可逃﹐被大一統成黑鍋的國家﹐“以口語遇遭此禍。”真可謂生不逢時也。相比之下﹐先秦時期的君主溫和而民主得多﹐政治環境寬鬆﹐士人憑才能吃飯﹐十分可羨﹐幸運得多。誠如揚雄在《解嘲》中所雲﹕“往者周罔解結﹐群鹿爭逸﹐離為十二﹐合為六七﹐四分五剖﹐並為戰國。士無常君﹐國亡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遁。是故騶衍以頡亢而取世資﹐孟軻雖連蹇猶為萬乘師。”那時以口語成功而黃金百鎰光宗耀祖者多多﹕如張儀、蘇秦﹐魯仲連之輩﹐作者之怨誠然。 關於史記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可見作者對史跡僅現成地“綱羅”一下後“略考”然後取舍而已﹐並未親自下死功夫親自考察研究過。道聽途說﹐故事也。愚謂《史記》為中國小說之濫觴﹐孰料後人皆過份當真。《史記》的價值在資料﹐賴以傳之﹐功莫大焉。 最下非腐刑   司馬遷《報安任書》雲﹕“如今朝庭雖乏人﹐奈何令刀鋸之餘﹐薦天下豪雋哉﹖”“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其實自古以來“薦天下豪雋”﹐“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的宦官多的是   “……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非也﹐最下“毀肌膚﹐斷支體”﹐外形不全耳。事實上不少人自願或幼年被思想解放的父母送進宮接受腐刑做了“公公”﹐不少人因此而宣赫一時﹐甚至千古流芳。但沒人自願“毀肌膚﹐斷支體”。                             春文齋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善辯者不訥﹐善思者不說﹔善罵者不窘...... 前三十年左傾冒進﹐後三十年右傾冒進。一個哇哈哈國家。 http://blog.sina.com.cn/chunzai5886 ※ 來源:‧水木社區 http://newsmth.net‧[FROM: 180.170.5.*]
文章代碼(AID): #1DqYi21y (Chinese)
文章代碼(AID): #1DqYi21y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