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道德經第二章...

看板Chinese作者 (( ̄ー ̄;))時間15年前 (2009/05/24 02: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kikii (小狐狸)》之銘言: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 這句話我一直以來以為是「當有了美的概念,也就同時產生【不美】的概念」 : 因為正反總是相生相成 : 但是今天學校演講者提到這句話時,他的解釋為 : 「當大家都認為某件事物是【美】的,那美就變得不美了」 : 在網路上查了一些資訊 : 似乎兩種解釋都有人支持或引述 : 我知道文本的詮釋其實不需要去追究「何謂正確」 : 但是還是很想有比較完整的了解 : 請教對老子有深入研究的各位,究竟哪一個比較符合原意? : 或是符合老子思想的脈絡? : 謝謝 個人也是以為第一種說法比較符合老子的思想 我想不只是指事物吧,也可以這麼說 道本身就是一個整體,無所謂美醜善惡 但當你產生了美醜善惡這些比較的話 就是把一個完整的道給打碎 大家都趨善避惡,趨美背醜 造成了詐偽興起,這就是惡(或不善) 也比較符合之後所述的"有無相生"這個概念 所以我在最後一句的解釋和原po有點不同 我認為惡所指的是"美之為美"這個看法 我的理解是如此: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好的(所以造成眾人喜愛美好的事物而厭惡不好的事物), 這種情形是不好的;天下人都知道為善是好的而去做善事(所以造成有人故做善事以搏 善名),這種情形是不好的。 請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64.5 ※ 編輯: sylvanasrin 來自: 140.127.64.5 (05/24 02:38)
文章代碼(AID): #1A649t0Q (Chines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649t0Q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