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關於聲韻與通假的關係

看板Chinese作者時間18年前 (2006/01/18 03:07),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最近在看中文所考古題, 無奈自己並沒什麼聲韻基礎(只有最近看竺家寧聲韻學自修), 請各位大大解惑 -------問題分隔線--------- 問題分隔線--------- 問題分隔線---------- Q. 利用下列音切說明其通假之關係 1. 共 vs. 具 共:渠用切,古音東部;具:其遇切,古音侯部 2. 逆 vs. 迎 逆:宜戟切,古音模部;迎:疑傾切,古音唐部 3. 聿 vs. 允 聿:餘律切,古音曷末部;允:余準切,古音魂痕部 4. 施 vs. 延 施:式支切,古音歌戈部;延:以然切,古音寒桓部 5. 馮 vs. 每 馮:皮冰切,古音登部;每:武罪切,古音咍部 --------------------我的想法和疑惑分隔線-------------------------- 一.以上的分部應該是根據黃侃的上古音28部嗎? 二.我的想法是: 利用反切系聯找出中古聲母,解決聲母問題, 再用陰陽對轉或旁轉關係,解決韻母問題。 所以1.的聲母皆屬群母,韻母為陰陽對轉, 故古音相近可流轉,兩字通假關係由此成立。 第2.題亦如是。這樣對嗎? 三.若以上成立, 第3.題的聲母雖皆為喻母,但韻母似乎沒有旁轉或對轉的關係? 若是這樣第三題要如何解釋? 只有聲母相同可以通假嗎?魂痕和曷末算是旁對轉嗎?所以這樣可以? 四.第4.題中古聲母分別為書母和喻母,故可推上古音皆為定母? 故上古聲母同,加以韻母為陰陽對轉, 所以音近可通假? 五.第5.題聲母分別為並母和明母,即使是上古音仍是, 但韻母有陰陽對轉關係,故即使聲母不同亦可音近而為通假字? 六.「音可通借」、「音可通轉」、「音可流轉」 三者意思一樣嗎? --------感謝分隔線---------感謝分隔線---------感謝分隔線--------- 若你已經看到這裡, 我真的要感謝您看完我落落長的問題。 同時也請大大們不吝指導,解開我心中多時的疑惑吧! 感恩再感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allalily 來自: 59.104.49.86 (01/18 03:46)

01/20 23:30, , 1F
逆 vs. 迎其實是方言的不同 漢代的"方言"書中有講
01/20 23:30, 1F
文章代碼(AID): #13pK1WjD (Chines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pK1WjD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