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化學…

看板Chen_C_H作者 (良心事業啊=.=)時間20年前 (2004/06/14 08:27),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25 (看更多)
: : + + : : 為什麼在PH4 →H +PH3 的反應中是叫"水解",而不是"解離"? + 我覺得是語境的問題, 如果是以鹼(NH3)為前提 PH4 算作該鹼的鹽,因此在緩衝溶液的計算視作鹽而用Kh (Kh=Kw/kb) 注意此時的Kh稱之為水解常數 這類問題就如同 NH3 在實際上應該要寫作 NH3 而絕非 NH4OH 在水中的行為是由於NH3行水解反應而為鹼性,絕非因為是NH4OH 解離之故。 簡言之,此類的混淆是由於前提是沿用了阿瑞尼亞水溶液說 水解和解離在此類物種就會有語義上混淆不清的情形 因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根本放棄所謂的Kh的稱呼 而用布羅理論的概念,也就是所謂共軛酸鹼的概念,是酸就稱酸 而鹼亦同理,這樣可直接判斷到底該求的是H+或是OH- : : NH3和PH3的鹵化物熱分解難易要用什麼比? ^^^^^^^^^^^^^^^^^^^^^^^^^^^^^^^^^^^^^^沒說到… 分解熱同義於鍵能,N-H 鍵長比P-H短,所以鍵能N-H大 : : 3.為什麼 顯影劑=感光劑? (今天上課說的) 感光劑指的是底片上的AgBr...即產生所謂的潛像(把影像的相反紀錄下來) 顯影劑就是用來將影像還原成原來的樣子 這個材料就很多了....如黑白照片,彩色照片... 是什麼呢...各家公司的商業秘密....只要區別即可 : : 2- : : 4.在Cr2O7 + H2O2 → 的反應會進行 : : 我記得之前解釋是說"因為在A中,會使含氧酸的二鉻酸根氧化力變強" : : 但是雙氧水也是含氧酸啊…為什麼就…嗯…(小困惑) 在高中範圍將思考簡化,因為二鉻酸根不能再被氧化,而雙氧水可以 所以最終視作二鉻酸根將之氧化...(不信的話去作實驗...高中說法有問題) 過錳酸根同理 (除非台灣被統一,不然教材應該都將之當作如此) : : 5.(絕機中冊p100 ex19) : : 為什麼這樣算會錯? : : ____|_MOx____MOy_________ : : | : : M | 7 7.78 × 7/7.78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O 3 2.22 × 7/7.78 : : 固定M的重,所以O的比= x 和 y 的比 所以會是 3 : 2 : : 代入 10/m+16*3 = 7/m 解得m=112 : : 可是答案是 56… 哪算錯啊? 典型學生犯的錯誤(不要生氣,不過我說的是真的就是了) 你的"預設"是 M為 "一個" 亦即M的價數是 "2x" 或 "2y " 故你算出來的x:y是 3:2不代表你可以推出 x=3 , y=2(這是錯的!!!!) 因為你的預設並沒有確保x或y是 "整數" 所以你只能確定比值,而不能確定值!!! 請回去翻該題詳解的假設是 M2Ox M2Oy 這樣的假設最直接的優點就是 x和y必定為"正整數" !!! 結論是解答沒有錯 7. 丙烷沸點和水比誰高? (怎麼比) 當然是水 比沸點的時候"第一個"要考慮的是"有無HB" 丙烷的分子量也才44比乙醇還低阿(實際上根本不用這樣比) 請記得HB遠比凡德瓦力來的重要許多!!! 除非分子量真的差太多(如油和水比...要考慮一下) 8.水和乙酸 兩個相同分子間誰能夠形成最多的氫鍵? (答案是一樣) (記得之前上課是說水是1~2,乙酸是2) 題目問的是"兩個分子之間"形成的氫鍵數 兩個水之間無論怎麼排只會有一個氫鍵而已(水是立體的結構) H H \ / O: .... H-O / H 而乙酸因為碳是sp2軌域,形狀為平面三角,所以可以形成兩個氫鍵 O ........ H-O // \ CH3-C C-CH3 \ // O-H ........ O 請勿混淆,說水可以形成兩個氫鍵(講師群上課必抄筆記) 指的是一個水分子可以,而不是這裡指的兩分子間 兩個氫鍵是三個水分子才形成的!! 甚至水可以形成四個氫鍵的說法是指 水形成了冰結晶時!!!! 結論: 請將題目看"清楚" 請不要看到題目開始猛背筆記....(絕對機密症候群) 我認為在考試時這樣會遭到報應的(請見92日大的出法) ps:台中排問問題的那兩天只有一個學長 而且還要拿號碼排…一個只能問10分鐘 還要問就再拿一張號碼排 @@"" 可不可以多一點人來~"~ 阿阿阿,所以我見逃了:DDDDDDDDDD -- 阿阿阿阿,有學生詛咒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5.118.43

219.68.96.230 06/14, , 1F
順帶一提:顯影劑和定影劑是....?
219.68.96.230 06/14, 1F
文章代碼(AID): #10pF3fB4 (Chen_C_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0pF3fB4 (Chen_C_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