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短篇小說

看板ChangAiLin作者 (新浪潮)時間21年前 (2003/08/11 15: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9 (看更多)
※ 引述《antshine (antshine)》之銘言: : 如果讓我們回到張愛玲的時代 : 她寫的東西還真是言情小說呢! : (上海的十里洋場,紙醉金迷) 我不覺得張愛玲的小說是言情小說,也不是有了上海的十里洋場和紙醉金 迷做背景,就應該要被歸類到言情小說的範疇裡去。這個定義有點另類, 王安憶的長恨歌也加入大量的「上海」元素,甚至運用得十分淋漓盡致; 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說是近代上海風情的迷你縮寫。但一般而言應 該也不至於把這本書歸於言情小說一類。 (何況張愛玲也不是「只」以上海當他小說的場景,這部分我覺得是過多 的商業化文案造成的,每逢提起張愛玲,好像不先講講上海的風華,廣 告就會打不成似的。) 以她寫「花凋」這一短篇,拿自己周遭的親戚做小說背景,(甚至大膽形 容自己的親戚是「酒精缸裡泡著的孩屍」)來寫整個川嫦的人生是一朵花 的凋零,極其快速的萎亡。當然你可以說這個故事是一個美麗的遺憾,川 嫦的人生差一些就可以全盤改觀,而終究她是在如花的年紀裡凋零了。 題材而言自然是能很言情,但在張愛玲筆下沒有毫無意義的濫情和蕾絲花 邊,川嫦所處的仍是活生生而且殘酷的現實世界:她那成日鬧烘烘,簡直 像個玩笑的家庭,而所謂「理想的情人」終究也是湊合著的,也並非無懈 可擊。 在言情小說的世界理當任何事都是合乎美好標準及理想的,但她寫川嫦花 凋般的一生,是拿川嫦周遭的可笑、荒唐及殘酷來寫,像是公主被安插到 童話以外的現實世界一般格格不入。我個人以為這種寫作風格和言詞的尖 銳性,應該很難搆的上言情小說的範疇。 至於張愛玲的時代應該也存在著符合一般定義的言情小說,但因沒特意研 究比較,也不敢推斷。不過我私以為張愛玲是比較接近我說的,在她一篇 名曰「打人」的散文裡,她就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民初李涵秋的小說裡,這時候就應當跳出一個仗義的西洋傳教師,或 是保安局長的姨太太(女主角的手帕交,男主角的舊情人。)偶爾天真 一下還不要緊,那樣有系統地天真下去,到底不大好。」 一個沒法「有系統的天真下去」的女作家,我想是很難徹底盡興的言情起 來,殊不知寫就一個言情故事自然需要佯裝天真的本事,而這種天真的本 領,我是未曾於張愛玲的文字裡領教過。 : 我個人覺得阿... : 因為現在華人小說家裡,對於古典文學的涉獵都在向下退步 這倒未必,有時候也必須考慮到一般大眾的愛好,不見得是所有的作家都 在退步。 : 所以已經很少人可以用典用字那麼精細婉轉 : 沒有人寫的出來,自然沒有人能了解張愛玲那時代的文字啦! : 不如說張愛玲那個年代的人國文造詣比現在高 : 現代青年不了解或是抱持著崇拜的態度也就很正常了... 張愛玲的文章有用典,可我覺得不多,也還沒有到現代青年難以瞭解,或 必須因此心生崇拜的地步。否則歐陽修、蘇軾等古文大家,理應翻紅。何 況論精細婉轉,光是「婉轉」一詞,我就覺得比較接近瓊瑤,而非張愛玲 了。 張愛玲的文字之所以迷人,我覺得在於她寫人敘事看的透徹而且精準,彷 彿看了事物的表面不夠,表面的美好不足採信,還要把底子整個也翻開來 瞧瞧似的。甚至我也從不覺得她特意使用華麗的詞藻來敘事,總之每個字 是有它的用處,而不只是為了好看的。張愛玲形容譬喻一向極其精確,常 常一語便道破某些事情的本質,或時有特出的觀點與想法(這在她的散文 中尤其明顯),要說她值得崇拜,也該是因為這些。ꄊ : 換個角度想,也許30年後 : 也有人像我們一樣用崇拜的態度在討論吳淡如呢... : (真可怕) 我想文字內容的價值是不會變的,若是沒有內容即便是詞藻再華麗也沒得 救。基本上我對三十年後的大眾還是保有一點信心。五十年過去,張愛玲 的文字在現代仍然具有魅力,喜歡她的人還是很多。 就算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吧,僅僅三十年光陰,應該也還無法彌補吳淡 如與張愛玲之間的差距。 往好處想,在這件事上稍微有系統的天真下去,我覺得是無妨的 :P -- 通篇個人想法,若有冒犯之處請見諒^^" -- Let me grab away your soul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85.130.253 ※ 編輯: arvil 來自: 210.85.130.253 (08/11 16:55)
文章代碼(AID): #_DqC9pi (ChangAiLi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_DqC9pi (ChangAi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