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書本電子化應該能促進進步吧?

看板C_Chat作者 ( )時間1年前 (2022/12/07 08:11), 編輯推噓35(35083)
留言118則, 25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討論 書本電子化之後 中間的印刷出版囤貨上架廣告等等步驟都省去了 就變成了一個單純的epub檔 而且也沒有保存問題 在實體書如此衰退的時候 書的電子化推動似乎還是沒有很快 特別是書城的大一統更是緩慢 幾乎沒有一個平台 能夠真正廣閱覽所有出版社的書的(繁中) 像當年實體CD被mp3打趴 mp3又逐步被itunes正版網路音樂取代 最後在串流音樂下大一統---大部分人不再買實體CD 線上單曲 而是改成直接訂閱串流音樂平台 再讓平台跟音樂人自己分潤拆帳 雙贏 以現在來說 如果書城平台跟絕大部分出版社簽約 讓大部分消費者訂閱 出版社再跟平台分潤 平台再跟作者分潤 也許利潤很薄 可是應該真的做得起來 我覺得現在電子書就是--閱讀器(ex.Kobo)做得很不錯 但內容卻乏善可陳 書的電子化進程為什麼沒辦法像串流音樂那樣呢? 串流音樂也不過就網路時代發達後的事 沒幾年就統一天下惹 有人說是出版社利益喬不攏 但死守現在這狀態會比較好嗎? 閒聊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60.1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70371879.A.C1E.html

12/07 08:14, 1年前 , 1F
我不知道,但我自己是買不少了
12/07 08:14, 1F

12/07 08:16, 1年前 , 2F
你要先看是台灣還日本, 台灣都代理基本就是看日方給不
12/07 08:16, 2F

12/07 08:17, 1年前 , 3F
給你賣, 日方條件多台灣代理很多根本進了反而倒賠
12/07 08:17, 3F

12/07 08:18, 1年前 , 4F
因為串流的利潤薄到音樂人沒辦法靠音樂的版權費當主要收入
12/07 08:18, 4F

12/07 08:18, 1年前 , 5F
,已經轉型成靠演唱會、代言商品等等「其他收入」為主的
12/07 08:18, 5F

12/07 08:18, 1年前 , 6F
收入模式
12/07 08:18, 6F

12/07 08:18, 1年前 , 7F
沒有利益,願意看書的人是越來越少,少到快撐不起平台
12/07 08:18, 7F

12/07 08:19, 1年前 , 8F
而且串流本來也不是做音樂的主要收入,比較像大型廣告
12/07 08:19, 8F

12/07 08:20, 1年前 , 9F
有了「其他」之後,音樂版權收入就變的可有可無了,所以才
12/07 08:20, 9F

12/07 08:20, 1年前 , 10F
可以讓你有那麼低的價錢那麼多的歌聽到飽
12/07 08:20, 10F

12/07 08:20, 1年前 , 11F
就像動畫公司的主要收入也不是來自串流平臺的道理一樣
12/07 08:20, 11F

12/07 08:21, 1年前 , 12F
不是靠「串流平臺收入本身」就能撐的起來的支出
12/07 08:21, 12F

12/07 08:21, 1年前 , 13F
而且日本的話, 電子書平台還是角川難得能賺錢的, 又不
12/07 08:21, 13F

12/07 08:22, 1年前 , 14F
是傻了把金雞母送人養..
12/07 08:22, 14F

12/07 08:23, 1年前 , 15F
雖然動畫版權如果是賣到全球的串流平臺的話,授權費是有一
12/07 08:23, 15F

12/07 08:23, 1年前 , 16F
個保底小虧甚至能回本的價,但要賺還是要靠「其他」
12/07 08:23, 16F

12/07 08:24, 1年前 , 17F
目前的銷售模式裡,拉抬漫畫的銷量就是那個「其他」
12/07 08:24, 17F

12/07 08:31, 1年前 , 18F
DRM垃圾
12/07 08:31, 18F

12/07 08:31, 1年前 , 19F
電子書我覺得跟串流差滿多的,電子書又不是免費能看
12/07 08:31, 19F

12/07 08:31, 1年前 , 20F
全部的
12/07 08:31, 20F

12/07 08:33, 1年前 , 21F
醒醒 Netflix現在都開始看廣告了 你覺得和第四台差在哪裡
12/07 08:33, 21F

12/07 08:34, 1年前 , 22F
音樂和電子書只是落後更久一點的串流 還在燒錢楊桃還沒沙
12/07 08:34, 22F

12/07 08:35, 1年前 , 23F
根據之前角川的調查,在日本漫畫和輕小說的電子書市佔率
12/07 08:35, 23F

12/07 08:35, 1年前 , 24F
超過一半
12/07 08:35, 24F

12/07 08:35, 1年前 , 25F
這篇不就講電子書沒串流功能嗎
12/07 08:35, 25F

12/07 08:36, 1年前 , 26F
而且就是因為價格有堅持住,所以是有利潤的
12/07 08:36, 26F

12/07 08:36, 1年前 , 27F
有利潤才能繼續發展
12/07 08:36, 27F

12/07 08:37, 1年前 , 28F
出版社又不一定想給別的平台抽成,現在還沒有出現壟斷
12/07 08:37, 28F

12/07 08:37, 1年前 , 29F
平台自己下去做還有機會做大
12/07 08:37, 29F

12/07 08:37, 1年前 , 30F
電子書串流是什麼情況?XD
12/07 08:37, 30F

12/07 08:38, 1年前 , 31F
現在就是這樣,日本的出版社沒有小到任平臺予取予求的地步
12/07 08:38, 31F

12/07 08:39, 1年前 , 32F
電子書串流就類似付費的盜版網站啦
12/07 08:39, 32F

12/07 08:40, 1年前 , 33F
想一個月99之類的全館看到飽當作是有付費了
12/07 08:40, 33F

12/07 08:41, 1年前 , 34F
但是串流其實在層層抽成之後,最後到創作者手上的也沒比盜
12/07 08:41, 34F

12/07 08:41, 1年前 , 35F
版好多少
12/07 08:41, 35F

12/07 08:43, 1年前 , 36F
如果是要說訂閱大書庫,Amazon 的 Kindle Unlimited
12/07 08:43, 36F

12/07 08:43, 1年前 , 37F
應該算是這種服務?
12/07 08:43, 37F

12/07 08:44, 1年前 , 38F
只是我覺得音樂跟書本性質上有點落差就是了
12/07 08:44, 38F

12/07 08:52, 1年前 , 39F
明明繁中的書幾乎都全平台上架,哪有不能廣閱的平台
12/07 08:52, 39F
還有 39 則推文
12/07 10:09, 1年前 , 79F
體驗也很難達成
12/07 10:09, 79F

12/07 10:09, 1年前 , 80F
角川這類封閉平台做越大越讓人難過,明明大部分書都可以在
12/07 10:09, 80F

12/07 10:09, 1年前 , 81F
開放平台買
12/07 10:09, 81F

12/07 10:12, 1年前 , 82F
台灣很多一本55都賣不動了
12/07 10:12, 82F

12/07 10:39, 1年前 , 83F
轉型不可能很快啦 傳統書籍的整個產業鏈在那邊撐著
12/07 10:39, 83F

12/07 11:14, 1年前 , 84F
出版社是想賺錢,不是想玩割喉戰自殺
12/07 11:14, 84F

12/07 11:46, 1年前 , 85F
我覺得根本是台灣看書的人真的少吧
12/07 11:46, 85F

12/07 11:52, 1年前 , 86F
作家創作也是想賺錢,不是賺鼓勵賺掌聲
12/07 11:52, 86F

12/07 11:54, 1年前 , 87F
至於買電子版不安的也可以買紙本,出版社從來沒有放棄過
12/07 11:54, 87F

12/07 11:54, 1年前 , 88F
紙本
12/07 11:54, 88F

12/07 11:55, 1年前 , 89F
紙本跟電子對出版社而言不是對立的東西
12/07 11:55, 89F

12/07 11:56, 1年前 , 90F
是優缺點互補的東西
12/07 11:56, 90F

12/07 12:03, 1年前 , 91F
就有些公司覺得電子書少賺所以整天扣著吧
12/07 12:03, 91F

12/07 12:10, 1年前 , 92F
大概覺得這樣買三套的(X)人 閱讀那套賣電子就少賺了
12/07 12:10, 92F

12/07 12:35, 1年前 , 93F
對電子版不安,影響最小的選擇是去跟開放平台買電子書,改
12/07 12:35, 93F

12/07 12:35, 1年前 , 94F
買紙本就從根本上失去買電子書的意義
12/07 12:35, 94F

12/07 12:35, 1年前 , 95F
封閉平台是在一般人對電子檔的不信任之上再增加平台終止營
12/07 12:35, 95F

12/07 12:35, 1年前 , 96F
業的風險
12/07 12:35, 96F

12/07 12:35, 1年前 , 97F
像音樂平台Tidal今年十月關閉音樂商店轉型成全訂閱制,導致
12/07 12:35, 97F

12/07 12:35, 1年前 , 98F
以前在該商店購買的音樂只提供到明年一月,以前買音樂的人
12/07 12:35, 98F

12/07 12:35, 1年前 , 99F
以為買了就可以聽到死,結果變成要每個月附訂閱費,下架了
12/07 12:35, 99F

12/07 12:35, 1年前 , 100F
還沒到聽
12/07 12:35, 100F

12/07 12:35, 1年前 , 101F
開放平台就沒這問題,亞馬遜Google圖書樂天Kobo一大堆超大
12/07 12:35, 101F

12/07 12:35, 1年前 , 102F
型書商都是開放式平台,角川的書也有販售
12/07 12:35, 102F

12/07 12:35, 1年前 , 103F
但台灣和日本依然有大量的人在BookWalker買書,真的很危險
12/07 12:35, 103F

12/07 13:02, 1年前 , 104F
要授權去哪個平臺我相信角川也有他們的考量,其實只要是
12/07 13:02, 104F

12/07 13:02, 1年前 , 105F
正版的出版社都能賺到他們該賺的,但角川也沒有「只讓book
12/07 13:02, 105F

12/07 13:02, 1年前 , 106F
walker獨佔他們家的書」,只不過不同的平臺授權不同的格
12/07 13:02, 106F

12/07 13:02, 1年前 , 107F
式,定價如何是另一回事就是了
12/07 13:02, 107F

12/07 13:08, 1年前 , 108F
消費者選平臺之前本來就要考慮清楚自己要什麼,因為每個
12/07 13:08, 108F

12/07 13:08, 1年前 , 109F
平臺的特點其實不同
12/07 13:08, 109F

12/07 13:10, 1年前 , 110F
有些平臺的特點是開放式可匯出,有些特點是上架速度快且便
12/07 13:10, 110F

12/07 13:10, 1年前 , 111F
宜,有些特點是電子紙的閱讀體驗好,有些則是拿起手機就可
12/07 13:10, 111F

12/07 13:10, 1年前 , 112F
以隨時看,有些則是推出部分的書捆綁訂閱制
12/07 13:10, 112F

12/07 13:10, 1年前 , 113F
每個平臺其實都有他們的特點,找自己適合的
12/07 13:10, 113F

12/07 13:15, 1年前 , 114F
附帶一提,我消費acg產品在意的點一直是「我消費的每分錢
12/07 13:15, 114F

12/07 13:15, 1年前 , 115F
裡會有幾%分到作者手上」
12/07 13:15, 115F

12/07 13:16, 1年前 , 116F
並不是每個人都在意「是否可以永久持有該產品」「價格是否
12/07 13:16, 116F

12/07 13:16, 1年前 , 117F
夠低廉」,平臺很多,找自己適合的
12/07 13:16, 117F

12/07 16:23, 1年前 , 118F
實體書的好處是可以當擺設
12/07 16:23, 118F
文章代碼(AID): #1ZZzedmU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