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聲優 齊藤壯馬 確診新冠肺炎

看板C_Chat作者 (petohtalrayn)時間2年前 (2022/01/24 16:05), 2年前編輯推噓12(12029)
留言41則, 19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越來越多聲優確診COVID-19 雖然現在死亡率逐漸下降,但漸漸凸顯出來的是後COVID症候群的影響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283-z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隨手找的nature,去年三月的 COVID雖然最明顯的症狀是咳嗽這種像流感的症狀 但他其實會感染全身的器官,也會感染神經 後COVID症候群主要有這幾類 神經、精神:疲憊、生活品質下降、肌肉無力、關節疼痛; 焦慮/憂鬱、睡眠品質下降、PTSD、認知障礙(腦霧)、頭痛 呼吸道:喘、咳嗽,可能會需要持續給予氧氣 心血管:心悸、胸痛、血栓性疾病 腎臟:慢性腎病 皮膚:掉髮 可以看到神經學與精神症狀非常的多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COVID-19患者常常有感覺喪失的問題-因為這個病毒會感染神經 而「COVID腦霧」也是越來越被重視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還是建議打疫苗而不是真的透過被感染來獲得免疫力 被感染的人越來越多,就代表以後受到後COVID症候群影響的族群越來越多 而因為這個症候群目前我是還沒查到有比較明確的治療方式 而且也因為重症人數減少而導致越來越多人對COVID-19越來越沒有戒心 後COVID症候群默默造成的社會損失就無法停止 因此這邊借題科普一下,希望讓更多人知道COVID-19不是急性期過了就沒事 也希望這個症候群不要對聲優在工作上的表現影響太大(雖然一定會有影響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9.19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43011529.A.92C.html

01/24 16:07, 2年前 , 1F
這些副作用跟每天上班差不多 不知道在恐慌甚麼
01/24 16:07, 1F
你都沒上班就已經跟上過班一樣慘了,這真的不值得討論嗎

01/24 16:07, 2年前 , 2F
感謝分享資訊
01/24 16:07, 2F

01/24 16:07, 2年前 , 3F
一樓笑死
01/24 16:07, 3F

01/24 16:08, 2年前 , 4F
雞雞縮小比較可怕(X
01/24 16:08, 4F

01/24 16:08, 2年前 , 5F
我們可以開始X-men 了
01/24 16:08, 5F

01/24 16:08, 2年前 , 6F
上班有錢請假生病沒錢。
01/24 16:08, 6F

01/24 16:08, 2年前 , 7F
會禿就是會禿:(
01/24 16:08, 7F

01/24 16:09, 2年前 , 8F
只是確診可以爆破公司搞老闆(?
01/24 16:09, 8F

01/24 16:09, 2年前 , 9F
這不是社畜症狀
01/24 16:09, 9F

01/24 16:09, 2年前 , 10F
心臟方面的症狀是真的比較可怕 有朋友就從打完疫苗
01/24 16:09, 10F

01/24 16:09, 2年前 , 11F
全部都要抽 反正天選之人就會抽到東西
01/24 16:09, 11F

01/24 16:09, 2年前 , 12F
後開始會有心悸的症狀 某天還突然在逛101時發作休克
01/24 16:09, 12F

01/24 16:10, 2年前 , 13F
幸好及時急救保住一條小命
01/24 16:10, 13F
打疫苗跟感染不一樣,你那個朋友我建議回報一下疫苗副作用 這邊講的是感染武漢肺炎過了急性期之後的長期症狀

01/24 16:10, 2年前 , 14F
不是說有懶覺會變小
01/24 16:10, 14F
好像有,但我只看到新聞,沒特別去找文章

01/24 16:10, 2年前 , 15F
「打完疫苗後」
01/24 16:10, 15F

01/24 16:10, 2年前 , 16F
有趣的是都把個別後遺症當成通案在看。
01/24 16:10, 16F

01/24 16:11, 2年前 , 17F
雞雞變小最恐怖
01/24 16:11, 17F

01/24 16:12, 2年前 , 18F
你每天上班有這些症狀不代表會卡位 多得病等於你每天上兩
01/24 16:12, 18F

01/24 16:12, 2年前 , 19F
份班兩倍慘啊(?
01/24 16:12, 19F

01/24 16:15, 2年前 , 20F
疫苗本身也是模擬病毒去誘發身體防衛機制 對身體造
01/24 16:15, 20F

01/24 16:16, 2年前 , 21F
幹 一樓你.....QQ
01/24 16:16, 21F

01/24 16:16, 2年前 , 22F
現在的疫苗不一定是模擬病毒了。
01/24 16:16, 22F

01/24 16:16, 2年前 , 23F
成的變化其實跟確診康復後的情況類似 只是疫苗不會
01/24 16:16, 23F

01/24 16:17, 2年前 , 24F
懶覺那個新聞我看到是縮短四公分然後變軟wwww
01/24 16:17, 24F

01/24 16:17, 2年前 , 25F
像病毒造成更劇烈的影響
01/24 16:17, 25F
疫苗引起的症狀絕大多數是佐劑的影響,為了加強身體的免疫反應 mRNA我記得只是讓身體細胞生產病毒可以拿來辨識而沒有實際毒性的蛋白質 AZ實際上有打腺病毒但打AZ後的症狀基本上也不是腺病毒本身引起的 你講的是減毒疫苗,目前COVID的減毒疫苗我記得只有科興 除非你打的是科興不然不需要擔心這種問題

01/24 16:19, 2年前 , 26F
然後提醒一下,英國研究症狀是指「住院病患中的1/4」
01/24 16:19, 26F

01/24 16:19, 2年前 , 27F
,以英國的情況鬧到住院已經是重症到相當程度,也就是
01/24 16:19, 27F

01/24 16:19, 2年前 , 28F
重症中的1/4有此情況而不是患者中1/4有此情況。
01/24 16:19, 28F

01/24 16:19, 2年前 , 29F
不要以訛傳訛說啥被感染就1/4會腦霧。
01/24 16:19, 29F
但還是應該讓更多人知道COVID不是只有急性症狀 ※ 編輯: kuoyipong (61.219.191.4 臺灣), 01/24/2022 16:25:12

01/24 16:20, 2年前 , 30F
多數人在傳的後遺症都是重症的人才有。
01/24 16:20, 30F

01/24 16:21, 2年前 , 31F
謝謝你一樓 我決定辭職了
01/24 16:21, 31F

01/24 16:25, 2年前 , 32F
說不定負負得正反而上班症狀消失
01/24 16:25, 32F

01/24 16:27, 2年前 , 33F
我覺得就像感冒不會怎樣 但你也不會想感冒
01/24 16:27, 33F

01/24 16:37, 2年前 , 34F
今天才看到日本有醫生說發現很多無症狀等到出現後遺症
01/24 16:37, 34F

01/24 16:37, 2年前 , 35F
才發現染疫的人…
01/24 16:37, 35F

01/24 16:51, 2年前 , 36F
我說模擬病毒不是像減毒 是模擬病毒感染的機制
01/24 16:51, 36F

01/24 16:52, 2年前 , 37F
現行的疫苗哪個不是去模擬進而誘發身體免疫力的
01/24 16:52, 37F

01/24 18:20, 2年前 , 38F
神經與精神相關的,是病毒透過E蛋白進入細胞,這點即
01/24 18:20, 38F

01/24 18:21, 2年前 , 39F
使進到Omicron的變種,E蛋白的突變仍然不明顯。
01/24 18:21, 39F

01/24 18:22, 2年前 , 40F
而神經以外的,大多是由S蛋白感染細胞,此蛋白變化大
01/24 18:22, 40F

01/24 18:24, 2年前 , 41F
大部分變種之間的識別,都是由S蛋白的變化來鑑定。
01/24 18:24, 41F
文章代碼(AID): #1Xxbt9ai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Xxbt9ai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