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巨人物理

看板C_Chat作者 (暴風雪之喀秋莎)時間2年前 (2021/08/21 23:43), 2年前編輯推噓19(21234)
留言57則, 33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很多物理設定太豪洨的電玩或是影視作品都會被戲稱為XX物理 XX = 網球王子, GTA V, etc 巨人的物理設定是不是也怪怪的? 可以先假定巨人不論大小,質量都跟一般成人差不多(50~90kg)。因為漢吉說他把巨人頭 踢飛時,發現重量異常地輕,而我們知道巨人是由人類+(不超過50cc)人類脊髓液產生的 。因此,假如人體跟脊髓液之間沒有發生什麼核反應(就算有也不合理!!!),根據質量守 恆,巨人的質量應該跟一個成人近似,不論大小。 人體的密度約為900kg/m^3,空氣的密度約為1.23kg/m^3 考慮到人體和巨人的體積差異,如果是12公尺級以上的巨人,密度跟空氣已經差不多了 。也就是說這麼大的巨人,應該可以隨便飛來飛去才對;跑個步就可以飛起來、風一吹 就會飛起來...... 是不是應該也要有巨人物理學才對? ---- Sent from BePTT on my Google Pixel 4 X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4.5.2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29560632.A.E54.html ※ 編輯: kiwistar (42.74.5.239 臺灣), 08/21/2021 23:44:15

08/21 23:44, 2年前 , 1F
年經文 立體機動裝置就不可能了
08/21 23:44, 1F

08/21 23:46, 2年前 , 2F
你首先得先吐嘈世上哪來的巨人
08/21 23:46, 2F

08/21 23:46, 2年前 , 3F
質量會變大吧,只是沒有人體等倍放大那麼誇張
08/21 23:46, 3F

08/21 23:46, 2年前 , 4F
這是漫畫 end
08/21 23:46, 4F

08/21 23:47, 2年前 , 5F
請證明巨人的世界裡物理適用於現實世界
08/21 23:47, 5F

08/21 23:47, 2年前 , 6F
質量變大也不合理,身高變兩倍,體重變八倍,巨人可以把
08/21 23:47, 6F

08/21 23:47, 2年前 , 7F
自己壓死
08/21 23:47, 7F

08/21 23:47, 2年前 , 8F
照你的解釋 智慧型巨人從脖子脫離時剩下的殘骸質量為0
08/21 23:47, 8F

08/21 23:48, 2年前 , 9F
我覺得看彈幕的時候 有些整天拿牛頓來吐槽的很老梗
08/21 23:48, 9F

08/21 23:49, 2年前 , 10F
巨人比想像中輕這個設定我也不知道有什麼用
08/21 23:49, 10F

08/21 23:49, 2年前 , 11F
立體機動就不行了,乍看之下好像可以,但仔細想全是
08/21 23:49, 11F

08/21 23:49, 2年前 , 12F
漏洞
08/21 23:49, 12F

08/21 23:49, 2年前 , 13F
而且她只是說比想像中輕 沒說巨人重量=還是人的重量
08/21 23:49, 13F

08/21 23:51, 2年前 , 14F
我覺得這個設定早就被遺忘了,初期大概是想暗示人類變的
08/21 23:51, 14F

08/21 23:51, 2年前 , 15F
死巨人的肉消失這點 當初設定成未知原因就好了 弄成
08/21 23:51, 15F

08/21 23:51, 2年前 , 16F
重量輕算是多一個破綻吧
08/21 23:51, 16F

08/21 23:51, 2年前 , 17F
巨人物理學第一定律:窩不知道
08/21 23:51, 17F

08/21 23:51, 2年前 , 18F
我們根據質量守恆定律認定變巨人還是一樣重 但是嚴格來
08/21 23:51, 18F

08/21 23:52, 2年前 , 19F
說沒人知道變巨人這個過程到底會不會增加質量
08/21 23:52, 19F

08/21 23:53, 2年前 , 20F
巨人變身就不是遵守質量守恆的變化阿
08/21 23:53, 20F

08/21 23:54, 2年前 , 21F
比較輕的設定就是用來圓樓上說的會把自己壓垮這個問題
08/21 23:54, 21F

08/21 23:54, 2年前 , 22F
同時也能讓萊納把巨人從塔上丟出去
08/21 23:54, 22F

08/21 23:54, 2年前 , 23F
不會增加質量=低密度,那種物質本身根本殺不死人
08/21 23:54, 23F

08/21 23:55, 2年前 , 24F
同時密度低就算他們智商低到不會游泳也能飄去瑪萊進攻
08/21 23:55, 24F

08/21 23:56, 2年前 , 25F
一直覺得把巨人密度低是非常高明的設定
08/21 23:56, 25F

08/21 23:58, 2年前 , 26F
還有變巨人的質量會增加同時也代表巨人的肉體是從異空
08/21 23:58, 26F

08/21 23:58, 2年前 , 27F
間來的所以不用遵守質量守恆 算是暗示了道路的存在
08/21 23:58, 27F

08/21 23:59, 2年前 , 28F
光是立體機動裝置就完全違背物理定律了好嗎,就虛構
08/21 23:59, 28F

08/21 23:59, 2年前 , 29F
有重量吧 不是還拿來空投
08/21 23:59, 29F

08/21 23:59, 2年前 , 30F
故事在認真什麼
08/21 23:59, 30F

08/22 00:01, 2年前 , 31F
所以巨人的設定以六樓的例子來講大概就是身高變兩倍但
08/22 00:01, 31F

08/22 00:01, 2年前 , 32F
體重只變四倍 所以不會壓死自己又能浮在水上游泳 多出
08/22 00:01, 32F

08/22 00:01, 2年前 , 33F
來的三倍體重來自道路
08/22 00:01, 33F

08/22 00:02, 2年前 , 34F
覺得這設定多餘的大概都是沒看完或是沒仔細看
08/22 00:02, 34F

08/22 00:03, 2年前 , 35F
你在意巨人會不會壓死自己 怎麼不在意為什麼能變出巨人
08/22 00:03, 35F

08/22 00:09, 2年前 , 36F
哈哈哈以前高中補習班物理老師有特地提出來討論
08/22 00:09, 36F

08/22 00:10, 2年前 , 37F
變巨人重量會變重啦!多的部分是從道路黑科技傳來的
08/22 00:10, 37F

08/22 00:12, 2年前 , 38F
用脊髓液作媒介跟始祖的空間作能量轉移..大概
08/22 00:12, 38F

08/22 00:14, 2年前 , 39F
這老問題大概在十年前的漫吐版就吐過了 就確實有問題但也
08/22 00:14, 39F

08/22 00:14, 2年前 , 40F
就這樣繼續看
08/22 00:14, 40F

08/22 00:16, 2年前 , 41F
其他不提,之前已經有yt用電腦模擬立體機動,地球人體穿上
08/22 00:16, 41F

08/22 00:16, 2年前 , 42F
去蕩必死無疑好嗎…
08/22 00:16, 42F

08/22 00:17, 2年前 , 43F

08/22 00:22, 2年前 , 44F
如果漫畫家要考慮那麼多,乾脆不要畫
08/22 00:22, 44F

08/22 00:28, 2年前 , 45F
不是因為要埋巨人都是沙堆出來的伏筆嗎?
08/22 00:28, 45F

08/22 01:03, 2年前 , 46F
真實世界就沒巨人 你講那麼多也沒任何參考物可以驗證
08/22 01:03, 46F

08/22 01:03, 2年前 , 47F
08/22 01:03, 47F

08/22 01:23, 2年前 , 48F
推O大,有種暗示巨人身體是從其他空間形成
08/22 01:23, 48F

08/22 01:57, 2年前 , 49F
變身有閃電,閃電的能量變的吧
08/22 01:57, 49F

08/22 02:45, 2年前 , 50F
你的假設就錯了
08/22 02:45, 50F

08/22 03:36, 2年前 , 51F
不是始祖透過道路傳過來的嗎 不會守恆吧
08/22 03:36, 51F

08/22 05:28, 2年前 , 52F
原來是蟲洞啊,那就沒辦法了
08/22 05:28, 52F

08/22 06:10, 2年前 , 53F
勸你是不要嘴設定最嚴謹的_,怎麼說都沒用。
08/22 06:10, 53F

08/22 06:44, 2年前 , 54F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我就覺得很好笑
08/22 06:44, 54F

08/22 18:00, 2年前 , 55F
你們太客氣了吧,這種文居然沒被噓
08/22 18:00, 55F

08/22 18:02, 2年前 , 56F
誰跟你說過巨人的質量是多少的,閃電劈下來長出肉體本
08/22 18:02, 56F

08/22 18:02, 2年前 , 57F
來就不科學,你還在那邊扯質量守恆定理,笑死
08/22 18:02, 57F
文章代碼(AID): #1X8HyuvK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