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日本和美國動畫電影的模式差異

看板C_Chat作者 (瘋法師)時間4年前 (2019/12/01 09:09),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a5378623 (黑雲)》之銘言: : 更具體地來說,是看完冰雪2和Fate系列比較反映出的創作和商業模式的差異 : 雖然我個人是覺得冰雪2很不怎麼樣,但這篇文章不是要比較兩者優劣 : 只是冰雪2很明顯是個「續集」,而在我看來,它的失敗也是因為身為續集 : 不只有前作的包袱,又因為商業利益沒辦法讓故事真正完結(例如角色死亡) : 而同樣的問題其實也出現在漫威電影,都是迪士尼的IP也都是賣角色的IP大作 : 也因為賣角色,所以必須放棄大敘事--但有趣的是,這個問題其實普世皆然 : 不管是資本考慮,還是時代的變化,很多日本文化學者也觀察到這種角色消費的現象 : Fate系列當然是其中翹楚,不說FGO是遊戲,就連小說和動畫也是不斷重複賣角色 : 但是Fate系列卻可以擺脫「續集」的束縛,也不用像美漫那樣動不動就搞重啟 : 反正就是相同角色和世界觀,其他大家各自創作,只有剛開始會約束不要太吃書 : 然而除非是重度粉絲,大家其實也不在乎,也不至於出現冰雪2或漫威的困擾 :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創作者的習慣不同?東西文化差異?還是商業模式呢? : 最後說個題外話,迪士尼這種考慮角色商業價值而不得不犧牲敘事的困境 : 似乎有點像是受到魔術協會的「封印指定」於是不再能有變化的困擾啊~ 美式作品玩平行世界己經行之有年了,又或著這樣說好了。 美式作品中的角色就是演員,各平行世界只是他們演的不同戲劇而已。 所以不少名角色都有各式各樣的戲劇作品,同一個職位或英雄都常會有不同角色出演而帶 出各種劇情的事。 而且連惡墮、喪屍化、反目對殺.....各種劇情都有了。 你在這喊角色包袱是美系作品的問題。 我真心覺得黑人問號。 如果你只是針對冰雪奇緣二,那就只是續集做的沒第一集好而已,但票房也不差呀!像迪 士尼的花木蘭二我也覺得很微妙呀!但還不是有不少人喜歡。 -- 我們不應該依負擔的罪惡來選擇道路, 而是在選擇的道路上負擔自己的罪惡。 ──蒼崎橙子 「空之境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39.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75162562.A.2D9.html

12/01 09:38, 4年前 , 1F
美漫把角色都當成作者自己想法的載體 在不變更角色核
12/01 09:38, 1F

12/01 09:38, 4年前 , 2F
心元素下自由的發揮 自己覺得這才是美漫有趣的地方
12/01 09:38, 2F

12/01 09:40, 4年前 , 3F
其實把角色當成演員就好了 時不時還會換代呢
12/01 09:40, 3F

12/01 13:28, 4年前 , 4F
你說的是漫畫不是電影把
12/01 13:28, 4F

12/01 17:06, 4年前 , 5F
電影? 光蜘蛛人就多少版本了
12/01 17:06, 5F

12/01 17:07, 4年前 , 6F
而且你原文還拿手遊出來談
12/01 17:07, 6F

12/01 18:20, 4年前 , 7F
我是說不要談...
12/01 18:20, 7F
文章代碼(AID): #1TunB2BP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TunB2BP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