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小四數-逐次減項

看板CS_TEACHER作者 (鱒魚五六)時間10年前 (2013/10/31 14:39), 編輯推噓17(17045)
留言62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一箱糖果有45顆 阿姨買了3箱 媽媽買了5箱 請問兩人共買了幾顆? 我是這麼教學生的 先算出媽媽跟阿姨共買了幾箱:3+5=8 再算出有幾顆:8*45 = 360 所以列一個式子: (3+5)*45 = 8*45 = 360 A:360顆 然後隔天學生過來跟我說我教錯了 因為他們老師說正確算式是 45*(3+5) =45*8 =360 A:360顆 因此作業這類型的題目全錯 想請問是我的方法真的錯了嗎? 因為解答是他們老師的寫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0.211.244

10/31 14:51, , 1F
一箱有幾顆是主角。
10/31 14:51, 1F

10/31 14:52, , 2F
單位是<顆> 老師是對的
10/31 14:52, 2F

10/31 15:23, , 3F
沒寫單位有差嗎? 8(箱)*45(顆/箱) = 360顆阿
10/31 15:23, 3F

10/31 15:31, , 4F
誰放前面 誰放後面 有這麼大的差別喔@@!
10/31 15:31, 4F

10/31 15:32, , 5F
那我在教理化時 常常把算式亂調動 不也教錯了
10/31 15:32, 5F

10/31 15:33, , 6F
追求這種誰前誰後的小毛病 會不會太...... 更何況乘法不
10/31 15:33, 6F

10/31 15:35, , 7F
是有交換律的性質 我是不知道是不是小學教程規定要這樣教
10/31 15:35, 7F

10/31 15:37, , 8F
但這種無關緊要的毛病 實在沒有挑的必要
10/31 15:37, 8F

10/31 17:42, , 9F
其實這是老師普遍教法,會要求學生依照題目給的順序
10/31 17:42, 9F

10/31 17:42, , 10F
來列式
10/31 17:42, 10F

10/31 19:15, , 11F
老師是對的 現在都是這麼要求的
10/31 19:15, 11F

10/31 19:21, , 12F
不覺得這是沒必要的耶 現在小朋友從教乘法開始就是這麼嚴格
10/31 19:21, 12F

10/31 19:22, , 13F
要求的 8*45 跟45*8 意思是不一樣的不是嗎?要讓小朋友理解
10/31 19:22, 13F

10/31 19:25, , 14F
這之中的邏輯 然後打好基礎 不然會有小朋友看到應用題裡的
10/31 19:25, 14F

10/31 19:26, , 15F
數字啥都沒想就直接拿來乘一乘
10/31 19:26, 15F

10/31 20:24, , 16F
那應該是更要強調單位的因次關係(例如DOA2大的算法) 而非
10/31 20:24, 16F

10/31 20:24, , 17F
強制規定誰前誰後 更何況以原PO的學生為例 其實學生被改
10/31 20:24, 17F

10/31 20:25, , 18F
全錯之後 其實學生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是錯的 那這種教法有
10/31 20:25, 18F

10/31 20:26, , 19F
義嗎? 不能因為怕學生應用題會亂算就強迫學生怎麼算 而
10/31 20:26, 19F

10/31 20:26, , 20F
是要去強調單位的合理性!!
10/31 20:26, 20F

10/31 20:28, , 21F
其實這也是我覺得建構式數學被一般小學老師誤解的原因 要
10/31 20:28, 21F

10/31 20:28, , 22F
建立的是學生的觀念 讓學生知道為什麼 而不是強迫讓學生
10/31 20:28, 22F

10/31 20:29, , 23F
這樣算 等知道原理後 要怎麼算都可以 只要合理即可
10/31 20:29, 23F

10/31 20:35, , 24F
其實老師只是僵化照標準算式改題而已
10/31 20:35, 24F

10/31 20:49, , 25F
請問mikuru老師,45顆的8倍,不能把8倍放前面嗎?
10/31 20:49, 25F

10/31 20:49, , 26F
那小學生上國中以後,g的8倍,要寫g8嗎? 我記得我們老師教8g
10/31 20:49, 26F

10/31 21:17, , 27F
3個2相加,跟2個3相加...算出來都是6
10/31 21:17, 27F

10/31 22:12, , 28F
所以樓上認為原PO的算法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10/31 22:12, 28F

10/31 22:13, , 29F
看的觀點不同 寫的算式就會有差異 但是只要過程合理 答
10/31 22:13, 29F

10/31 22:14, , 30F
案就會相同 這在國中數學OR理化就有不少地方可以相印証 重
10/31 22:14, 30F

10/31 22:15, , 31F
要在過程要合理 而不在於算式的前後順序吧
10/31 22:15, 31F

10/31 22:45, , 32F
小學很多數學邏輯習慣的確是要好好建立 而要到哪種程度
10/31 22:45, 32F

10/31 22:45, , 33F
就看老師自己 不過也別太早下定論說學校老師怎樣怎樣 因為
10/31 22:45, 33F

10/31 22:46, , 34F
光聽小朋友單方面說詞 很多時候都跟真實情況差很多 不見得
10/31 22:46, 34F

10/31 22:47, , 35F
老師沒有好好跟小朋友解釋原因
10/31 22:47, 35F

10/31 22:50, , 36F
而且橫寫文字的閱讀順序左到右 在學數學運算的早期強調
10/31 22:50, 36F

10/31 22:51, , 37F
這點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乘法意義應該不是甚麼意外的事吧
10/31 22:51, 37F

10/31 22:55, , 38F
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合理,只是我覺得列出式子與算出結果應該是
10/31 22:55, 38F

10/31 22:59, , 39F
二個不同的層次
10/31 22:59, 39F

10/31 23:00, , 40F
更甚者 有的老師會要求同學解釋自己的算式理由來確認學生
10/31 23:00, 40F

10/31 23:01, , 41F
寫算式時是否真的理解題目 來決定要給對或錯 小四的小朋友
10/31 23:01, 41F

10/31 23:02, , 42F
是否真的理解交換律的意義 是我自己會在意的點
10/31 23:02, 42F

11/01 02:14, , 43F
學生只記得這樣寫可以那樣寫也可以,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11/01 02:14, 43F

11/01 02:21, , 44F
單位是顆,就要把顆放前面乘,乘數、被乘數位置要對
11/01 02:21, 44F

11/01 03:19, , 45F
老師是對的... 強調單位量
11/01 03:19, 45F

11/01 03:20, , 46F
乘法來自於 連加 就等同於 次方來自於 連乘
11/01 03:20, 46F

11/01 03:22, , 47F
然後C2C提到的是代數上約定 文字與數字的乘積 可省略乘號
11/01 03:22, 47F

11/01 03:22, , 48F
但數字部分需要寫前面
11/01 03:22, 48F

11/01 04:38, , 49F
建構式數學是這樣講沒錯 但就算完全不照這一套 往後學習
11/01 04:38, 49F

11/01 04:39, , 50F
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畢竟很多大人都不能理解建構數學了
11/01 04:39, 50F

11/01 04:39, , 51F
何況是國小生? 所以大部分國小生都只是把建構數學都順序
11/01 04:39, 51F

11/01 04:39, , 52F
"背"起來而已
11/01 04:39, 52F

11/01 04:40, , 53F
11/01 04:40, 53F

11/01 09:37, , 54F
我其實也很少注意這種地方 有時候列式也沒注意順序
11/01 09:37, 54F

11/01 09:37, , 55F
不過 我在想或許對於小小孩 可能建立一些觀念的時候
11/01 09:37, 55F

11/01 09:39, , 56F
比較需要sop吧 否則在不清楚兩者差別的情況下
11/01 09:39, 56F

11/01 09:39, , 57F
觀念混淆的情況可能超過我們想像 比方說這個案例
11/01 09:39, 57F

11/01 09:40, , 58F
8*45我會想說8這個值加45次 45*8就是45加8次
11/01 09:40, 58F

11/01 09:41, , 59F
如果是糖果8箱每箱45顆 或許45*8比較能符合敘述邏輯
11/01 09:41, 59F

11/01 09:41, , 60F
有時候懂了愈多 反而愈容易忽略還不懂的人盲點在哪
11/01 09:41, 60F

11/01 16:40, , 61F
還是想請教,為何建構式數學的倍數要寫在後面不能寫在前面?
11/01 16:40, 61F

07/08 21:54, , 62F
有的老師會要求按照題目出現的順序列式
07/08 21:54, 62F
文章代碼(AID): #1ISVi5Lr (CS_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SVi5Lr (CS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