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後天又要試教了= ="

看板CS_TEACHER作者 (徵愛吐槽快嘴)時間16年前 (2008/06/24 03:17), 編輯推噓7(7015)
留言22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推 trvictor:給點小經驗.通常物理變化包含4種=>形變.相變.速度改變.溶 06/24 02:47 : → trvictor:解.除這些之外幾乎都是化學變化.一般國中範圍我是這樣給 06/24 02:48 : → trvictor:生速解法的.至於之後電解質的溶解....嗯...有待討論..... 06/24 02:48 : → trvictor:有些參考書寫化學變化(多數).有些寫是物理變化(少數).但 06/24 02:50 : → trvictor:我個人認為是物理變化 06/24 02:50 : → butterbread:推!!我的磚頭引出了一塊玉~ 06/24 02:57 to trivictor 大: 關於電解質溶於水屬於何種變化 這問題之前也困擾了我一陣子 後來我看到 台大化學系 鄭舜芬教授 給的解釋才比較了解 -- 主題:物質溶解於水 回應者:台大化學系 鄭淑芬 教授 張貼日期:2001/10/25 回應內容: 您所說的 "一般而言..我們將物質溶解於水是歸類於物理變化,這是無庸置疑的. " 這句話事實上就有問題。 "溶解" 本身是一個蠻複雜的現象,比如蔗糖溶於水,蔗糖是分子化合物, 溶解時蔗糖分子沒有分解,只是蔗糖分子和水分子均勻混合,所以可以說是物理變化。 但是如果是鹽溶於水,鹽在水裡解離成鈉離子與氯離子,就不能說是物理變化了。 而有很多離子化合物溶於水後,除了解離,還會產生水合錯合物,或水解反應, 很明顯是有化學反應,更不能說是物理變化了,你說的硫酸銅就是一例。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分界有些時候是很難,中小學課本為了簡單,常用二分法, 這樣的定義常造成學生錯誤的觀念,而且根深蒂固,很難改正。 這也是為什麼與其讓學生記憶定義,還不如引導學生思考與判斷。 -- 我在上課時,會引用這段資料給程度好的學生聽 至於比較跟不上的學生,我會請他們以學校老師的答案為主 運氣不錯的是,我任教的期間內並沒有老師有出 "食鹽的溶解" 是何種變化的考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28.109

06/24 03:38, , 1F
我這邊會說 可以寫出解離方程式 所以把他算成化學變化!
06/24 03:38, 1F

06/24 03:38, , 2F
不知道這樣講 允不允妥?
06/24 03:38, 2F

06/24 11:00, , 3F
有趣的解釋方式 XD
06/24 11:00, 3F

06/24 16:39, , 4F
同意樓上..有解離方程式 離子算是不同於原本分子的「新物質」
06/24 16:39, 4F

06/24 16:40, , 5F
所以 解離應該算是屬於化學變化..因為符合產生新物質的原則
06/24 16:40, 5F

06/24 21:48, , 6F
但如果說的太多會不會造成學生更難理解,畢竟他們
06/24 21:48, 6F

06/24 21:49, , 7F
算是剛入門在物理與化學這塊領域,也許說了更正確的
06/24 21:49, 7F

06/24 21:50, , 8F
的理論基礎,的確有助於理解。但會適用每個人嗎?
06/24 21:50, 8F

06/24 23:11, , 9F
所以c大,這段資料我是補充給程度好的學生聽
06/24 23:11, 9F

06/24 23:11, , 10F
其他的小朋友會當聽一段故事
06/24 23:11, 10F

06/24 23:12, , 11F
我只在他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期待某天會發芽 :)
06/24 23:12, 11F

06/25 00:15, , 12F
回Tz大...我是認為解離不算產生新物質~算是形態改變~說的
06/25 00:15, 12F

06/25 00:16, , 13F
更仔細一點~應該只有距離上的改變而已!
06/25 00:16, 13F

06/25 02:21, , 14F
我個人認為啦 離子化合物 和 單獨的帶電離子 應該是全然不同
06/25 02:21, 14F

06/25 02:22, , 15F
你說的距離改變 在國中 應該比較是固液氣三態 分子間的距離改變
06/25 02:22, 15F

06/25 02:23, , 16F
譬喻法來說 解離 像是 把車子拆成零件 每個零件 和原本車子是全
06/25 02:23, 16F

06/25 02:24, , 17F
然不同的東西 但是 分子化合物的溶解 就像把 車隊距離拉遠而已
06/25 02:24, 17F

06/25 02:25, , 18F
但是 每一台 車子都還是車子 沒有不同的東西出現.
06/25 02:25, 18F

06/25 09:30, , 19F
同意Tz大
06/25 09:30, 19F

06/25 19:31, , 20F
同意Tz大,這觀點與溶解的群聚效應相似
06/25 19:31, 20F

06/25 19:37, , 21F
藉由溶質與溶劑間的吸引力,溶劑分子將包圍溶質分子
06/25 19:37, 21F

06/25 19:40, , 22F
但溶質分子依舊還是溶質分子,本質上是不變的
06/25 19:40, 22F
文章代碼(AID): #18N_R5vs (CS_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N_R5vs (CS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