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現在的小孩都很賤??

看板CS_TEACHER作者 (法式小公主)時間16年前 (2008/05/21 05:24), 編輯推噓6(606)
留言12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我有一個學生,成績在班上算是中下程度。 不算笨,但是學業成績不好的原因我覺得是惡性循環的結果。 上課不太認真學習->一知半解->考試成績不理想->覺得自己很爛->認為 努力也沒有用->更不用心學習->更加聽不懂->.... 媽媽很擔心,但是沒有能力幫助孩子(媽媽英文程度沒有很好),最後便來求助 老師。 我的作法是跟孩子溝通,告知他媽媽很擔心他,老師也注意到了他的學習情形。 希望孩子能夠理解到老師並不是只關心那些成績好的孩子,而他們這些中下的孩 子就放著爛。 我請孩子每次下課之後就留下來寫英文功課,寫完我馬上改,錯的地方馬上教他。 教完之後再印一張讓他重寫,再有錯誤的地方就再教一次。 孩子下課時間是7點,我曾經這樣留他留到快要9點。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會覺得我 在針對他,但是我告訴他,"你留,老師陪你一起留,我沒有加班費,我也沒有抱 怨。因為讓你理解才是我最在意的重點。"後來孩子才不再反彈。 一陣子之後,孩子的小考成績進步了,不再是補考名單的常客。某次期末考時他的 筆試成績更是全班第4高分。不只他自己不敢相信,連同學也很訝異。 這樣的正面肯定帶動了良性循環。他開始習慣每天回家都抽1個小時複習英文,上 課遇到不懂的問題也會立刻發問,甚至開始影響坐在他旁邊的同學。 我相信,這個孩子所欠缺的,其實只是那雙拉住他的手。 -------------------- 另一個孩子,學習的理解力偏慢,偏偏那個班級算是菁英班,所以跟得很辛苦,成 績常常是吊車尾。 孩子有參加學校管樂團,時間又偏偏跟英文班有重疊,所以有時會提早離開。 長久下來,跟大家的差距愈來愈大。 媽媽想過把孩子降到級數較低的班級,孩子不願意,因為捨不得同學。 媽媽提議退出管樂團,專心顧好英文課。不只孩子不願意,我也不願意。 我跟媽媽說,孩子學習的路很漫長,不急於一時。而且,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這條 路(鑽研學問)。像XX(孩子的名字),我覺得他對管樂很有興趣,表現得也不 錯,說不定哪天在這條路上發光發熱也說不定。不要逼迫孩子去選擇,只希望他盡 力就好。 後來,孩子繼續參加管樂團,但是跟英文課強碰的時間他也會乖乖上完才趕去練團 。我們都知道孩子盡力了。 這個孩子所需要的,是對他另外一項可能性的尊重與包容。 -------------------- 台灣是升學主義掛帥的國家,很多人還是有"惟有讀書高"的遺毒。 但是我認為老師有責任去教導孩子甚至教導家長,不是只有唸書才是正途。 誰知道這樣的一念之間,你是不是在扼殺另一個未來的"台灣之光"? 如果孩子有這樣的能力及意願,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將能力發揮到極致。 如果讀書不是唯一的路,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找到自己的定位。 一起加油吧! :) -- 如果連我都不了解自己 在虛擬世界中的你 又能憑著這區區簽名檔而多了解我什麼? http://www.pixnet.net/copylov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152.86

05/21 09:20, , 1F
我都告訴學生跟家長不是唯有讀書高 但教育是突破貧富階級
05/21 09:20, 1F

05/21 09:21, , 2F
往上爬升最直接的道路 如果放棄讀書 一定要找到能夠養活
05/21 09:21, 2F

05/21 09:21, , 3F
自己的一技之長 :)
05/21 09:21, 3F

05/21 09:24, , 4F
我也是降跟我的學生說耶 S老師
05/21 09:24, 4F

05/21 09:25, , 5F
(握手) XD
05/21 09:25, 5F

05/21 09:26, , 6F
還有體保生來補習都會打瞌睡那種 我都跟他說:「老師知道
05/21 09:26, 6F

05/21 09:27, , 7F
你放學還要練習已經很累了 但是學業成績也會影響你分發到
05/21 09:27, 7F

05/21 09:28, , 8F
哪一間學校 所以學科也要維持一定的標準喔~」
05/21 09:28, 8F

05/21 09:29, , 9F
然後都會讓他在課堂上先趴個五分鐘 再叫他 XD
05/21 09:29, 9F

05/21 10:18, , 10F
推一下原po 認真的好老師..
05/21 10:18, 10F

05/21 13:04, , 11F
好文推
05/21 13:04, 11F

03/30 12:05, , 12F
Vygotsky的ZPD理論,原po有發揮到極致,好棒~拍拍手!
03/30 12:05, 12F
文章代碼(AID): #18Cq642b (CS_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8Cq642b (CS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