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中國是不是很多志願者啊?

看板CFantasy作者 (SaltLake)時間2年前 (2021/07/11 13:25), 2年前編輯推噓26(26016)
留言42則, 24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6/8 (看更多)
※ 引述《aiglas0209 (艾格拉斯)》之銘言: : 我看你是沒被用弟子規教育過齁? : 明明是某古人做來家庭教育的,結果被封建時代的王朝吹捧推廣來培養奴性 ^^^^^^^^^^^^^^^^^^^^^^^ : 然後步入現代後還會有國文老師把國文課搞成品德教育課,在那邊推廣弟子規 上面所述明顯違反現實。 1. 《弟子規》不是古代封建王朝教兒童之權威著作 《弟子規》根本不是古中國教育兒童的傳統基本教材,而且其內容多有違反 儒家經典者,甚至內容自相矛盾。畢竟其作者乃清代某未中舉的李姓秀才所 著,用於教導做完農活的「農民」,使其識字與行為不違法。 本書作者在政治與學術上並無其他成就。 換言之,即便清朝是所謂「封建王朝」之一,史實上本書並未受到吹捧或 推廣,甚至不是拿來做「家庭教育」用的,而使用對象也不是兒童。 2. 《弟子規》僅是「現代人」選座兒童教學之作品 《弟子規》有內容在台灣列入小學課本,乃西元 1990 年代所謂教改的某些 學者挑出來推廣的,其中影響最大的叫做王財貴。這些人停止儒家真正經典 之一的《四書》於學校體系教授,而採用《弟子規》。 中華民國是封建王朝? 顯然不是,所以不要違背史實把《弟子規》的推廣 ,尤其當作兒童教育之一推廣,當作封建王朝的「功勞」。 《弟子規》在中華民國教育界站穩之後,更加大力吹捧與推廣的是各種的 宗教團體。這些和儒家有何關係? 3. 小結 《弟子規》在中華民國被推廣,是教改某些人士所為,尤其是王財貴,以及 各種宗教團體。 《弟子規》作者是清代某個政治與學術都沒啥成就的未中舉秀才創作用以教 導農民識字之用,在所謂的封建王朝根本沒有權威性,遑論被推廣,也不是用 做家庭教育之用。 至於《弟子規》與儒家的關係? 除了作者是清代秀才之外,跟儒家沒啥關係 。根本不是儒家經典之一,只能說是某個儒家弟子為教導文盲識字之作。本書 之所以大興於中華民國,功勞是非儒家的一些教改人士與宗教團體。 綜上,原作者這方面相關主張,根本違反史實。簡單的網搜就可明白。 以下摘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9F%E5%AD%90%E8%A7%84 中華民國臺灣時期 黃曉丹指,九十年代,台灣迎來了解嚴後的教育自由化時代,1991年,台灣教育部 停止《四書》為中學唯一文化基本教材,台灣民間開始自行組織讀經。台灣學者 王財貴就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王財貴的讀經書目在二十年間不斷窄化,最初他的讀經書目包括 中西經典,但後來為了「便利、普及、實效、實證」的目的多次修訂, 真正普遍得到實施的,讀得最多的也就是《弟子規》。 而同時台灣各種宗教團體也希望借著讀經來擴大自己的聲譽,在1993-2000年之間, 台灣天帝教、一貫道、佛教的各種組織都捐印了大量讀經手冊和書籍。而這些宗教團體 捐印得最多的就是通俗易懂、篇幅簡短、不涉及形而上辯論的《弟子規》。《弟子規》 由此在台灣得到普及[12]。 台灣有大量民間《弟子規》學習班,多數為佛教寺廟與團體組織14]。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網站將《弟子規》列為數位僑教系列教材之一[15],並將其製作成為 安卓以及iPhone/iPod的app[16]。 台灣升恆昌免稅商店董事長江松樺稱要求7000多名員工必讀《弟子規》[17]。 2013年8月,台中監獄舉辦「弟子規」背誦決賽,要在3分鐘內背完是基本要求,還得拚速 度、比清晰和台風,個人組第1名可得2萬元新台幣獎金[18]。 2019年3月,部分學校因推行弟子規背誦產生爭議,引發網友的討論。[19][20] .... 評價 內容 《弟子規》本身與儒家經典裡的論述存在矛盾,甚至有自相矛盾。 《弟子規·入則孝》: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孔子家語·六本》: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 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 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弟子規·入則孝》: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按:如順父母好惡,為何需 諫?) 在吉林省長春市偽滿皇宮博物院的東北淪陷史陳列館中展出,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博 物館巡展的《勿忘9.18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史實展覽》中,《弟子規》被作為展品展出,其 說明為「偽滿宣揚『孝為先』的讀本」[36]。 .... 權威性 相當多的學者指出《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 絳州的一位一位秀才,沒有中舉,也沒有其他學術上或者政治上的成就。 黃曉丹指,《弟子規》出現在鴉片戰爭後,流行起來更要到二十一世紀, 它並不是中國「兒童傳統文化教育」的基本材料,歷史上的賢人君子、創作成果,與從 小讀《弟子規》毫無關係。 《弟子規》在最初的使用環境是晚清的祠堂、茶館、書館, 使用對象是幹完農活的成年農民用途是教農民識字、不違法。 李白杜甫沒有讀過它,清代的知識階層也不讀它,質疑它在今天被捧到了太高的位置[12] 。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也指與《論語》、《莊子》、《老子》相比,《弟子規》是無法算作 可以供奉在廟堂之中的經典之作。哪怕跟《三字經》相比,《弟子規》從歷史悠久的角度 也沒得比[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66.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antasy/M.1625981151.A.258.html

07/11 14:01, 2年前 , 1F
底線畫重點破壞了排版,讀起來有點痛苦
07/11 14:01, 1F

07/11 14:03, 2年前 , 2F
這篇比某個靠刻板印象鬼扯的好多了
07/11 14:03, 2F

07/11 14:06, 2年前 , 3F
笑惹 瘋狂打臉哎
07/11 14:06, 3F

07/11 14:12, 2年前 , 4F
同意一樓,想強調的話應該是用上色
07/11 14:12, 4F

07/11 14:15, 2年前 , 5F
話說我還真沒看過弟子規
07/11 14:15, 5F

07/11 14:27, 2年前 , 6F
上色比較好閱讀,只要不用難閱讀的配色
07/11 14:27, 6F
我是用 PCMan Combo 9.5.0 Beta,請問有啥快速為句子上色的功能? 或者有啥軟體有此功能? ※ 編輯: saltlake (114.24.66.63 臺灣), 07/11/2021 15:42:26

07/11 15:52, 2年前 , 7F
一貫道超愛
07/11 15:52, 7F

07/11 15:52, 2年前 , 8F
那些推崇幼童學弟子規的破麻女國文老師真的該死
07/11 15:52, 8F

07/11 15:53, 2年前 , 9F
白話文都還學不會
07/11 15:53, 9F

07/11 16:11, 2年前 , 10F
上色應該用控制碼就可以,不需要靠軟體
07/11 16:11, 10F

07/11 16:38, 2年前 , 11F
ctrl+C 和 Ctrl+V上色阿 不難 要查一下規則
07/11 16:38, 11F

07/11 16:40, 2年前 , 12F
起點打色碼 終點色碼空白直接確定
07/11 16:40, 12F

07/11 16:51, 2年前 , 13F
PCMAN的話有一個ANSI編輯的頁面
07/11 16:51, 13F

07/11 16:52, 2年前 , 14F
在那邊弄好直接複製回來就可以了
07/11 16:52, 14F

07/11 17:55, 2年前 , 15F
破壞排版是手機版嗎 我用電腦版看起來還好
07/11 17:55, 15F

07/11 19:51, 2年前 , 16F
我很討厭弟子規和百孝經。
07/11 19:51, 16F

07/11 23:14, 2年前 , 17F
電腦板沒問題+1y
07/11 23:14, 17F
※ 編輯: saltlake (114.24.66.63 臺灣), 07/11/2021 23:36:23

07/11 23:44, 2年前 , 18F
推這篇
07/11 23:44, 18F

07/12 01:30, 2年前 , 19F
完全沒看過+1 他有被列入教材嗎
07/12 01:30, 19F
樓上生得早,是一位幸福的人 :) 請參考下列連結自由時報的報導之摘錄 小二的兒子沒背《弟子規》被罵到哭 爸爸一看課本驚呆了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739677 2019/03/26 21:5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能訓練什麼能力嗎?1名父親在 批踢踢上表示,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因為沒有完成背誦《弟子規》的作業被 老婆罵到哭,連帶的該網友也被老婆怪罪。該父親正打算陪著兒子一起背的時 候,「看著裡面的內容,再看看只有國小二年紀的他,我沈默了。」 .... 網友拿著課本問:「老婆,三傳者,有公羊。有公羊是什麼意思?」沒想到, 得到的答案卻讓網友「無言到吐血」。網友認為裡面的內容,「我覺得程度至 少要國三左右,而且可能很多成年人都看不懂文字辭意。」該網友徵求解答, 「國小二年級這個階段,背誦這個是要訓練怎麼樣的能力?」 作家顏擇雅曾在臉書上發文引中國清朝的史料表示,「《弟子規》是地方官拿 來給沒文化的農民讀的」。顏擇雅批評,《弟子規》拿掉儒家典籍中鼓勵思考 ,質疑權威,弘毅進取的部份,「要孩子熟讀《弟子規》,就是認定孩子應該 接受清末廣大賤農那等級的教育。」顏擇雅分析,《弟子規》在台灣盛行的原 因,是台灣對教育有不實際的「速成」 幻想。顏擇雅指出,品格教育不是靠讀 什麼書,而是靠家長和孩子的互動以及持續對話,也依靠家長傾聽孩子的能力。 ※ 編輯: saltlake (114.24.66.63 臺灣), 07/12/2021 02:33:48

07/12 02:33, 2年前 , 20F
國小罰寫被罰過弟子規,我大概背起來三分之一吧
07/12 02:33, 20F

07/12 02:34, 2年前 , 21F
我印象中那不是教材,但是叫你罰寫的時候大概就是
07/12 02:34, 21F

07/12 02:34, 2年前 , 22F
弟子規
07/12 02:34, 22F

07/12 06:13, 2年前 , 23F
身為讀國編本的老人 我聽都沒聽過弟子規
07/12 06:13, 23F

07/12 06:40, 2年前 , 24F
40+老人現在才知弟子規在課本裡
07/12 06:40, 24F

07/12 07:14, 2年前 , 25F
小二看的懂弟子規裡面全部中文字?= =我不信
07/12 07:14, 25F

07/12 08:04, 2年前 , 26F
小二不能嗎?小一就會千字文不是很正常?
07/12 08:04, 26F

07/12 10:46, 2年前 , 27F
王財貴那套是讀經班,但新儒家早就不行了,王頂多只
07/12 10:46, 27F

07/12 10:46, 2年前 , 28F
是新儒家的邊邊角角。
07/12 10:46, 28F

07/12 10:51, 2年前 , 29F
我到小六才看的懂文言文,樓上那個小一千字文可能是
07/12 10:51, 29F

07/12 10:51, 2年前 , 30F
神童了
07/12 10:51, 30F

07/12 10:55, 2年前 , 31F
而且那新聞也只說是作業,我查了一下近20年國小低年
07/12 10:55, 31F

07/12 10:55, 2年前 , 32F
級主流教科書,連節選也沒,故不用把教改、國家政
07/12 10:55, 32F

07/12 10:55, 2年前 , 33F
策跟王財貴那套綁在一起。至於教師個人信仰或學校特
07/12 10:55, 33F

07/12 10:55, 2年前 , 34F
色課程就另說了。
07/12 10:55, 34F

07/12 11:00, 2年前 , 35F
背韻文就跟唱歌差不多,對學術能力好一些的學童不
07/12 11:00, 35F

07/12 11:00, 2年前 , 36F
難,但背跟懂是兩回事,了解有沒有三成都是問題。
07/12 11:00, 36F

07/12 11:00, 2年前 , 37F
我個人寧願課後讓中低年級學童戶外活動,也不要背
07/12 11:00, 37F

07/12 11:00, 2年前 , 38F
那些一知半解又過時的渣滓。
07/12 11:00, 38F

07/12 11:01, 2年前 , 39F
修正:學術能力→學習能力
07/12 11:01, 39F

07/12 17:33, 2年前 , 40F
07/12 17:33, 40F

07/14 15:57, 2年前 , 41F
反正都是不懂要背,為什麼不背程式語言,這個未來有
07/14 15:57, 41F

07/14 15:57, 2年前 , 42F
用多了
07/14 15:57, 42F
文章代碼(AID): #1Wwe3V9O (CFantas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Wwe3V9O (CFant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