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28歲女理財規劃

看板CFP作者 (夜歌)時間6年前 (2018/05/14 17:41), 6年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6/10 (看更多)
有人可以討論和指教真好! (我好興奮啊.jpg) ※ 引述《s324927 (pokerface)》之銘言: : 我有些不同意Renenth大的地方,並不一定正確,也想分享些想法,和同為學習財務規劃 : 的所有前輩請教: : 1.市場報酬並不是「用時間來換取」的,報酬來自承擔風險,幾乎是財經學界被檢驗得最 : 無疑義的鐵律。再者「任何風險和動盪,在時間面前都將顯得再也不可怕」,恕我用詞嚴 : 厲,更是可怕、不負責任的描繪,至多只能令在真實世界,毫無持有任何證券經驗的「門 : 口觀望型投資人」(我臨時杜撰的詞彙,指對市場充滿想像但尚未投入血淋淋的自己金錢 : 的族群)信服。這是因為,「想像價格波動」和「真實和價格波動共處」是天差地遠的兩 : 回事,更遑論市場過度修正的瘋狂時刻,我們自己的反應會如何超乎預期、如何不理性了 : 。 確實,我用「任何風險和動盪,在時間面前都將顯得再也不可怕」這句話來敘述投資, 是過於草率了。我想要表達一個觀念,在《長線獲利之道》這本書中解釋了長期而言股 優於債的現象。從1802年到2012年的這段時間,經過通膨校正後,股票的平均年化報酬 率為6.6%;公債則為3.3%;黃金0.7%;美元-1.4%。而在任何一個三十年中,股贏過債的 機率都是高達99%。 其實最核心的問題是在於:「投資什麼,才算是參與市場」。 我在前篇文章提到「任何風險和動盪,在時間面前都將顯得再也不可怕」,如果今天你的 投資是把錢全借給小弟去開雞排店……我就不敢這麼說了,哈哈。 : 我會這樣來介紹投資:永遠記得投資是以虧錢的可能,來換取賺錢的可能。直白得甚至近 : 乎兒語,但能直指核心。 : 至於投資時程越長,勝算越大,這是經過財經學界嚴謹統計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投資常 : 識「基石」,值得好奇的人忽略網路文章、忽略人云亦云,親自透過閱讀來深刻理解,成 您的敘述是更為精確的。投資報酬建立在「風險溢酬」上。在完美市場的假設中, 風險性資產的預期報酬率=無風險利率+資產風險溢酬。因此,長期的資本利得其實是 來自於投資者承擔的風險。也就是您說「以虧錢的可能,來換取賺錢的可能。」 簡單來說,我想要告訴原PO的是:「不要怕,我們還年輕,因為距離我們退休要用錢時 ,也許還有三四十年。」縱使我們看現在股市處於高點,數十年後,經濟也早已歷經好 幾個循環。縱使退休時遭逢如2008年之金融海嘯,當時道瓊工業指數的最低點,比起1988 年的最高點,是足足的四倍有餘。 我與您的語言共通,在對於投資具有相同知識上(您肯定更為嫻熟,小弟只是剛出社會才 幾年的小毛頭)能夠彼此理解。但是對於原PO而言,我只想傳達一個簡單的概念:「隨 著投資時間拉長,也越具備承擔風險的能力」自然,也(或許能)享受到驚人的報酬。排 除掉生活必要開銷、保險以及數年內即將使用的金錢,剩下的儲蓄,就大膽投入吧。 請注意,到這裡,我還是沒有講「投資什麼」。我相信投資首重觀念,而後才談作法。 因此也不便評論原PO提到的高殖利率金融股。 : 為建構自己投資組合的觀念助力。 : 2.我也同意劉鳳和先生的觀點:第一個,買夠幾大基本險種(意外險、重大傷病險、癌症 : 險及壽險,車險部分第三人責任險保額拉高);第二個,堅持儲蓄;第三個,一段時間後 : ,才將至少五甚或十年內用不到的金錢作為執行投資的部位。大部分的年輕族群,待這三 : 個動作完成後,才需要來考慮購買壽、產險公司搖錢樹們的諸如「終身住院醫療險」、「 : 實支實付醫療險」、「殘扶險」、「長期照護險」...等等金融商品。 : 誠然,對劉鳳和先生理念的接受度,自然是因人而異,就是了。 我完全同意劉鳳和的觀點。保險商品是商品,而保險公司要賺錢。 我買保險是為了「分散無法承擔的風險」。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激進,我的醫療險和癌 症險是以團險輔助的,不在自己的核心規劃。以很多主張保險必須完善的朋友來說,肯定 不會支持我的想法。 : 3.我也從Renenth大的文字學習了些很好的概念,但絲毫無法苟同Renenth大的「儲蓄險可 : 能是一個考慮的選項」,雖然這種金融商品單獨提出討論,實在多有值得詬病之處,但我 : 不細說,只想引用自己部落格文章的段落來提供些觀點: : 「綠角提出以『提前解約會造成帳戶價值打折』單一條件來判斷任何金融商品屬於B股 : 收費結構與否,這個簡易的方法,有過主動投資(無論挑個股還是挑基金)真實經驗的人, : 想必完全可以輕易理解......為了讓自己投資組合打敗大盤指數而透過各式各樣的「操作 : 」,每日每夜 (由其是夜晚)隨著價格波動心理承受的那個壓力,絕對能像惡靈一樣蔓延 : 到生理上,你的食慾、你的睡眠品質、你的臉部表情、你咬牙的次數、你飲進日常根本不 : 太飲用的糖咖啡酒精的頻率...... 沒錯,我個人也非常不喜歡儲蓄險。你這裡提到綠角,恰好,我也是綠角的信徒。(這麼 說應該不過分)「以最小的成本參與最有效率的市場」,是指數化投資的精隨。而儲蓄險 完全不是這樣的商品。我也沒有購買。不好意思,我舉了個很爛的例子哈哈。我後面也說 啦,定存是最好的朋友嘛。 至於我說「可能是個選項」。不能否認的是,對於很多投資人來說,縱使我們以數據和理 論去證明,例如家父家母這種......怎麼說,一輩子只懂得把銀行放在存款的人來說,投 資是一件需要慢慢嘗試與建立知識的事情。作法簡單,而學問豐富。心法遠重於招數。我 在這一段提到的是「數年內要用到的金錢」,我舉儲蓄險是因為,它可能是多數人都聽聞 過的投資方式。在確立目標與投資時程(例如,我六年後要買房或結婚)的前提下,其實 我認為儲蓄險並不是那麼不堪的商品啦。因個人而異嘛,像小弟這種基本教義派(?)雖 不會考慮,但它仍對於不少人來說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例如家父家母作為退休人士, 決定以部分資產投入年金險,再輔以勞退和股票等工具以打造多管道的現金流,那麼年金 險作為一手續費昂貴的產品,確實還真的能得到家父家母的信賴。(即使我們看起來超愚 蠢的。) 欸,這個版上搞不好很多朋友也持有(或販售)儲蓄險喔,前幾篇不是還有人在問嗎 XD : 沒有投資經驗的人要怎麼辦?怎麼可能知道『提前解約會造成帳戶價值打折』會有 : 什麼問題?契約定都定了我還反悔,難道適度的懲罰不是我應得的嗎? : 股票市場裡,為了拿到報酬,會需要拿虧損的可能來換。即便是金融素人,前面都 : 看不懂到了這句話至少要能看懂——『需要拿虧損的可能來換』。 : 你說呢保單憑甚麼?保單是賺錢的工具嗎?我是沒聽過此說,你曾聽聞,務必咒罵 : 我一句孤陋寡聞之類。 : 你想讓保單轉移你的風險,還是將你和風險連結起來? : 我如果說,保險商品的任何效益完全沒有資格讓投保人『需要拿虧損的可能來換』 : ,恐怕不算言過其實。 : 你買保險(也就是,為自己添加保障、轉移風險的一種舉動)還要像踏進股債市一樣 : 擔憂本金的變動,人生煩惱已經很多,不太需要金融業再來落井下石。 : 所以邏輯就是這樣了,如果對金融機器的運轉一竅不通,能知道『保險商品的任何 : 效益完全沒有資格讓人需要拿虧損的可能來換』就夠了,27個字,畢竟它憑什麼呢?倒不 : 用非得耗日費時、研究理解才有機會繞越保險市場的地雷區。 : 即便是確實有連結股債基金的投資型保單也可以用27字訣,只是它的問題又牽涉到 : 非機構投資人在股債市偌大成果裡的『合理份額』到底該長什麼樣子,所以加倍複雜了些 : ,但是,也可以掌握另一個原則來確立不消費的信心——財務安全,來自於簡單至上。 : 就是這樣:為什麼不買呢?哎,實在太複雜,算了不買了。 : 至少在金融界,這樣的想法『太』多時候都行得通。」 我完全同意啊~  : 4.「唯有專注在本業,使自己在市場上的價值提高,才能永保不敗之地」我也無比同意Re : nenth大的文字,這段話重要性,也許更在金融知識之上,也未可知。 : 僅供參考,我肯定有謬誤、知識不完備之處,就先行謝過不吝賜教者了~ 能夠跟有默契的網友切磋金融與投資理財知識,真是太爽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228.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P/M.1526290913.A.89D.html ※ 編輯: Renenth (101.13.228.42), 05/14/2018 17:50:05

05/14 18:06, 6年前 , 1F
推討論串 ~
05/14 18:06, 1F

05/15 13:51, 6年前 , 2F
推討論串~~獲益良多
05/15 13:51, 2F
文章代碼(AID): #1Q-LdXYT (CFP)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LdXYT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