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不昧因果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4年前 (2020/06/13 08:51), 4年前編輯推噓8(8019)
留言27則, 6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5/13 (看更多)
不昧因果,昧指愚昧,愚昧於因果是一種愚癡(業果愚),去除掉對於業果的蒙昧、愚癡 ,叫作不昧因果。 增補推文:十善業道當中意三善根,與第六意識心王相應的三種善心所——無貪、無瞋、 無癡,十善業道當中的無癡,所要去除掉的愚癡,主要是去除不承許前後世、業果的愚癡 ,所以就是深信業果。不承許業果是以有為無(將存在的損減為不存在)的斷見,十善業 道相關可參見如《十善業道經》、《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道科判〈深信業果〉章節。 又,正見有兩種,一是世間正見(即對業果的正見),一是出世間正見(即對空性的正見 )。世間正見而言,遮止不承許業果的愚癡,不承許業果是以有為無(將存在的損減為不 存在)的斷見;出世間正見而言,遮除對於無我真實義(空性)的愚癡,補特伽羅我執與 法我執二種我執的愚癡是以無為有(將不存在的增益為存在)的常見。所以,世間正見與 出世間正見遠離了斷常二種邊見。 《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科判〈十二緣起〉章節提到兩種無明,一是業果愚(愚昧於 業果),一是無我真實義愚(愚昧於無我真實義),前者的業果愚將導致墮入於三惡趣。 ------------------------------------------------------------------------------ 底下整理推文方便閱讀: 一般人不承許前後世,只希求現世結婚生子、求子嗣、求升官發財、求功名利祿、求 身體健康等等,並不考慮來世,甚至像佛世時的順世派認為人死如燈滅。 基本上,若不承許前後世,就不是佛教徒。承許前後世者當中,即使希望來世不墮三 惡趣獲得人天的果報,但是現世卻行持十不善業道(十惡業),如此雖然希求人天果報, 但結果還是會往三惡趣去,並沒有辦法脫離三惡趣,這是因果的道理。 所以,必須斷除十惡業才能來世獲得人天的果位,脫離三惡趣。 進一步的,若是希求脫離輪迴,則不僅要斷除十不善業道,還要斷除煩惱障,斷除煩 惱障才能證得解脫輪迴的果位。 若是希求成佛,則不僅是斷除煩惱障,還要斷除煩惱障的習氣即所知障,才能證得佛 果位。 以上這些是因果的道理,有情相續的因果獲得善趣乃至佛果之理,是以內心斷證功德 而言,內心斷除十惡業,則超出三惡趣,證得人天果位;內心斷除煩惱障,則超出輪迴, 證得解脫的果位;內心斷除所知障(即煩惱障的習氣),則超出小乘果位,證得佛果位。 佛教講的超出、超勝,是以內心斷證功德而言,基本上不承許前後世就不是佛教徒, 佛教當中,下士道的斷證功德超出一般人,中士道的斷證功德超出下士道,上士道的斷證 功德超出中士道。以內心斷證功德來說超出、超勝,並不是以外在來說超出、超勝。 ------------------------------------------------------------------------------ [1] <攝類>:十善業與十不善業二者相違,十善業道是遮遣法,遮遣十不善業即十善業。 [2] <心類>:遮遣十不善業道而行持十善業道,是佛法的基本行持。下士道以希求來世人 天果報(不墮三惡趣)的動機行持十善業道,中士道以出離心的動機(解脫輪迴的希求 )行持十善業道,上士道以菩提心的動機(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希求)行持十善業道。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92009475.A.4F3.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6/13/2020 09:06:17

06/13 09:06, 4年前 , 1F
想請教出處,這些說法有些沒看過
06/13 09:06, 1F

06/13 09:08, 4年前 , 2F
不於身中而有業,亦不依止於心住,
06/13 09:08, 2F
不於自性有的身中而有業,亦不止於自性有的心而住 有身、有業、有心,但是沒有自性有的身、沒有自性有的業、沒有自性有的心 要注意簡別,底下亦同 例如了知諸法空,是說諸法自性空,沒有自性有的諸法,故說諸法空,不是說沒有諸法; 一切世間無所有,是說自性有的世間不可得,不是說沒有世間,都要注意簡別。 在般若經中尤其要注意這樣的簡別,才不會產生誤讀。這方面可以學習如《菩提道次第廣 論》當中的〈毗缽舍那〉,有詳細闡述此中的正理。

06/13 09:08, 4年前 , 3F
智慧了知無業性,以因緣故業不失。
06/13 09:08, 3F

06/13 09:08, 4年前 , 4F
心不妄取過去法,亦不貪著未來事,
06/13 09:08, 4F

06/13 09:08, 4年前 , 5F
不於現在有所住,了達三世悉空寂。
06/13 09:08, 5F

06/13 09:08, 4年前 , 6F
菩薩已到色彼岸,受想行識亦如是,
06/13 09:08, 6F

06/13 09:08, 4年前 , 7F
超出世間生死流,其心謙下常清淨。
06/13 09:08, 7F

06/13 09:08, 4年前 , 8F
諦觀五蘊十八界,十二種處及己身,
06/13 09:08, 8F

06/13 09:08, 4年前 , 9F
於此一一求菩提,體性畢竟不可得。
06/13 09:08, 9F

06/13 09:08, 4年前 , 10F
菩薩了知諸法空,一切世間無所有,
06/13 09:08, 10F

06/13 09:08, 4年前 , 11F
無有造作及作者,眾生業報亦不失。
06/13 09:08, 11F

06/13 09:08, 4年前 , 12F
例如<瑜伽師地論>提到佛教中的三士道之理。
06/13 09:08, 12F

06/13 09:09, 4年前 , 13F
戒定慧三學,去斷定人天果位太絕對,非凡夫吾所明白
06/13 09:09, 13F

06/13 09:09, 4年前 , 14F
無有造作及作者,是說沒有實有的造者、沒有實有的作者,
06/13 09:09, 14F

06/13 09:10, 4年前 , 15F
遠離常邊,但是眾生業報亦不失,遠離斷邊。
06/13 09:10, 15F

06/13 09:10, 4年前 , 16F
瑜珈師地論?謝謝,我明白了
06/13 09:10, 16F

06/13 09:11, 4年前 , 17F
我讀過的經論不多
06/13 09:11, 17F

06/13 09:18, 4年前 , 18F
經律論在漢文化豐富內涵的洗禮幾千年來百花齊放
06/13 09:18, 18F
佛教的三藏是經律論,佛法由經律論三藏構成一完整所詮,在《中觀寶鬘論》也提到 佛經當中增上生、決定勝的三士道之理。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在佛法的三類中(三士道法類),…如龍樹菩薩(中觀寶 鬘論)說:『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增上生即人天的果位,攝共下士道),決定勝 就是中、上的究竟解脫法(共中士道攝二乘的解脫果位,上士道攝大乘的成佛果位)。這 一次第,本是《阿含經》中所說的『諸佛常法』。」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6/13/2020 09:21:55

06/13 09:20, 4年前 , 19F
我會選擇性的讀,但戒慎不去批評
06/13 09:20, 19F

06/13 09:21, 4年前 , 20F
東家做牛西家做馬,不掛記人天果位,只求精進不懈
06/13 09:21, 20F

06/13 09:23, 4年前 , 21F
人天果位是遠離三惡趣,重點是斷除十惡業,如本文已說。
06/13 09:23, 21F

06/13 09:25, 4年前 , 22F
(人天果位不是求來的,是斷除十不善業道才能證得的,如佛
06/13 09:25, 22F

06/13 09:26, 4年前 , 23F
陀廣泛的在諸經說持戒得善趣,一般講持戒即十善業道的戒)
06/13 09:26, 23F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6/13/2020 09:49:18

06/13 10:02, 4年前 , 24F
不掛記人天果位,無所謂求不求,只能說如是如是
06/13 10:02, 24F
佛教承許三世業果,例如現在為人,不是無因而有的,也不是不相符順的因而有的, 是過去世行持十善業道的因而有現在人道的果位。 摘自:《阿毘達磨俱舍論自釋》卷第九 洛桑卻佩格西教授 假設引業為善,若有情不想生於人天,但是此善的引業,仍然會讓有情投生善趣;假 設引業為不善,若有情不想生於惡趣,但此不善的引業,仍然會讓有情投生惡趣。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6/13/2020 10:25:07

06/13 11:01, 4年前 , 25F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06/13 11:01, 25F
以菩提心的動機(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希求)行持十善業道,例如《大寶積經》說: 「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應墮地獄餓鬼畜生諸餘惡趣,邊地下賤 及蔑戾車如是等處,所作罪障今皆懺悔。我復於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於餘 生,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或修淨行所有善根,成就眾生所有善根 ,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計籌量,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迴向希求成辦佛果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迴向,我亦如是迴向』。」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6/13/2020 13:01:54

06/13 14:13, 4年前 , 26F
隨喜
06/13 14:13, 26F

06/13 22:15, 4年前 , 27F
南無阿彌陀佛
06/13 22:15, 27F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6/14/2020 12:05:04
文章代碼(AID): #1Uv2C3Jp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Uv2C3Jp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