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複雜的感恩心境

看板Buddhism作者 (ai456)時間5年前 (2019/02/23 14:50), 5年前編輯推噓6(6079)
留言85則, 1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在社會上邁入第十個年頭 深深覺得自己一直以來日拼夜拚 都是為了讓家裡過上好一點的生活 比如父母年邁 希望換電梯 但久而久之 我發現週遭朋友 好像過的比較快樂的都是比較不執著的人 但也能說是對人的感受比較沒那麼敏感的人 佛法說莫執,有很多種生活的實例都能用兩字解讀 舉個例子: 生活上所有的壓力都來自於日漸年邁的父母,因為深知無常,所以想趕快再買房子給他們 ,哪一天他們走,我也承諾他們要在我40前留一筆錢報答,想出家再說,但雙北房價高, 就又導致要一直存錢處在這種輪迴,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個宿願,一年讓他們出國一次還 好,甚至孝養費可以給多點,所以日日都在想怎麼賺更快,卻還是遙不可及,甚至去做風 險投資,兼差創業,沒自己的生活,自己也累,身體也變差,每天壓力都超大,但父母並 沒要我給他們什麼。 但我知道家裡主要賺錢的是我,責任問題,這時就有一個聲音出現, 他們現在過的去就好,但心裡有個陰影卻來自於佛法報應的恐懼,你現在存再多錢,如果 在他們往生前你沒買到,這輩子你根本就是不孝,因為你花最多時間在工作和存錢,你應 該把錢都給他們讓他們有安全感,不要考慮自己的未來,不要為自己留太多,這個聲音讓 我精神很分裂,這時我就在想,十年來我好累..沒有犒賞過自己什麼,卻還是給不了我要 給他們的,當我要放棄時,支撐我的全部是孝順報恩,與佛法不孝的報應,我就在想,難 道我朋友過的比我快樂是因爲他們錢比我多嗎,不是,答案只是他們並沒有像我一樣為別 人而活和報恩的想法,所以我真的很疑惑,我擔心報應也是不想讓下輩子不好過,但我做 的卻是一場空,也就是說雖然我一心要報恩,可是實際上也沒做什麼真的很孝順的事,佛 法要人莫執會比較開心,的確,我如 果真的只有我一個人,沒有背後種種的壓力和責任,這十年來我會過的非常開心愉快,學 佛是為離苦得樂,我卻是學了不開心,究竟正知正見究竟該怎樣..還因此看到張國松那本 書...我現在只信卡拉瑪經,可是上面叫我什麼都不要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06.2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50904610.A.806.html ※ 編輯: ai456ai456 (1.162.106.212), 02/23/2019 14:57:45

02/23 15:40, 5年前 , 1F
推薦你看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的書及線上讀書會,或許
02/23 15:40, 1F

02/23 15:42, 5年前 , 2F
你會找到真正的自己,有時候要學會放過~
02/23 15:42, 2F

02/23 15:49, 5年前 , 3F
謝謝推薦,有看過他,現在比較渴望的是我應該有怎樣
02/23 15:49, 3F

02/23 15:49, 5年前 , 4F
正確的心態
02/23 15:49, 4F

02/23 17:15, 5年前 , 5F
卡拉瑪經沒說啥都不要信,也說了什麼是可信的。簡單的說,
02/23 17:15, 5F

02/23 17:15, 5年前 , 6F
你對與所謂「佛法中的報應或者孝」有錯誤的認知,為何?因
02/23 17:15, 6F

02/23 17:15, 5年前 , 7F
為當你試圖依循「你所認知」的原則行事,你越來越痛苦;但
02/23 17:15, 7F

02/23 17:15, 5年前 , 8F
依正法而行是不會讓人越來越痛苦的。建議找個正信道場,把
02/23 17:15, 8F

02/23 17:15, 5年前 , 9F
你過去對於佛法的認知都扔掉,砍掉重練。至於父母那邊,就
02/23 17:15, 9F

02/23 17:16, 5年前 , 10F
隨緣盡份,盡力但不需勉強。
02/23 17:16, 10F

02/23 18:29, 5年前 , 11F
阿彌陀佛,末學會建議多陪父母學佛比較實在,既然物質生
02/23 18:29, 11F

02/23 18:29, 5年前 , 12F
活他們沒要求您,那麼往精神生活或是講提升他們的靈性才是
02/23 18:29, 12F

02/23 18:29, 5年前 , 13F
真正的孝順。佛法教我們看破的就是物質是假的,靈性才是
02/23 18:29, 13F

02/23 18:29, 5年前 , 14F
永恆不變的真我。
02/23 18:29, 14F

02/23 18:29, 5年前 , 15F
末學也認同盡心盡力就好,佛法是讓人離苦得樂的,學佛學得
02/23 18:29, 15F

02/23 18:29, 5年前 , 16F
那麼痛苦讓父母也不敢學佛,反而斷了他們脫離生死輪回的
02/23 18:29, 16F

02/23 18:29, 5年前 , 17F
路,才是真的不孝喔!
02/23 18:29, 17F

02/23 18:38, 5年前 , 18F
知足常樂?
02/23 18:38, 18F

02/23 20:03, 5年前 , 19F
你知道人生無常就會知道所有人都是過客,所有的房子
02/23 20:03, 19F

02/23 20:13, 5年前 , 20F
都是暫住的,大家都只是房子的過客。
02/23 20:13, 20F

02/23 20:14, 5年前 , 21F
但是比較麻煩的是你如果太執著於房子,你會在意識上
02/23 20:14, 21F

02/23 20:14, 5年前 , 22F
認為那間房子是"你的",
02/23 20:14, 22F

02/23 20:15, 5年前 , 23F
你未來的投生就會被束縛。
02/23 20:15, 23F

02/23 21:16, 5年前 , 24F
末學覺得您已經做得很好了,只是求好心切想給父母過更好的
02/23 21:16, 24F

02/23 21:16, 5年前 , 25F
生活所以給了自己太多的壓力,如您所說,您的父母並沒有要
02/23 21:16, 25F

02/23 21:16, 5年前 , 26F
求您要給他們什麼,一切的壓力來源都來自於您自己所給。
02/23 21:16, 26F

02/23 21:16, 5年前 , 27F
為人子女,提供父母物質生活所需以孝養父母當然也是孝順,
02/23 21:16, 27F

02/23 21:16, 5年前 , 28F
但身為佛弟子,孝順父母,有三個層次:初品的孝順父母,是
02/23 21:16, 28F

02/23 21:16, 5年前 , 29F
甘旨奉養,讓父母在生活上獲得適度的孝養,沒有物質生活上
02/23 21:16, 29F

02/23 21:16, 5年前 , 30F
的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為人清白,事業成功,道德令人敬
02/23 21:16, 30F

02/23 21:16, 5年前 , 31F
重,讓父母祖宗都得到榮耀,這是中品的孝順;第三是上品的
02/23 21:16, 31F

02/23 21:16, 5年前 , 32F
孝順,即以身作則來引導父母亦有道德、有慈悲、信仰佛法,
02/23 21:16, 32F

02/23 21:16, 5年前 , 33F
不但此生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後,也能投生至善道,這
02/23 21:16, 33F

02/23 21:16, 5年前 , 34F
是最上品的孝順。
02/23 21:16, 34F

02/23 21:16, 5年前 , 35F
所以末學是覺得您初品的孝道基本上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02/23 21:16, 35F

02/23 21:16, 5年前 , 36F
現在該是要求自己要修身養性,以涵養自身道德的方向來進行
02/23 21:16, 36F

02/23 21:16, 5年前 , 37F
,這樣才能以身作則,一步步引導父母今生也能學習佛法,即
02/23 21:16, 37F

02/23 21:17, 5年前 , 38F
使父母今世無法解脫,至少也能與佛法結聖緣,來世也能以此
02/23 21:17, 38F

02/23 21:17, 5年前 , 39F
聖因得解脫聖果,這才是為人子女對父母最圓滿的孝順。
02/23 21:17, 39F

02/23 21:17, 5年前 , 40F
其次,即使您的父母無法因此信仰佛法,大德您自己也能依靠
02/23 21:17, 40F

02/23 21:17, 5年前 , 41F
精進修行,斷除貪瞋癡慢疑來積功累德幫助您的父母,例如西
02/23 21:17, 41F

02/23 21:17, 5年前 , 42F
方三聖的大勢至菩薩便是將自己精進的修行功德皆迴向父母親
02/23 21:17, 42F

02/23 21:17, 5年前 , 43F
,地藏菩薩的前身光目女發弘誓願,也因此幫助到母親證得解
02/23 21:17, 43F

02/23 21:17, 5年前 , 44F
脫菩薩,所宣說的都是相同的觀念,先精進修行以自度,而後
02/23 21:17, 44F

02/23 21:17, 5年前 , 45F
再來度親屬,親屬度完再來度眾,當然這也不是一世就能完成
02/23 21:17, 45F

02/23 21:17, 5年前 , 46F
,我們學佛者今世所作所用功修行所結的善緣,都是為了未來
02/23 21:17, 46F

02/23 21:17, 5年前 , 47F
世幫助眾生而先作準備功課。
02/23 21:17, 47F

02/23 21:17, 5年前 , 48F
而佛法的核心雖是教人不要執著,但所強調的是不要執著世間
02/23 21:17, 48F

02/23 21:17, 5年前 , 49F
的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當放下這些世俗的執著,才不會因
02/23 21:17, 49F

02/23 21:17, 5年前 , 50F
為要追求外界的享受而造成自身的墮落和痛苦,同時自身本具
02/23 21:17, 50F

02/23 21:17, 5年前 , 51F
的智慧以及利益眾生菩提心才會容易顯現出來,換個說法,也
02/23 21:17, 51F

02/23 21:17, 5年前 , 52F
能想成是執著的方向不同,未學佛者,反向執著的點是世俗的
02/23 21:17, 52F

02/23 21:17, 5年前 , 53F
五欲享樂;學佛者,正向執著的點則是利益眾生的菩提心,都
02/23 21:17, 53F

02/23 21:17, 5年前 , 54F
是執著,但前進的方向與後果卻各不相同。
02/23 21:17, 54F

02/23 21:17, 5年前 , 55F
說到這裡,其實,或許大德您應該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或
02/23 21:17, 55F

02/23 21:17, 5年前 , 56F
許一切的壓力來源並非是因父母的物質孝養不足所引起,也有
02/23 21:17, 56F

02/23 21:17, 5年前 , 57F
可能是自身期望過高或是因外界的攀比眼光所導致,這也可能
02/23 21:17, 57F

02/23 21:17, 5年前 , 58F
是造成壓力可能的因素之一,需要大德您自身觀察內心到底所
02/23 21:17, 58F

02/23 21:17, 5年前 , 59F
求為何,才能消除這反面的執著的來源。
02/23 21:17, 59F

02/23 21:17, 5年前 , 60F
而且您說您的父母對您沒有什麼物質上要求了,我想所欠缺的
02/23 21:17, 60F

02/23 21:17, 5年前 , 61F
或許是心靈上的互相陪伴吧,您需要,您的父母也需要,減少
02/23 21:17, 61F

02/23 21:17, 5年前 , 62F
一些工作上的時間,讓自己得到充分休息,也能陪父母聊天,
02/23 21:17, 62F

02/23 21:17, 5年前 , 63F
聊天的時候幫他們按摩,關心雙親的身體健康狀況,讓雙親知
02/23 21:17, 63F

02/23 21:17, 5年前 , 64F
道您在意他們,對為人父母者,其實也就足夠了。
02/23 21:17, 64F

02/24 00:49, 5年前 , 65F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02/24 00:49, 65F

02/24 13:51, 5年前 , 66F
隨緣不攀緣,能力到哪裡做到哪裡,盡心盡力即圓滿;
02/24 13:51, 66F

02/24 13:51, 5年前 , 67F
執著非要如何,都是自己的妄想,就會帶來壓力和痛苦
02/24 13:51, 67F

02/24 13:56, 5年前 , 68F
一直強調孝順報恩,內心卻又充滿疲累和埋怨比較,
02/24 13:56, 68F

02/24 13:58, 5年前 , 69F
最後在業識裡累積更強烈的負面訊息,既沒有孝也沒有恩
02/24 13:58, 69F

02/24 13:59, 5年前 , 70F
完全是以自我意願為中心.
02/24 13:59, 70F

02/24 14:02, 5年前 , 71F
勸您把房子當隨緣品,把父母開心,結一段善緣為重點
02/24 14:02, 71F

02/24 14:10, 5年前 , 72F
要知道如何是正確的孝順,請讀弟子規
02/24 14:10, 72F

02/24 14:10, 5年前 , 73F
卡拉瑪經上講的話不要斷章取義,那是有其背景的
02/24 14:10, 73F

02/24 14:15, 5年前 , 74F
甘願做,歡喜受 才能了業了緣,不歡喜就沒孝順功德可言
02/24 14:15, 74F

02/24 14:18, 5年前 , 75F
孝順報恩的意思是把父母當恩人,您卻把父母當債權人
02/24 14:18, 75F

02/24 23:36, 5年前 , 76F
加油加油!
02/24 23:36, 76F

02/28 13:49, 5年前 , 77F
你所謂的那些煩惱,是你的大腦有了主控權,它用你
02/28 13:49, 77F

02/28 13:49, 5年前 , 78F
過去所知來障礙你的未來。佛法修行的是心,心是需
02/28 13:49, 78F

02/28 13:49, 5年前 , 79F
要長時間從打坐靜心開始的一系列禪修,你的起心動
02/28 13:49, 79F

02/28 13:49, 5年前 , 80F
念在於你被世間法所侷限,另一方面對於佛教經典瞭
02/28 13:49, 80F

02/28 13:49, 5年前 , 81F
解不深入,信心無法具足,容易動搖。建議你可以找
02/28 13:49, 81F

02/28 13:49, 5年前 , 82F
到一個解說佛法與你相應的法師來學校佛經裡真正的
02/28 13:49, 82F

02/28 13:49, 5年前 , 83F
意涵,並且每天睡前學著靜心,心靜了,事情就能看
02/28 13:49, 83F

02/28 13:49, 5年前 , 84F
的更清,你也會了解所謂的「報應」並不是你想像中
02/28 13:49, 84F

02/28 13:49, 5年前 , 85F
的會讓你痛苦不堪的負面字句。
02/28 13:49, 85F
文章代碼(AID): #1SSEqYW6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SSEqYW6 (Buddhism)